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社團心理學優秀論文

高職院校社團心理學優秀論文

  一、積極心理學的基本理念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一直致力於利用心理學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應對創傷和缺陷進行研究,也應對力量和積極品質進行研究;心理治療不僅是對創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挖掘;心理學不僅是關於健康或疾病的科學,也是關於教育、愛和成長的科學。因此,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應從人的心理問題轉為人的積極力量,以人類自身擁有的美德與善作為基本點,從積極的層面深刻理解人性,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以幫助每個人獲得自己的幸福生活。就研究物件而言,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分為三個層面:一是主觀層面上研究個體的積極主觀體驗、幸福感及生理機制和獲得途徑;二是個體層面上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如愛的能力、創造力、交往技巧、寬容等;三是從群體層面上關注積極組織系統研究。

  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心理社團管理

  (一)重視成員情緒體驗和自我成長

  積極心理學注重從情感體驗與心態出發來考察人們的.心理品質。這要求社團活動的開展要注重個體參加活動的滿足感和心理期待,以讓社團成員產生主觀體驗,挖掘積極的力量,從而促進自我成長。一方面,社團活動不能搞形式主義,過分注重場面、數量和結果而忽略了成員的個人體驗和感悟。而活動是否能做實、做精,關鍵在於能否在活動設計和操作時從成員出發,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形成積極的情緒體驗,做出積極的認知調整和行為改變。另一方面,一些存在自卑、自我等不同問題的成員往往容易受到忽略甚至排斥,於是他們一直受這些問題的困擾而難以成長。因此,我們應當透過各種活動來幫助和鼓勵他們學會發現並正確面對問題,學會悅納自己和他人,從而實現心理社團的教育功能。

  (二)樹立社團價值觀,塑造社團積極品質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格是由人的內部生理機制、外部行為和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作用形成的,把人看成是能夠自我管理、自我導向,並具有適應性的整體。因此,我們以積極心理學的人格特質理念為導向,把社團作為獨立個體,以積極人格的形成機制來探究社團的核心價值觀和積極品質。心理社團的核心價值觀是“助人自助”,管理者需要透過各種形式,在成員中樹立這個核心價值觀,並將之塑造為社團的核心積極品質。成員經過較系統的心理知識學習及心理訓練後,自身心理調節能力得到增強,並在互助的過程中體會成就感、快樂感,從而獲得心理上的積極成長。這樣,心理社團為成員提供可以依賴、有歸屬感的群體環境,在社團內部營造出積極的成長氛圍,可發展成為“自我成長團體”。然後,社團成員在得到積極的成長經驗之後回到各自班級、院系,使這些團體也產生積極的成長性變化,從而使班級、院系乃至整個學校也都會隨之而有所“成長”。社團的積極品質在學生群體中逐漸被接受和認可,將有利於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順利地開展。

  (三)引入積極心理學管理理念,營造積極的社團氛圍

  積極心理學認為,個人的積極品質離不開良好的環境,良好的團體氛圍、積極的組織對個體積極品質的形成有幫助。同樣,對於社團成員來說,積極、穩定並有建設性的群體氛圍,有助於成員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促進成員自我的心理成長。一方面,社團成員透過策劃與組織知識講座、學術沙龍、知識競賽、心理劇等一系列心理活動,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能提高組織與管理水平,學會與人交往。透過定期開展團體訓練,進行凝聚力、執行力、創造力和幸福感等方面的培訓,可增強成員的積極情緒體驗,營造積極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朋輩諮詢已經成為了新一代大學生心理輔導的重要途徑。然而,高職院校面臨缺少心理學的專業背景的問題,這就需要心理專業教師透過一定時間的與社團成員的接觸,結合各種測試分析,從社團中篩選出一部分適合做心理諮詢服務的成員。這些成員透過系統學習心理諮詢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後,擔任朋輩諮詢員,協助心理教師的心理諮詢工作,在時機成熟時,也可承擔同輩諮詢的任務。朋輩諮詢員要運用所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人,既要在學生群體中傳遞積極的情緒體驗,又要使自身形成積極心理品質,從而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作者:杜錦初 單位: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