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獨立學院的學生教育教學工作論文

教育心理學獨立學院的學生教育教學工作論文

  摘要:文章闡述了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分析了教育心理學在獨立學院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用的必要性,對教育心理學在獨立學院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即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運用歸因理論指導學生;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獨立學院教育教學;學習動機;歸因理論

  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公辦高校一樣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責任,與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相比,獨立學院學生因自身特點與其他普通高等學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獨立學院教育工作者如何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開展更為專業的教育,已成為獨立學院教育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分析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探索教育心理學在獨立學院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對於獨立學院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獨立學院教師的專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

  (一)學習動機不足,存在歸因偏差獨立學院學生生源參差不齊,文化基礎總體表現偏差,大多數學生缺失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學院學生的錄取分數大多低於公辦本科院校,學生在高中階段基礎知識掌握的並不紮實,自主學習的動力不強。獨立學院學生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歸因偏差,學生習慣將高考失利歸因為學習能力不足這一穩定的、內部的、不可控的原因,此種歸因方式將會弱化進一步自主學習的動機,學生會預期自己在日後的考試中還會失敗,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逐漸變得厭學、不自覺、不自律,學習熱情日益淡漠。(二)自我概念發展逐漸趨於成熟,呈現出複雜性、多樣性、矛盾性的特點獨立學院學生思維活躍,見多識廣,交際能力較強。獨立學院學生中來自城鎮的學生超過65%,這些學生的家庭狀況相對較好,且大部分學生為’90後,個性比較突出,自我概念發展已趨於成熟。但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自我概念也呈現出一定的特殊性。自我概念要經歷分化、矛盾和統一的過程,主要體現在“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差異,“理想我”和“現實我”差距太大,學生就難以確立自我形象,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三)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焦慮情緒調節不當獨立學院學生由於高考成績的差距挫傷了他們的自信心,產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覺,同時,因為是降分錄取到獨立學院,更使他們“底氣不足”,對自己畢業後就業問題都比較焦慮,對自身前途和未來缺乏自信心,表現出一定的自卑感。獨立學院學生的自卑心理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社會評價,社會評價往往讓他們感到不被認同,有些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學生有歧視,在就業上獨立學院學生比一本、二本學生要困難些,因而產生自卑心理,焦慮情緒嚴重[1]。

  二、教育心理學在獨立學院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用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學是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是一門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的學科。它作為心理學的分支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作為指導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科又具有極為鮮明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教育心理學基本圍繞兩個問題研究:一是研究學生學的基本規律;二是研究教師如何有效地教的基本規律[2]。在獨立學院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用教育心理學,對於獨立學院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有助於獨立學院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觀念,探索出一套專門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教育規律;另一方面有助於獨立學院教育工作者提高課堂教學工作質量[3]。三、教育心理學在獨立學院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探索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了解學科教學原理及方法之外,還需瞭解學生的學習動機,適度的學習動機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也是教師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當然,學生學習不僅受到動機因素的影響,還受到個體認知發展、智力水平及其他人格特徵影響。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過多的關注學生智力因素(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而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教師應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展非智力因素培養工作,這對於獨立學院學生具有深遠的意義[4]。(一)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激發學生內部與外部的學習動機首先,不斷創設問題情境,有效實施啟發式教學。如何讓學生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有效的教學應在教師不斷地創設問題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渴望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其次,幫助學生設定合理目標,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教師可以與學生探討目標的設定,幫助學生設定合理的目標,目標切實可行,並在學生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進行激勵,如此迴圈,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後,成功的體驗感增強,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內部學習動機有效激發最後,適當給予學生肯定性評價,提供有建設意見的反饋性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恰到好處地表揚學生的課堂表現,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外輔導時,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讓學生出現的錯誤得到及時反饋,進而避免類似錯誤的延續。及時有效的評價在讓教學收到預期效果的同時,學生的外部動機也得以激發。(二)運用歸因理論指導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歸因理論啟示我們,教師應經常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消除消極歸因。引導學生把失敗歸因為努力不夠或學習方法不當等不穩定和可控的因素,減少他們對失敗的穩定歸因和不可控歸因(如學習能力差),使後進生不至於太自卑,讓他們有改變現狀的希望,從而增強實現學業成功的信心。(三)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實現自我概念的和諧統一獨立學院學生的自我概念發展已趨於成熟,但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自我概念也呈現出一定的特殊性,自我概念要經歷分化、矛盾和統一的過程,主要體現在“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差異。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現實我”,適度地調整“理想我”,實現自我概念的和諧統一。學生對“現實我”的認識客觀,同時“理想我”較為合理時,“理想我”就指引學生進步。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自我概念與學生的成績互為因果關係,教師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使學生建立起積極的自我概念,進而實現自我概念與學習成績的良性迴圈。(四)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調節學生的焦慮情緒獨立學院學生因社會評價等因素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就業時部分用人單位有歧視現象,學生產生焦慮情緒。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的焦慮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但過高過低的焦慮都對學習不利。教師應調整對獨立學院學生的期望,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特點,探索出一套專門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授課方法,使學生易於接受和消化知識,消除厭學情緒;同時,積極開展獨立學院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總之,教育心理學在獨立學院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探索已經展開,如何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探索出一套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已經成為獨立學院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值得欣慰的是,獨立學院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分析、探索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服務學生,促進獨立學院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榮華.獨立學院學生自卑成因?影響和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8(5):167-169.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0-11.

  [3]張菡.教育心理學在高校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探索[J].新校園,2015(4):167.

  [4]史丹萍.淺析教育心理學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09(8):52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