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民族化的運用論文

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民族化的運用論文

  自美聲唱法傳入我國,我國聲樂藝術也走向了多樣化的發展道路,美聲唱法有著其獨特的特點,美聲唱法與我國民族音樂也逐漸有了互融的趨勢,使得美聲唱法民族化具有了一定的教學研究價值。在聲樂教學中,講到學生如何進行美聲唱法,在聲樂中應用美聲唱法民族化可以更好地引導學會發展聲樂,傳播音樂文化。

  一、美聲唱法的概述

  美聲唱法起源於歐洲,它要求歌唱者用半分力量來演唱,歌唱者用美聲演唱時,從丹田的位置發出氣息,使聲音頭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來。美聲唱法講究聲音的“空”、“通”、“送”。“空”是強調共鳴,要求演唱者充分發揮自己身體上可以利用的共鳴腔的作用,如頭腔、口腔、胸腔等等,透過共鳴使聲音得到放大和美化;“通”是指聲音貫通,演唱者的整個身體尤如。歌唱者在用美聲演唱時,歌唱者是透過真假聲混用,使腔體產生共鳴。而美聲唱法的共鳴位置較高,一般在鼻腔以上,聲音結實、明亮,氣息深厚,音量較大,而要想產生共鳴效果,對歌唱者的功底要求非常高。

  二、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民族化的必要性

  我國傳統聲樂演唱在行腔、吐字、運氣等方面有著自己堵塞的理論體系,大致可分為傳統的民間唱法、戲曲唱法和曲藝三種類型。而不同的民族,又有著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風格。在聲樂體系中,美聲唱法以及其科學的發音方式逐漸成為衡量聲樂水平的重要標誌。然而美聲唱法是一種迫來品,美聲唱法的傳入給我國民族聲樂文化藝術帶來了一定的'衝擊。然而我國民族聲樂與西方聲樂在審美觀官、演唱方法上等都有著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開始撼動我國民族聲樂的生存地位。在這樣的環境下,美聲唱法民族化的焦旭研究十必要。我國民族聲樂融合了我國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加大美聲唱法民族化的應用於教學研究既可以實現美聲唱法與我國民族聲樂文化的融合,創作出更多的音樂作品,同時也有助於發揚我國民族聲樂文化,使得我國民族聲樂文化走向世界[1]。

  三、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民族化的應用

  (一)美聲唱法民族風格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風格特點,這些民族風格、文化運用到聲樂演唱中能夠更好地展現聲樂藝術魅力。而美聲唱法畢竟屬於外來文化,在聲樂教學中,要注重美聲唱法民族化的風格應用。在作品鑑賞時,要求學生學習這些聲樂作品必須掌握好各類作品語言風格,要全面的瞭解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要掌握作品演唱的精髓。如江南地區的歌曲,江南的歌曲比較流暢、秀麗、旋律跳動較少,在在演唱江南風格的作品是,除了要了解江南作品風格,同時還要在語言上進行訓練,瞭解它的風格韻味,從而將江南的那種韻味完美的展現出來。故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讓學生多看、多聽、多唱,瞭解不同民族風格韻味在聲樂中的表現手法,從而將民族化的特徵更好地展現出來。

  (二)美聲唱法民族化吐字

  美聲唱法講究聲音的“空”、“通”、“送”,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加強學生聲音的訓練,讓學生掌握美聲發聲技巧即可。而我國語言是由拼音組合起來的,而拼音又分聲母和韻母、子音和母音,韻母又分韻頭、韻腹、韻尾三部分,再加上拼音有著較多的同音字。故此,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會學生科學的發生方法,同時還要教會學生語言的運用,要求學生吐字做到“字正腔圓”,從而發出清晰的字。在連聲過程中,要按普通話的標準把每一個字用美聲的方法應用到演唱當中去,從而更好地引起觀眾的共鳴[2]。

  (三)美聲唱法民族的表演

  演唱與表演是相輔相成,不可分科的,在聲樂表演中,不僅要求表演者具備一定的演唱功底,同時要必須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美聲唱法要求做到共鳴,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學生的發生練習、呼吸訓練教育,讓學生具備專業的美聲唱法。而我國民族多樣,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表演藝術,在聲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讓學生具備豐富的音樂基礎知識,讓學生熟悉民族表演藝術,讓學生學會彈、拉、跳、唱,從而將美聲唱法與民族表演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帶給觀眾更好地視覺和聽覺享受[3]。

  (四)美聲唱法民族化的情感

  我國有著56個民族,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文化的不同也將直接導致聲樂演唱方法的不同。如在我國東部地區,民族聲樂主要以歌曲和山歌為主,演唱風熱情、豪放,充分體現了東北人民的性格特點;西部地區的民族聲樂的演唱風格主要高亢嘹亮,西部地區的民族聲樂具有濃烈的民族氣息和民族精神;北部的民族聲樂演唱風格充分的體現了北方人民的爽朗和熱情,內蒙古人民的胸懷就像草原一樣寬廣遼闊,他們的音樂演唱風格時而高亢嘹亮時而淺吟低唱,草原風情很濃郁;南部地區的民族聲樂演唱風格也是以細膩溫婉為主,這也符合了江南地區人民的性格特點。在聲樂教學中,要讓學生熟悉聲樂作品創作背景,瞭解不同民族的情感特色,從而在演唱的過程中用美聲唱法更好地展現民族情感。而要讓學生透過美聲唱法展現民族情感,除了要讓學生多練、多看外,還必須加強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更好地展現我國民族化特徵[4]。

  四、結語

  美聲唱法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科學的唱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且應用越來越廣。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各句中,不同的國家、民族有著不同的聲樂藝術,而我國聲樂藝術要想更好地發展就必須借鑑美聲唱法,洋為中用,並與本民族的音樂特性結合,從而創造出我國本土特色的民族音樂。

  參考文獻:

  [1]胡晉梅.淺談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民族化的運用[J].太原大學學報,2006,(04):61-62.

  [2]羨濤.高師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民族化的價值研究[J].大舞臺,2013,(11):159-160.

  [3]李婷婷.美聲唱法民族化在聲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北方音樂,2015,(11):124.

  [4]楊慶斌.教學過程中美聲唱法民族化的體現[J].北方音樂,2013,(12):7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