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應用論文

心理學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教育管理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心理現象,心理學應用的恰當與否對於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諸多心理學理論可以幫助解決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現實問題,心理學問題涉及教育目標的設定、實施和調整的整個過程,對於構建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培養班主任的職業幸福感都有促進作用。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心理學在不同階段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和具體應用,對於改善班主任教學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關鍵詞】心理學;班主任;管理心理學;運用

  引言

  班主任是在班集體中擔任管理、教育、監督的核心人物,其工作開展順利與否直接影響教育的最終成效。隨著社會變革,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思想和行為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簡單的政治思想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班主任必須在進行學業管理的基礎上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最佳化學生的心理狀態,塑造健全人格。本文首先介紹了心理學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門檻效應、木桶理論、羅森塔爾效應、積極心理學理論等,然後由理論部分轉為具體應用,分析了在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和中職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運用,強調在教育管理中運用心理學的必要性,最後從心理學角度為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職能提供建議:班主任加強自我學習、時刻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等。

  一、心理學作用於教育管理的理論基礎

  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諸多心理學現象,結合普遍心理學狀態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輔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達成激勵的目的。能夠應用於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理論主要有門檻效應、木桶理論、羅森塔爾效應、積極心理學理論等。

  1.門檻效應

  門檻效應分為進門檻效應和反門檻效應兩類。前者是指一旦一個要求被人接受,那麼相比之下更大的要求也會得到接受。對於接受的人而言,在心理上認同小要求之後,就會形成接受更大要求的預期,換言之,不會對更大的要求形成強烈的排斥。反門檻與之相反,是指當接受了一個大要求之後,相對更小的要求就能夠被接受。門檻效應在教學管理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目標的設定上。例如班主任可以採用“潤物細無聲”的管理方式,結合班級體內部的實際情況,為整個集體和每位同學制定小目標,在小目標達成的基礎上再提出更大的目標,一步步實現高水平的進步。這種管理方式的優勢在於,可以不斷為學生提供激勵,避免動力不足或者望而生畏的消極態度。當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學生的心理惰性,在提出實際目標前,先公佈更大的目標,當學生感覺為難時,適當降低要求,此時學生將會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完成要求,而原本的目標也能夠達成。

  2.木桶理論

  木桶理論是指,一個木桶存水量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木板,只有將最短的木板加長才能提高整體效能。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上主要體現在,要提高班集體的整體水平,班主任應致力於提高落後學生的輔導,只有促使落後學生進步才能改觀整體。具體到學生,每個人的優勢不同,學科成績也參差不齊,需要班主任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督促其加強對弱勢學科的學習,從而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3.羅森塔爾效應

  該效應源自古希臘神話,寓意是愛和期望能夠極大影響人的行為和最後結果。在教學管理中,不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都應該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以管理者的姿態進行硬性安排往往會適得其反。班主任在保證管理權威的基礎上,應該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既能讓學生接受管理,不敢逾越,也能激發其採取積極主動的行為迎合班主任或者老師的要求。該理論要求班主任必須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保持親和力,時刻與學生交流,瞭解其心理變化趨勢,當學生出現極端想法時願意向班主任傾訴,而班主任也能及時遏制不正確的做法。

  4.積極心理學理論

  積極心理學以激發人的潛力、培養人的積極品質為目標,致力於調動個人的積極性。該理論最大的特點就是,採取積極的言論、行為去塑造積極的人生,改變生命中的灰暗狀態,幫助大眾實現所有可能達到的夢想。透過改變個體的心理狀態,可以激發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幸福、充滿希望的為夢想而奮鬥。隨著心理亞健康狀態的出現,中小學生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極態度甚至心理疾病,班主任可以運用積極心理學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從而培養出幸福、快樂的未來接班人。積極心理學一方面要求班主任自身要對教育工作保持樂觀的心態,熱愛工作,發現工作的樂趣,享受教育工作而不是被迫去接受工作的安排;另一方面也應該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和工作環境。

  二、心理學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根據以上分析,能夠應用於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理論主要有門檻效應、木桶理論、羅森塔爾效應、積極心理學理論等。下面,本文將結合以上分析談談心理學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本文認為,心理學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體應用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中小學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應用、大學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應用、中職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應用。

  1.中小學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應用

  中小學生正處於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學校教育重心不能僅僅放在成績的提升上,培養其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根據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班主任首先要把自己變成幸福快樂的人。班主任會發自內心地去接受工作,能夠體會到教育管理帶來的職業幸福感,能夠感受到積極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而不是迫於壓力被動地去接受任務,應付形式地為完成績效考核而工作。一個帶有積極情感的班主任會透過職業幸福感傳達給學生,進而調動學習氛圍。

  除班主任的自身培養外,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或者個別輔導時,應致力於維護學生的幸福感。隨著課程壓力的加大,部分學生在相對較小的年齡承擔了不合適的重任,可能產生消極的學習習慣乃至生活態度。班主任不是任課教師,因此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應該主動與學生交流,平時多關注學生的行為變化,必要時應該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避免因疏忽導致了本可以避免的悲劇。中小學生尚不成熟,在遇到難題或者解決矛盾時不能形成足夠的判斷力,班主任就應該擔任起培養學生堅強意志的重任,教導學生在遇到苦難與挫折時應該如何調整心態,應怎樣積極面對並採取適當的方法解決,並鼓勵學生如果超出自身能力,如何尋求幫助等等。

  2.大學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應用

  大學生從高中階段走來,社會上紛雜的現象還不能完全辨別,既獨立又有依賴,既渴望自由又對自身持懷疑態度,如果大學班主任或者輔導員仍舊進行簡單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一段時間的例行談話,那麼就不能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每個人的心理特點,雙方心理距離的加大將會導致班主任作用的缺失,不利於大學生教育管理的順利開展。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已經基本形成,班主任作為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就應該指引其向積極的方向前進,一味地批評或者佈置任務式的指導,不但形不成幫助,還會使學生產生抗拒的心理,而一旦形成了領導與被領導式的關係,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就很難去轉變,因此,首先班主任要明確定位,加強自身修養,為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一方面,培養自己的長者形象,成為學生心目中可以信任依賴的物件。另一方面,和學生們交朋友,大學生作為成年人,情緒控制一般會強於中小學生,而作為朋友的班主任或輔導員就可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安慰,避免學生的牴觸心理。例如,高校特困生一般有著特殊的家庭背景,他們不希望別人輕易觸碰,而自己處理不當很容易形成自卑和孤獨的心理,班主任應尤其注意關心的方式,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透過心理委員掌握的資訊,加上自己對學生家庭背景或者生活方式的瞭解,可以採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學生渡過難關,也可以間接鼓勵學生去參加學校組織的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解決問題。

  3.中職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學應用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最佳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對於提高教育質量至關重要。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中職學生的特殊性,在管理工作中有的放矢。中職學生的可塑性較高,情緒掌控能力可能不大強,面對社會競爭,班主任應該適時開展心理輔導工作,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培養其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有必要時,可以為學生主辦心理講座,以柔和的方式勸誡學生提高自信心,確定生活目標。

  在中職教育中,班級管理至關重要,為了避免學生對集體學習產生厭惡心態,班主任應制定恰當的班級管理準則,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激發其學習熱情。中職學生的價值觀尚不健全,文化課學習也可能存在接受程度低的情況,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法就應該區別於普通中學生或大學生。一方面,鼓勵學生樹立生活和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其學習樂趣,著重提高其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足應想辦法彌補,儘量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例如,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一般經歷了考試的失利,面對家長的失望和自責,一些學生容易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心理,而後極易演變為放棄努力的消極行為。班主任作為負責人不應該採取歧視的態度,在入學時就應該強調每位個體的獨特性和重要性,平日工作中注意學生的閃光點,發現學生的優勢所在。同時也不能無視學生的不足,在輔導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改進。

  三、強化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建議

  隨著時代的發展,班主任管理不再是簡單的學習指導,心理教育越來越重要。班主任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協同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具體建議包括:班主任加強自我學習、時刻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等。本文認為,班主任強化教育管理應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不同的學生都收到較好的效果,便於提高學習和生活效率。

  第一,班主任加強自我學習。班主任是在班集體中擔任管理、教育、監督的核心人物,其工作開展順利與否直接影響教育的最終成效。班主任應該注重提升自我素質、加強自我學習和管理,班主任輔導學生的前提是本身心理素質不存在問題。熱愛學生工作,具有工作歸屬感和職業幸福感,能夠以自己的積極態度感染學生。

  第二,時刻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將心理學知識應用於實踐應時刻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分階段、分型別地展開心理輔導,透過人性化管理為學生創造積極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觀幸福感。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較好的主觀幸福感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保證,因此,班主任應積極配合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以便於更好地提高學習和生活效率。

  最後,班主任教育管理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學生各異,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天性和學習生活習慣,班主任在進行教育管理時,應做到心理學理論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促進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燕燕,李奕華.積極心理學理論在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3)

  [2]黃盈,淺談幾種心理學理論對教育管理的啟示[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3]董江華,心理學在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4).

  [4]王小華,心理學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9).

  [5]陳家潤,管理心理學在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2,(1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