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德育教育的工作教育心理學運用論文

學生德育教育的工作教育心理學運用論文

  【摘要】高校極為重視學生綜合素養,強調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學的同時,要對其思想品質以及道德修養等,進行全方位培養,以培養出更多對社會有利的人才。以心理學融合價值介紹為切入點,對教育心理學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運用方式展開深度探討,期望能夠為高校德育教育發展,提供一定助力。

  【關鍵詞】德育教育;高校;教育心理學;道德修養

  所謂德育教育,就是向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思想以及政治等內容的教育,是國內學校教育主要組成內容之一,內容包含較廣,和美育以及智育等培養,都有著密切關聯,屬於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對教育心理學在德育教育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值得進行深層次剖析。

  一、德育教育中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價值

  1.帶動高校德育教育發展德育教育對於學生成長而言極為關鍵,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雖然各高校對該項教育工作都予以了高度重視,但目前部分高校在進行德育教育中,還是存在著流於形式等狀況,整體德育教育效果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教育心理學的運用,能夠將德育教育內容與心理學內容有效融合在一起,可以從大學生心理角度入手,對其展開針對性的教育培養,以便透過對各種心裡因素進行合理運用的方式,對德育教育工作開展質量進行保障,不斷完善該項教育工作,進而切實提升校內德育教育水平。

  2.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狀態在教育心理學中,積極心理學可以對學生生活進行正確引導,使其樹立起正確、積極的發展目標,並能夠不斷對自身身心健康進行調整,可以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成長狀態,進而達到德育教育相關要求。所以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需要加大心理學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力度,要透過正確的培養手段與引導,為學生健康成長保價護航。

  3.幫助學生建立健全人格在對大學生進行培養過程中,高校也一直極為重視大學生人格培育,而心理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能夠形成良好的人格培養模式,兩相培養方式的相互補充與完善,可以使高校德育教育能力進入新的階段,能夠更好的對大學生人格體系完善進行輔助,可以幫助大學生有效提高自身心理品質與道德修養,使其適應能力以及抗打擊能力可以得到切實強化,從而樹立起健全的人格,進而成為一名品德兼優的優秀人才。

  二、教育心理學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應用

  1.完善德育教育教學內容在對心理學內容進行運用時,為保證最終德育教育效果,高校需要保證德育教育內容的改革力度,要將心理學內容更好地融入到德育教育之中,形成新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要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機會,確保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之中,並透過科學化引導,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錯誤性,以便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對自身缺點進行改正,實現對自身潛力的有效挖掘,確保他們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的同時,老師還要對教學環境以及教學目標進行最佳化,要注重對整體教育教育環境的打造,要保證整體學習氛圍,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環境的感染之下,不斷對自身思考能力進行強化,並可以養成積極思想,能夠對自身進行深層次認知。此外為保證學生對於德育教育內容的興趣,實現高效化教學目標,老師還要對教學手段進行最佳化,可以透過遊戲化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提高學生對於課程學習的意願,保證他們能夠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形成良好地心理與道德品質,能夠具備成為複合型人才的各項條件。

  2.創新德育教育教學方式在將心理學知識滲透到德育教育過程中,應從心理學角度對德育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補充,本文在此將重點對兩種教育方式進行介紹:

  (1)將行為主義療法運用到德育教育之中,透過對不利環境條件進行發現與改變的方式,配合相應教育與訓練手段,對學生不正常以及不良行為進行系統性糾正,以保證其對於環境的適應程度。在具體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透過舉例或樹立典型的方式,像向介紹學生進行現代各行英雄或榜樣的方式,讓學生受到感染,使他們能夠不斷對自身行為進行規範,能夠正確對自身進行要求,能夠樹立起為行業或社會貢獻的意願。同時,要透過對行為療法中的`負強化療法與正強化等療法的運用,對學生習慣與行為進行糾正,以達到預期的道德素質培養效果。

  (2)將認知療法運用到德育教育之中,以透過對學生認知過程行為與情感的調整,對其消極行為與思想進行最佳化,保證他們的行為與情緒。透過總結以往教學經驗,筆者發現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多是因為認知不當所導致的,所以教育者要對學生認知予以重視,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在對學生消極以及不良情緒、行為、思想進行觀察的基礎上,對行為、認知以及情感三方面的關聯進行明確,並要對不正確的行為與思想記性檢驗,要運用客觀解釋,對學生的消極認知進行改正,使他們認識到自身認知存在的問題,並在教育者的輔助之下,進行自我評價與監察,能夠隨時進行自我反思,確保其一旦出現不當的思想與認知時,可以及時進行更正,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對事物進行認知。

  3.積極開展各項實踐活動由於社會實踐是大眾公認的有效的心理教育手段以及德育教育手段,因此在將心理學融入到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也要對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積極創新,要透過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對學生展開相應教育。按照素質教育要求,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對學生主觀能活動性進行保證,所以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中,老師也應改變以往“包辦”的活動教育方式,要在告知學生活動主題以及目標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對各項實踐活動進行設計與安排,保證他們在提升自身道德品質的同時,還能對潛在能力進行挖掘,能夠對自身綜合能力進行全面強化。例如,可以透過舉辦藝術節以及組織社會調查、訪問等方式,為學生打造出更多展示平臺,使他們可以在感受到生活艱辛的同時,能夠更加珍惜生活、感恩父母,能夠正確對社會事件進行認知與分析,能夠擁有正確的是非觀。

  4.保證整體德育教育環境由於環境能夠對學生德育教育形成良好地輔助,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感染,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情感共鳴,進而主動對積極心理以及正確行為養成方式進行探索,所以教育者要加大對環境營造的關注力度,不僅要注重課堂教育氛圍的營造,同時還要在校園內部打造出良好地德育教育學習環境。要透過設定具有育人特色的文化環境,對學生思想與行為進行潛在影響,像可以透過召開主題班會以及參觀英雄紀念館等方式,讓學生與環境所傳遞的思想道德觀與價值觀產生共鳴,保證他們的“三觀”,進而達到理想化德育教育效果。

  三、結束語

  各高校要認識到德育教育對於學生成長的重要性,要對該項教育予以足夠重視,並要認識到教育心理學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要結合大學生德育教育實際開展情況,按照該項教育與教育心理學之間的關聯,制定出科學化教育方案,確保心理學具有的價值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有效發揮,確保高效德育教育水平可以得到切實提升,學生各方面品質都可以得到有效最佳化,能夠形成良好地人格,從而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誠.分析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J].教育界,2014,(4):22.

  [2]趙國輝.試分析教育心理學理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J].教育,2016,(7):28.

  [3]張穎.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J].未來英才,2016,(13).

  [4]林中月.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學知識的應用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01):165.

  [5]劉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心理藝術的運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0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