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羅城》的仫佬族母性文化特徵演繹分析論文

《雨中羅城》的仫佬族母性文化特徵演繹分析論文

  仫佬族主要集中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地理位置分佈和人口數量上都相對較少,而體現仫佬族特徵的鋼琴作品更是屈指可數。筆者選取邱玉蘭作品集《走在山水間———廣西民歌風格鋼琴曲》中的《雨中羅城》為研究物件,透過查閱仫佬族民族文化的文獻資料,透過對曲作者及羅城仫佬族當地人的訪談,進一步瞭解和梳理仫佬族音樂文化特徵。透過作品的樂譜分析、演奏技術研究,以準確演繹鋼琴作品《雨中羅城》的仫佬族母性文化特徵。

  一、羅城地貌特徵與仫佬族母性文化體現

  羅城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位於廣西北部,河池市東部,雲貴高原苗嶺山脈九萬大山南麓,宋太祖開寶五年(972)置羅城縣,傳說因四周群峰環繞,羅列如城而得名。羅城地處桂北九萬大山中心南麓,主要河流有武陽江、東小江兩條。這裡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喀斯特地貌顯著,濃郁的民族風情與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物豐融為一體。仫佬族是廣西的土著民族。自稱“冷”或“謹”,他稱“布謹”等,即為母親的意思。仫佬族源於古代南方的百越族群,由古代的“僚人”發展演變而來,學術界一般認為,仫佬族是從僚、伶中分化出來形成的。宋以前被包括在僚的泛稱之中,明清時期,被稱為伶、姆佬,中華民國時期又稱母老。

  仫佬族使用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仫佬族的民族圖騰為錦雞,在仫佬族聚居的山區,錦雞是常見的鳥類,錦雞形象健美,威武雄壯。仫佬族以錦雞為吉祥之鳥,象徵富貴、高貴,在婦女頭飾和服飾紋樣中常有錦雞的形象。人們把它當做勤勞勇敢、奮發向上、追求光明、創造幸福的象徵。仫佬族沒有統一的宗教,起初由先民的自然崇拜發展到信仰多神,仫佬族每年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依飯節”,目的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在仫佬族聚居地羅城,路上隨處可見帶有仫佬族母性文化特徵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例如:鄉間下地勞作之事,除非女人願意主動分擔,不然全都由男人負擔,女人起指揮作用。在羅城有條名叫“女人河”的河流,此外,還有自然奇觀“睡美人”石山,母親河武陽江,江河之上搭建的橋樑分女橋和男橋,女橋在上游,男橋在下游。仫佬族人居住的傳統房屋的門檻是有陰陽之分的,人們日常飲用的泉水也分公泉和母泉。由此看來,仫佬族對女性非常地崇敬,女性的社會地位極高。

  二、母性地貌特徵在作品中的展現

  作品《雨中羅城》選取雨中場景來表現母性的溫婉可人,在曲式結構上採用迴旋曲式結構,共由三個主部和兩個插部構成。第一插部表情術語為Commelevent(微風輕拂地),音量為mf,本段在織體上可分為四層,採用B徵調式,和聲色彩綺麗秀美。

  高聲部旋律將主題動機加以發展創作而來,使用八度疊置的主旋律增強聽覺的空間感,猶如描繪羅城山清水美的自然風光,與羅城仫佬族著名風景———“睡美人”外觀有著一定的對應性。“睡美人”山高約100米,長400米,民間相傳一位美麗仙女下凡來到羅城縣四把鎮一帶,看到這裡山光水色十分秀美,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勤勞善良,便決意留在這裡與百姓一起耕田種地,正是仙女落腳此地,這地方才風調雨順,人民幸福安康。在演奏高聲部八度疊置的旋律時除了手指指尖的'力量以外還要靠手腕橫向地移動將力量送至下一八度音程,使得旋律線條清晰連貫,宛如睡美人安詳地躺在山崗上,一頭清逸的長髮垂落在山崗上,迎著微風飄揚。中聲部由三連音、六連音、七連音等音型構成的裝飾性加花,勾勒著美人長長的眼睫毛、高聳的鼻樑、美麗的小嘴及下巴和左肩輪廓、飽滿高聳的胸部突出成熟女性的美,各音型的節奏轉換需銜接流暢均勻。低聲部固定低音一直持續,像睡美人與整個山崗融為一體,安靜的嵌入這片土地之中的大地之母,保佑這一方安康。同時左手加入了三連音雙音伴奏旋律,填補音樂空白,音響效果更加連綿低柔,但三連音需注意兩音觸鍵整齊均衡,運用連音踏板對四層織體構建的和聲進行精確切換,踏板在每小節新和聲出來之前的一瞬間放掉,然後與新和聲發出的同時才下,保持旋律的歌唱,使和聲連線清晰連貫。

  在作品第二插部,即全曲的最高潮段落,作者將表情術語定義為Andantionmoto(流動的小行板),力度為f。和聲上大量運用三全音的和絃分解,不協和音程的張力大大增強矛盾衝突的動力,這是個音型化的段落。演奏技術上高聲部是固定和絃分解的上下移位,音區跨越四個八度,層層遞進,在高低音域間來回週轉,持續使用六連音音型。此段與羅城仫佬族母親河武陽江上一景尤為相似。

  武陽江發源於羅城縣境北部廣西九萬大山之黃峰山山脈,上游稱四堡河,幹流下游群眾稱牛鼻河,自北及西北流向東南,匯入融江。江水清澈碧透,水流平緩,十里清波如鏡。兩岸山巒疊翠,奇峰異彩,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彷彿一幅悠長的山水畫卷,處處透露著靈妙之氣,泛舟江上,蕩起粼粼波光,宛如人間仙境。沿江而下,仫佬族村寨星羅棋佈,田園美景,有如畫卷般別樣的風采。在武陽江畔,河岸兩旁都生長著當地代表性的植物鳳尾竹,但這裡的鳳尾竹與其他地區的有所不同,兩岸的鳳尾竹分公母,江的一邊母的鳳尾竹,竹尖長有竹繡球,而另一邊公的鳳尾竹竹尖沒有竹繡球,這種景象是自然生長而成。仫佬族青年男女歷來實行自由戀愛,人們認為此景是自然的恩賜,描繪當地仫佬族清秀靚麗的姑娘們在江對岸如有自己心儀的男子,就會把鳳尾竹的竹繡球丟給對岸的男子作為定情之物。第二插部音區為四個八度的和絃分解移位,音色時而清透明亮,時而渾厚低沉。表現仫佬族兒女們在武陽江兩岸高唱民歌,以對答情歌姑娘投遞竹繡球的方式尋覓心上人。右手高聲部六連音音型是本段的重點,演奏時要求節奏準確,帶有些顆粒性,以表現活潑的仫佬族姑娘秀雅美麗的樣子。左手低聲部八度和絃持續推進,作為堅強的後盾維持作品動力,猶如母親河武陽江江水奔騰不息。觸鍵力度切忌始終保持相同,應有強弱變化,譜面在力度上要求由f增強到ff,在低音大和絃的行進中,每個和絃下都標註保持音記號,彈奏時在保持原有完整時值的原則下,儘可能的使音色發出的聲音豐富飽滿,手臂有準備的下鍵,將大臂力量傳送到指尖,降低彈奏時的支點,獲得較深的低音區厚重的音色。尾部使用大七度音程關係,使之與再現的優美主部旋律構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三、母性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現

  《雨中羅城》主部旋律採用A徵調式,表情術語為Andanteflou(朦朧柔和的行板),以仫佬族民歌旋律為主題動機貫穿始終,共由三層織體構成,兩個插部的主題都是以主部主題民歌旋律為基礎音調加以展開創作,高聲部為民歌旋律,色彩明亮,平靜悠揚。

  四、母性情懷在作品中的表達

  《雨中羅城》表達了包容的母性情懷。作品主題取材於羅城仫佬族十一字腔山歌《紅花永遠迎著春天開》,20世紀五六十年代該民歌在仫佬族廣為流傳,也是一首時政歌曲,內容體現對黨的讚揚和歌頌。體裁為廣西羅城仫佬族十一字腔山歌。十一字腔:單純以十一字為一句,四句為一首,第一、二、四句押腳韻,民間稱之為“十一字句歌”。

  《紅花永遠迎著春天開》歌詞內容為:天上星星日夜跟著太陽走,地下江河永遠向著大海流。山上紅花永遠迎著春天開,仫佬人民永遠跟著共產黨。事實上,在新中國建國以前歷史上並未把仫佬族當成一個民族看待,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仫佬人民配合人民解放軍才得以解放羅城。由民歌的歌詞內容我們能親切感受到仫佬族人民對黨和祖國的熱愛,具有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懷,這是當時仫佬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真實寫照。《雨中羅城》主部的主題動機是以十一個音符為一句,全曲共由三個主部和兩個插部組成,三個主部的結構層次都分為三層,插部相對主部在結構上更上一層,結構層次分為四層,多個聲部同時進行,樂曲整體上描繪了羅城縣被群山環繞,空氣清新,奇山秀竹,飛瀑潺潺中的旖旎景色。

  從作品的樂譜概貌來看,音值上含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加有延音線的兩個二分音符構成的全音符長時值的低音;節奏型有附點、後附點、兩個八分、四個十六分、三連音、六連音、七連音等;音域從大字二組至小字四組,幾乎含蓋了鋼琴上各組的音高。使用多樣的音值,節奏節拍和寬廣的音域,表現仫佬族與漢族、壯族、苗族、瑤族、侗族、毛南族等其他民族的相互融合,體現仫佬族與生俱來的包容性特徵。和聲織體上樂句從弱起節奏開始,委婉抒情,旋律採用跳進下行再級進上行環繞式創作法,使句與句之間形成小三度的上行模進,中聲部為四個十六分音型,主調的分解和聲隱藏之中,每兩拍一小句,填補了單旋律的主題聲部的空白,保持音樂的動力。插部為增強力度效果,高聲部旋律單音改為八度,中聲部加入對題與旋律線條相呼應,使用三連音、六連音、七連音音型,運用不協和的三全音和大七度音程擴大音色的對比度,讓音效更加富有民族特色,多姿多彩。綜上所述,作者在結構層次及音樂元素運用上的多元化,都為更好的展示仫佬族在歷史社會的變遷。雖然與其他民族交錯雜居,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慣,但仫佬族人都能與其他民族和諧相處,各民族人民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體現仫佬族擁有包容的母性情懷。

  五、結語

  將鋼琴作品《雨中羅城》的創作背景、樂曲結構、旋律線條走向、織體層次等方面與仫佬族主要聚居地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民俗以及民族音樂相對應,從鋼琴演奏的角度解析如何演奏仫佬族民族風格的鋼琴作品,探尋仫佬族民族特徵是怎樣在鋼琴作品中得到體現的。讓演奏者達到對作品民族風格的正確掌握,對於挖掘作品的藝術內涵,表現民族風格及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今後演奏者如何去更好地演繹蘊含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這方面作為有益的補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