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心理學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本次研究透過對學生進行性格測定,並根據其性格對其進行教育管理,透過精確量化的操行評定分數和考試成績,來衡量教育管理對學生教育的效果。

  將心理學理論運用於職業教育是近幾年職業教育研究的熱點,運用心理學知識可較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及性格特點,有利於教育工作者能科學性、預見性、針對性地改變學生的思想狀況,干預其行為的發展,促進其有效學習和整體發展,增強教育的實效性,故心理學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對開創職業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目標

  透過課題研究,目的是為增強教師的創新意識、服務意識,提高教師的預設能力和調控能力,使之真正成為學生髮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並從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統的、可操作的、具有推廣價值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和最佳發展。

  二、研究方法

  1.調查問卷法:本次研究採用戴忠恆與祝蓓修訂的16PF(中國大學生為常模版本)人格調查問卷,以被抽為實驗組的9個班的756名學生作為實驗物件。發放調查問卷756份,回收問卷756份,回收率100%。

  2.分析法:在實驗前、後分別統計實驗班和對照班每月量化的操行評定分數和各班期末考試成績,並對實驗前、後各班表現進行及時研究分析對比。

  3.實驗法:把2013級大專學生按隨機抽樣方式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各班將心理學知識運用到教育中,對照組採用一般傳統教育方法進行教育管理,觀察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表現及行為。

  三、具體實施措施

  (一)制定嚴格的輔導員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對實驗班輔導員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求輔導員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及自己的時間,每週選擇5~10名問題學生,運用所學心理學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引導學生對自己過去的行為和經歷進行反思、檢查、評價,從而調整自我,尋求新知。其次輔導員要建立學生檔案,對每次心理輔導及教育情況進行記錄,隨時掌握被教育者思想及行為變化軌跡。

  (二)嚴格操行評分標準,確保實驗真實有效

  為了能夠有效評價不同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把各班學生的平時表現以量化的操行評定分數作為評價標準,操行評定設定了四個一級指標和二十二個二級指標,一級指標主要包括學習和紀律、衛生、生活和禮儀、文體和宣傳。學習和紀律這項指標裡面包括遲到、早退、曠課、作業、玩手機、說話、亂走動七個二級指標;衛生這項指標裡面包括主要包括教室地面有無碎紙等垃圾、有無汙水存留、桌面有無灰塵、黑板和講臺是否擦淨、門窗有無灰塵、清潔區有無碎紙等垃圾、有無汙水存留七個二級指標;生活和禮儀這項指標主要包括宿舍衛生是否打掃乾淨、被子有否整理疊好、東西有無放到指定位置、有無燙髮或染髮、有無戴首飾五個二級指標;文體和宣傳這項指標包括文體活動參加人數及次數,文體活動比賽成績、黑板報的質量三個二級指標。每項指標又在細化的基礎上設定了扣分標準。總體來說,學習和紀律200分,衛生200分,生活和禮儀200分,文體和宣傳200分,總分共800分。另外對學生會各部門檢查人員進行嚴格篩選,並制定了嚴格獎罰制度,力求評定分數的公平、合理,確保實驗的真實有效性。

  (三)個案整理、促交流

  透過和各班輔導員交談,選取典型個案進行研究,尋找其中教育管理成功的規律,以便歸納、總結出一套有效的學生管理和教育方法。定期召開實驗班輔導員教育管理交流會,找出自己認為教育比較成功的個案進行總結,同時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吸取教育經驗,提高教育水平。

  四、研究結果

  (一)調查問卷結果

  16PF人格測試結果顯示:A合群性、E恃強性、F興奮性、H敢為性、Q1激進型五種人格的學生比較多,學生得分較高;B聰慧性、G有恆性、I敏感性、Q3自律性四種人格學生生較少,得分較低。各班學生總體性格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二)實驗前、後各班操行評定情況比較

  實驗前、後各班操行評定分數主要取一級指標的平均分,用實驗後一級指標平均分的總分減去實驗前一級指標平均分的總分的差,評價各班實驗前、後的綜合表現有無提高,若差值在1~30分之間,認為沒有提高;差值在31~60分之間,有一定的提高;差值大於60分,認為有明顯提高;差值為負值,則認為退步。經統計對照組在實驗前、後操行評定分數差值分別是:13高護3班為19.9分,13康復2班為-59分,13康復1班為-64.7分,13口腔2 班為54.1分,13藥學班為-14.8分,13高護7班為18.7分,13高護9班為6.3分,13高護10班為-13.7分,13高護4班為0.8 分。由此可見對照組在實驗前、後,各班學生整體表現沒有提高,甚至有些班級有退步的現象,可能與學生形成的不良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糾正有關。

  1.對照組各班實驗前、後操行評定情況比較。經統計對照組在實驗前、後操行評定分數差值分別是:13高護3班為19.9分,13康復2班為 -59分,13康復1班為-64.7分,13口腔2班為54.1分,13藥學班為-14.8分,13高護7班為18.7分,13高護9班為6.3分,13 高護10班為-13.7分,13高護4班為0.8分。由此可見對照組在實驗前、後,各班學生整體表現沒有提高,甚至有些班級有退步的現象,可能與學生形成的不良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糾正有關。

  2.實驗組各班實驗前、後操行評定情況比較。經統計實驗組在實驗前、後操行評定分數差值分別是:13高護1班為94.3分,13口腔3班為 112分,13口腔1班為91.2分,13高護2班為117.2分,13影像1班為87.1分,13高護5班為117.1分,13高護6班為76.4 分,13高護8班為81.3分,13影像2班為92.1分。可見實驗組實驗後各班的操行評定總分數明顯高於實驗前的操行評定總分數,且實驗前、後總分差值均在60分以上,預示班級學生整體綜合表現有明顯提高。

  3.實驗前、後各班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比較。取各班期末考試全班成績平均分,實驗前、後平均分差值在1~10分之間的,認為考試成績無提高;平均分差值在 11~20分之間,認為成績有一定程度提高;平均分差值大於20分,認為成績有明顯提高。對照組各班期末考試全班成績平均分在實驗前、後分數差值分別是:13高護3班為-3分,13康復2班為4分,13康復1班為-3分,13口腔2班為-2分,13藥學班為5分,13高護7班為4分,13高護9班為5 分,13高護10班為4分,13高護4班為3分,在實驗前、後考試成績沒有提高;實驗組各班期末考試全班成績平均分在實驗前、後分數差值分別是:13高護 1班為11分,13口腔3班為18分,13口腔1班為9分,13高護2班為19分,13影像1班為21分,13高護5班為10分,13高護6班為20 分,13高護8班為16分,13影像2班為11分,在實驗前、後考試成績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五、建議

  (一)加強對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學知識培訓,提高教育管理能力

  加強對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學知識培訓,是職業院校獲得高素質教育人材的重要途徑。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在工作中容易出現挫敗感、痛苦、喪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狀態,透過心理學專業知識培訓,能夠增強教育者的意志力、抗挫能力、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貢獻意識,能夠以積極的心理學理念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塑造其積極人格,引導學生綜合發展,從而提高教育者的教育管理能力。

  (二)瞭解學生、分析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他們交朋友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像家長一樣教導他們,而更應像朋友一樣接觸他們。每一個人都不想把心理的不滿和不良情緒的發洩告訴長輩,但他們卻願意告訴自己信得過的朋友。輔導員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太多了,如能放下架子,多抽出時間和他們交流,瞭解學生的性格,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於班級的管理會有很大幫助的`。

  (三)隨時掌握學生思想狀態,捕捉教育時機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獨特的音響,要使孩子們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們自身就需要和孩子的心絃對準音調。”可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學生思想狀態,才能捕捉到教育的時機,隨時讓自己的心對準學生的心絃,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心理學理論的運用可使教育者能夠更準確的掌握學生心理,瞭解學生個性,在教育過程中能夠較好地把控與學生交流的方式,起到事到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運用心理學理論,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職業院校的大多數學生心理都還不夠成熟,具有較強的虛榮心,表現慾望也較強,求勝心切,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學生這些特點,運用心理學理論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對於班級而言,沒有競爭機制,集體便沒有活力,個人便沒有危機感,更沒有創造的火花閃耀。要打破這種相對平衡的狀態,創造出一種充滿活力的競爭局面,就必須用競爭激發學生高昂的鬥志,發掘學生巨大的潛能。教育工作者應設法讓學生結為競爭夥伴,這個競爭夥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不斷更替,當他們達到自己的目標後,又要重新選擇一個有實力的競爭夥伴,使他們在超越他人的基礎上,不斷地超越自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