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的應用分析論文

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的應用分析論文

  摘要:園林空間的使用者是人,塑造景觀空間時應充分考慮人的行為心理。透過分析不同人群的行為心理特點及不同型別園林中行為心理學的應用,闡述了各類群遊人對園林的行為心理學需求,提出了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為設計出更好的園林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行為心理學;景觀空間;園林設計;應用

  1概念

  1.1行為心理學的概念

  行為主義心理學簡稱行為主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生於1913年創立的心理學流派,其根本特點是排斥意識,主張行為作為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行為主義認為,心理學不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1]。

  1.2行為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根據人的性格、性別、社會角色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行為特徵。必要性行為:就是人類日常生活所必須的活動,這種型別的行為一般不受外力的影響。自主性行為:也稱選擇性行為,例如出遊、傍晚散步等。自主性行為受外力影響,一般與環境質量相關。社會性行為:也稱社交性行為,例如朋友聚會、聚餐。這種型別的.行為具有很大的可選擇性,與自主性行為不同,更傾向於個人的喜好與選擇。

  1.3研究的意義和方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園林空間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但目前大部分園林空間在設計中採用的是功能主義結合美學主義,缺乏對使用者的心理及行為的研究和考慮,造成大量公共空間不符合使用者需求,不能合理化利用,造成公共資源的浪費。因此,園林設計者應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的時候,深入研究人們的行為及心理特性,創造出不僅滿足空間功能的美化空間,更應該設計建造出符合人們行為心理要求的城市公共空間,以便更好的服務於各型別的遊人。研究方法:文獻理論研究法、實地觀察記錄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

  2行為心理學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研究

  2.1不同遊人類別的行為心理學分析

  經調查分析總結髮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普遍的行為習慣:抄近路,經觀察人們總是傾向選擇最短距離的路行走;逆時針轉向,經觀察在操場跑道、公園等場所,大多數人沿著逆時針方向運動;依靠性,經觀察在開敞性空間中,人們習慣於停留在樹木主幹、燈柱、雕塑等能給人依靠感的物體周圍;人看人,透過看別人可以瞭解他人,透過被人看得到社會認同的內心需要,並且透過視線接觸促進交往;圍觀,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一群人湊一起看某個東西,就是所謂的“湊熱鬧心態”。

  2.2園林活動空間的行為心理學分析

  根據遊人行為活動,將園林空間分為遊覽空間、休息空間、交流空間、活動空間。應根據遊人情況及心理來安排,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

  2.3色彩的行為心理學分析

  色彩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分為無彩色、冷暖色系、同類色的應用。黑白灰被稱為色彩中的無彩色,通常應用在園林建築、鋪裝及植物配置中。冷暖色系是指不同顏色的光由於其波長、可見度高低不同,從而使人們對其產生了不同的情緒反應和心理暗示。同類色指色輪表上互相接近的顏色在景觀塑造中能體現其空間感和層次感。

  3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有關這方面的理論研究較少,目前國外對具體型別的園林設計中的使用者的行為心理學進行分析研究,但理論研究較少,且國內基本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在後期研究時可將這些資料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來給後續研究提供便利。在行為心理學研究中,與建築心理學相關的資料較多,而專門研究園林心理學的幾乎沒有,雖然園林與建築密不可分,但還是應在實際中分析總結有關園林心理學的內容並整理成冊。中國古典園林中已能看出園林設計者已考慮到人的行為心理學,但在古代書籍中並未見相關記錄,導致一部分好的範例沒能上升到理論繼承下來。現如今,應該根據現有資料及景觀,結合國外的先進理論技術,總結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優秀思想,形成系統的理論研究,並加以應用。在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知識時,往往會出現學習園林心理學理論而不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這將導致無法將其很好的用在實際設計中。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學會靈活變通,不僅學習其理論知識,還要學會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園林設計中去。行為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研究與應用已成為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中兼顧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設計出既能滿足使用者功能需求又能滿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間。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研究理論會更加完善,從而指導設計者設計出符合遊人行為心理及遊覽需求的優秀園林作品。

  參考文獻

  [1]孫雪芳.園林設計中的行為心理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