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管理論文

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管理論文

  當代數學方法改革的一個共同趨勢是把重點放在探索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自己去學習。我們認為應根據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利用現有的幻燈、投影儀、錄影、錄音、電子計算機等視聽工具並將其與傳統教育媒體恰當結合,進行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佳化教學過程,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過程的概述

  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過程可以看成一個系統(所謂系統就是由若干相互關聯的要素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體),它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以小學數學教材和電教教材內容為主)、教學裝置(以電教裝置為主)、教學方法(以電化教學方法為主)等要素組成,具有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其中,教師、學生、教學裝置等實在的、具有物理性質的東西稱為系統的硬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屬於理性範疇的東西稱為系統的軟體。在教學系統中,教師和學生是人的因素,是兩個最活躍的因素,可謂是硬體中的“活件”,他們輸出資訊、接收資訊、加工資訊、儲存資訊的方式,不同於一般機械系統中的因素,是極其複雜、靈活的高階方式。

  教師從教材和參考資料中接收資訊,經過教學法ㄓ繞涫塹緇教?法)的加工,變成容易使學生接收的資訊,然後透過講授,進行各種現代化視聽工具的操作、演示、板演等方式輸出資訊;學生是資訊的接收者,從教師的講授、演示和閱讀教材(尤其是電教教材)中接收資訊。然而學生又不同於一般的資訊接收體,不是資訊的機械裝容者,可能漏收某些資訊,可能使資訊失真,接收資訊後還能對資訊進行加工,使之系統化、深化,進一步還可利用聯想、類比、歸納、假設等思維方式發出新的知識。學生在接收資訊的過程中,又不斷有資訊輸出,如面部表情、簡短的回答等。學生輸出這些資訊,對教師來說就是反饋資訊。教師應予以注意,並隨時根據反饋資訊調整輸出資訊的速度、內容、質量和電化教學形式,使系統逐步最佳化。

  二、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要素的探討

  首先,就係統的軟體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要素的內部結構作些初探。

  1.電教教材的建設

  電教教材的建設要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與教材的內容和要求來進行,主要種類是幻燈卡片、投影片、錄影帶、錄音帶、磁碟等。編制電教教材,應遵循如下原則:

  (1)情境與內容。情境的創設必須為教學內容服務。這裡的情境既有“音”的情境,又有“像”的情境。如教學圓周率時,我們給學生播放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錄音,創設“音”的情境,實踐表明其效果遠比教師口頭講述好,它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刻苦學習的精神;而教學行程問題等應用題時,放映汽車行駛、飛機飛行、開挖隧道等情境圖,特別是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使用連續的情境片,可以較好地揭示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和結構特徵。這種“像”的情境,雖離不開教師的精講與板演,但其功用是粉筆、黑板所無法取代的。

  (2)精講與配音。教師可以把重要的教學內容(如概念、法則、解題方法等)的講述,預先配上恰當的音樂進行錄音,然後在課堂裡播放出來,讓學生分析討論,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如教學“多位數加、減法的一些速演算法”,我們將結論“多加的要減去,少加的要再加,多減的.要加上,少減的要再減。”配以有一定節奏的音樂在課前預先錄製成兒歌,待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得出上述結論後再播放給學生聽,結果有助於學生進行知識的反饋與再認。當然,如能注意把形象和聲音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

  (3)構圖與色彩。為了突出重點、難點,運用構圖和色彩等手段時要特別注意。比如教學“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時,我們將第八冊第78頁例的板書設計成如下的投影片:

  其中小數點全部著深綠色,等式右邊的"0"全部著雪青色,兩個虛線三角框全部著赭色,以深刻揭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這樣,結合傳統板書教學,用投影教材將一些詞語透過形象的圖表、畫面等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就能較容易地、深刻地掌握,促使其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順利過渡。

  (4)動片與靜片。小學數學電教教學片(錄影、電子計算機畫面、投影片等)應以動片為主,這是由於一要適應數學課的特點;二要適應小學生年齡特點。小學數學課中,某些抽象的概念、計算法則的算理、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和結構特徵,如果以童話、故事、生活趣事等形式用動片給出,小學生會很感興趣,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電教教法的選擇

  電教教法是教學方法的一個部分,它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既依存於教學論的有關原理,又依存於教學內容、學科特點。此外,還受到學生的年齡特徵、認識規律及電教教材的發展狀況等因素的制約。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其生理、心理發展特點、認識規律都不同。中低年級兒童的注意力不夠穩定,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但他們機械記憶、形象思維卻佔優勢。因此,這一階段採取的方法主要可利用電教手段有聲有色、形象生動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的直觀材料,以激發其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之更好地理解、鞏固知識,促進觀察力的發展和思維積極化。高年級學生的注意力趨於穩定和集中,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進一步增強,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信念。因此,採用電教手段教學已不再滿足於提供形象、直觀的材料,而應更加註意啟發誘導,讓他們獨立地思考問題,提高他們分析、綜合、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電教教法既然是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科特點、學生實際來確定,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善於從多種方法中適當選擇,恰當運用。尤其是採用多種媒體進行教學時,應該避免過多的言語化現象,善於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化為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圖表模型、幻燈圖片、錄音錄影並和教者表情、語言、手勢等形態語言合理組合,應用於教學,以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知識。但是,這首先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學科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科學地選擇符合教育目標的資訊向學生傳遞;其次,必須懂得並能熟練運用各種電教媒體,懂得媒體的效能及操作方法,懂得電教教材的編制及應用原則;第三,必須要了解學生,吃透教材,掌握大綱;第四,必須懂得現代教育理論及教學方法,使媒體與教學內容達到有機的結合,使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達到合理的統一。

  3.電教教案的編寫

  小學數學電教教案編寫的一般模式應是:傳統教案+電教媒體。具體說來,(1)必須具有傳統教案的主要內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步驟、教具準備;(2)必須具有電教媒體:精心設計電教媒體;嚴格操作規程,掌握出現時機;課後要做好整理工作;注意蒐集反饋資訊,包括:a電教媒體的設計問題;b學生意見;c教師意見;d把各種意見記入教案並制定糾偏方案。總之,教案要突出立足素質提高,著眼智慧開發,體現教法學法,突出電教特點,聯絡學生實際,講究低耗高效。

  其次,關於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最佳化組合問題,筆者認為雖然目前還沒有找到一種到處可以套用的統一模式成為最佳,但是根據系統理論和心理學原則,我們仍然有下列原則可循。

  1.有序的原則

  “系統是人、裝置與過程在一定環境中有秩序的組合。”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教材(教學任務)和過程在一定教學環境中有秩序的組合。這個教學過程的秩序,不僅知識教學有其順序、能力,思想品德培養也有一定的順序和層次。這個序將影響到課堂的結構,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的採用。這個序既取決於科學知識的系統,又取決於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識水平。而在教學的長期過程中,學生的認識能力也是變化發展,是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因此,這個序實質上是在教學的影響下,學生身心協調發展的序。

  最佳化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過程的關鍵問題,就是要求教師能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視聽工具和傳統教學媒體將其自身與學生、教材和過程有秩序地組合起來。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若採用傳統教學手段(如紙質教具演示),則往往會出現教具演示、教師講解、板書等與教學內容難以進行有機組合而導致學生吃“夾生飯”的現象。對此,我們藉助投影儀、錄影、錄音等現代化教學工具輔之以精講,引導學生透過動眼、動手、動耳、動口而進行動腦,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於積極思維的可接收狀態,從而達到了最佳化教學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聲形結合、圖文並茂,將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恰當有機結合,並使教學過程中諸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可促使學生將其所學知識主動地納入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並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以培養其觀察、比較、分析與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2.適時的原則

  教學過程中,某一項知識(概念、法則等)的學習,某一技能、能力的培養,某一行為習慣的培養,一般有一個適宜的時機,失之過早,學生掌握不了;失之過遲,給學生學習帶來困難和損失。因此,要適時施教,及時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就是“適時”的原則。由此,在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過程中掌握好諸要素的顯現時機尤為重要。如上例中,先透過投影儀出示靜片,待學生注意力集中並進入積極的狀態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自制圓紙片,有目的地進行操作,使學生的眼、手、腦協同發展;其次,透過放映錄影呈現動片,讓學生進行動態觀察、反饋、矯正自己的操作結果,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進行精講,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得出法則:最後放映配音的關於法則(教學目標)的錄影,使學生透過看、聽、思、說達到認知目標的目的。這樣將有助於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促使其技能和能力得到迅速發展。

  3.反饋的原則

  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的教學過程是多種資訊交換的動態過程,對這個過程的控制,主要是根據教師與學生的資訊聯絡和資訊反饋。教師要根據制定的教學目標分類細目,藉助現代化的視聽工具和傳統教學媒體,採取觀察、提問、做練習、短時測驗等手段,檢查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其與所制定的教學目標的差距,靈活及時調節教學環節(上例已說明了這一點)。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反饋,不斷根據反饋資訊進行自我調整、自我控制,收到的資訊才不會失真。如教學“數的整除”時,我們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猜數遊戲”教學。猜對,給予鼓勵(繼續猜下一題);猜錯了,顯示中文“再猜一次,你會成功的”。這樣的教學反饋及時、效果好。總之,教師的教指導著學生的學,而學的結果又影響著教。結果反饋於原因,這就是教學的辯證法。反饋的原則,把教師的備課,教學中觀察瞭解學生,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能力和思想品德的評價等有機地聯絡起來了。使之成為教學過程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調節著整個教學過程,使之得以順利地有效地進行。

  三、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過程的評價

  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過程中的諸要素的組合是否最佳,以發揮最大的教育教學功能,是有一定的客觀評價標準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兩點:

  1.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益

  音像立體化教學應有助於分散難點、突出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想象、審美等多方面的能力。

  2.能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音像立體化教學和傳統教學法有機結合,現代教學媒體和傳統教學媒體最佳化組合,能產生新的教法和學法,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結構,以最佳化教法和學法;能促進音像立體化教材的系統化。

  總之,評價小學數學音像立體化教學過程的最佳化程度,應著眼於教學質量和效率,透過教學能促使學生由“不知”到“知”的轉化,即知識上的轉化;由“學會”到“會學”的轉化,即能力上的轉化;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即態度上的轉化。離開這些孤立地評價教學過程,就背離了開展電化教學的宗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