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文化史教學的幾點思考的論文

對中國文化史教學的幾點思考的論文

  高校開設中國文化史課的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發展及演進的脈絡,理解中國文化史的基本理論,瞭解中國文化產生的背景、基本觀點及其研究動態,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增強辨別各種文化現象和文化思潮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因此,對高校所開設的通識課中國文化史的價值結構及育人功能的研究,既是一個價值意義的問題,又是一個授道方式的問題,同時還是一個把握學生學習需要與教化方式相適應性的問題。因此,必須在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上下工夫,使課堂教學能夠融知識、情感、意志、社會習俗等諸因素為一體,並透過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有效地發揮中國文化史育人的價值功能。

  一、堅定弘揚中國文化的教學理念

  中國文化史課的教學理念,就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吐〕自古及今,教書重要,育人更重要。中國文化史課恰恰是“育人”的最好課堂。教師在授課中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基本知識的講述上,應該將弘揚中華文化這一理念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將中華民族文化中的誠實守信、自強不息、質樸勤勞、剛健有為、禮讓謙和、重義輕利等固有的民族基本精神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引導學生自覺抵制功利主義、物質主義、享樂主義等不健康的思想觀念,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首先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並透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理念融會其中。如在講述中國曆代服飾文化時,可以透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將歷代服飾中具有代表性的服飾圖片加以整理,歸納出不同時期服飾的特點,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服飾文化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並與當時政治的關係緊密結合。如唐朝女性服飾用料輕而薄及其款式的開放性,恰恰反映了唐代女性地位的提升,反映出唐朝政治的開放性。而宋朝女性服飾款式小家碧玉的特點,也恰恰反映了宋代政治上的保守性特點。這樣,在弘揚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同時,也展示了中華民族傳統政治文化的特點。此外,在講述中國文化史的典章制度文化、中國文脈的發展、中國思想史的發展等內容均可採取這種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從而在講述史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注重傳播文化理念的方法,如果拋開歷史事實,純粹地講授其理論,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牢牢把握其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傳授,做到史論結合。如果只偏重於史實的講述,雖然講清了中國文化從史前社會到明清時期的發展過程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學生也能把握中國文化史教學的基本內容,明晰中國文化發展的大體脈絡,但卻很難融會貫通,對中國文化史所獨有的特點、中國文化所具有的優良傳統,以及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等關鍵性問題很難上升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的高度。如果只偏重於史學理論的講解,從宏觀上去探討價值觀、審美觀、宗教信仰、倫理道德、思維模式等方面的問題,而忽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線索、中國文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面貌的把握,沒有把中國優秀的文化理念固化在學生身心中,也是事倍功半。因此,在傳播中國文化史知識的同時,要時刻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理念的精髓內化在學生的頭腦中。只有史論結合,融會貫通,才能透過中國文化史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甄別良蕎、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摒棄民族虛無主義和非歷史主義,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以理性和務實的態度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極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二、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的教學態度

  所謂教學態度,就是教師對學生和教學工作的一種心理反應傾向。它透過與學生的接觸有效地影響和改變學生的心理和行為。主要包括教師的工作態度、生活態度、心理品質和人格特性,這些都體現在教師對教學物件、教學過程、教學現象的一種固有的心理傾向。這不僅是教師教學工作中的行為表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教師的教學態度影響教學質量,教師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學生,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決定著學生的成長和教學工作的成敗。

  教師在教學中應妥善處理好教學認知、教學情感、教學意向這三個方面的關係,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行為和效果。教學態度影響著教師對教學工作全方位的理解,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教師的課堂教學態度源於對教學和科研工作關係的認識。對於大學教師而言,教學與科研是密不可分的,教學是本分,科研是生命。如果沒有科研,教學就只能在教師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教學也就成了無源之水,就不能清楚基本知識點背後所蘊含的生動的歷史背景,以及知識更新過程中學者所持有的新觀點,無法把握中國文化史在歷史學科中的地位和今後的發展方向,也就無法給學生以啟發和激勵。

  因此,必須把中國文化史教學與科研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夯實自己專業基礎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把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歸納,並翻閱和查詢資料及時解決,而這些問題恰恰就是自己的科研課題,如在中國文化史中講授科舉制度時,瞭解到了科舉制的建立是中國文化中所獨有的現象,中國古代官吏的選拔多依靠科舉制度,但很多透過科舉考試入仕的官員中並非都是才子,其中詩文不佳、學問不深的也大有人在。那麼,科舉制度作為文官選撥制度,是不是文學才華和學術能力的考核制度,雙方的關係又是如何?科舉制與世襲制、恩蔭制、軍功選拔等選拔官吏的制度又存在怎樣的不可或缺的互補關係?諸如此類的問題在中國文化史的教學中比比皆是。把這些問題作為科研課題解決了,慢慢也就掌握了教學和科研的規律,也就能更好地駕馭中國文化史的教學,從而使中國文化史的教學也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三、積極尋找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中國文化史的教學物件既有歷史專業的學生,也有非歷史專業的學生,既有文科類的,也有理工科、醫學、藝術、體育類專業的學生,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中國文化史基礎知識的掌握也不同,因而,對“當前社會高度資訊化的現代教育,傳統的教育模式必然會受到衝擊”這就要求教師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根據其不同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文科類的學生,掌握中國文化史方面的史料相對豐富些,應多采用比較、討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中西方文化的內容時,透過對比,同樣是四大文明古國的印度、埃及和古巴比倫,為什麼沒有像中國一樣將文明一直延續下來。透過比較,使學生們更懂得尊崇並傳承自己的文明和文化,更能增加國人自豪感和使命感!透過對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的比較,使學生了解儒家文化中所蘊含的人本主義,道家文化中所崇尚的自然主義以及佛家文化中的超脫思想,從而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佛、道文化及傳統思想有了更加深刻清晰認識。

  以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為案例,透過學生討論,能夠更有效地把握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客觀性,更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例如,關於唐朝女皇武則天的電視劇比較多,但不同作品由於其反應的側重點不同而又有差異。在《至尊紅顏》這部作品中,武則天在歷史上的真實形象被藝術加工,其形象幾乎與歷史不符。劇情中,武則天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親手掐死女兒是真有其事,但不像這部影視作品中所宣傳的武則天的女兒是被許盈盈掐死的。而另一部劇《武則天》中,所反映的武則天,就比較貼近歷史史實。透過比較和討論,能夠使學生深入淺出地掌握中國文化歷史課的知識點和重要理論,提高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確定價值取向和思辨的能力。

  理科類的學生所掌握的中國文化史知識相對薄弱些,應多采用演示、影像和實地考察等教學方法和手段,並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對理工科的學生,在講述中國文化史時,首先要提高他們的興趣。要將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變成生動有趣的動態知識,就需要在教學手段上下工夫。透過演示、影像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學生帶入一個動態的教學環境中,使學生融入歷史教學之中,提高學習興趣。如將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錢幣、中國古典樂器的發展、中國房屋建築的演變、中國服飾的發展等做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交叉使用,圖文並茂,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通俗易懂地瞭解中國古代貨幣、中國古典樂器、房屋建築、服飾發展的演變,從直觀上再現了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使其逐漸對這門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加以疏導,就能夠使其深入到中國文化史所涉及的文化價值核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再者,對通識課—中國文化史的學習和研究,僅侷限於課堂上的講述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身參與到社會考察和社會實踐中,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婚姻習俗、節日習俗、各種禮儀等均以各種形式藏於社會生活中,只有走入民間現實生活中,融入現實社會中,才能夠更有效地從另一個側面瞭解中國文化史的豐富性。因而,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地考察,依然是中國文化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只有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揭示中國文化史在現實生活中所具有的實用價值,真實地瞭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加深對中國文化史的認識和理解。

  總之,中國文化史課,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是責無旁貸而又任重道遠的。所以,我們應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結合科研活動,不斷總結中國文化發展的規律性,充實完善教學內容。同時,透過教師的辛勤耕耘,不僅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代代相傳,永葆青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