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語的應用論文

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語的應用論文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給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帶來極大的不便,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障礙,嚴重影響學習成績,所以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做好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語中的對比教學工作。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初中英語;對比教學

  隨著中國與國際越來越緊密的聯絡,英語已經成為中國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而我們學習英語的方法一般都是背單詞、背課文、記語法,所以說大部分學生的應試能力比較強。但在日常的口語交流方面,特別是在與外國人交流時,就有了很大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正因為中西方語言之間的這些差異,所以我們在學習英語時就出現了所謂的Chinglish。那麼,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瞭解日常話題,消除溝通障礙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都是透過語言來完成的,為了達到交流的目的,我們必須要用到各種語言。但國人與西方人在日常交流時,就會出現許多障礙。比如,寒暄方式和打招呼方式就有很大的差別。中國人見面一般會問:你吃了沒有?你要去哪兒?等等。這些問題只是打招呼用語而已,並不是談實質性的問題。但英語國家的人一般認為問吃飯了沒,就意味著要請客吃飯。還有,中國人一般聊天時因為出於關心,要談論彼此的年齡、婚姻、收入還有家庭情況等。可是美國人和英國人認為這樣的問題涉及他們的隱私,所以很忌諱探討這類問題。他們通常聊一些與個人生活無關的話題,如天氣等。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力講解語言背後的習俗和社會現實。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體會英語知識、掌握英語知識、運用英語知識。在英美國家,人們相互間的稱呼與我國也有極大的差別。在中國,長輩對晚輩的稱呼,晚輩對長輩的稱呼,以及長輩與長輩之間的稱呼,都是有嚴格規定的,不能亂套,否則就顯得沒教養。而在西方國家,不論是長輩還是晚輩之間,人們一般都是直呼其名的,所以他們認為中國人的這種稱呼很麻煩。

  二、學習社會文化習俗,避免尷尬局面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但許多被我們認為是禮貌的東西,在與外國人交流時可能會鬧出很多笑話。就拿我們的謙虛來說,中國人認為謙虛是一種傳統的美德,但如果將這種美德帶到跨文化交流中,會鬧出一些笑話,使自己處於尷尬境地。當你得到他人的讚美時,為了表現出謙虛,就會用謙虛的語言。如果別人說:Youareverybeautifulinthisredskirt.中國人雖然心裡很美但還是會承讓、謙虛。所以中國人都會說“No”;甚至有些人還會說“Where,where”。而對外國人來說,“No”是一個不自信或對別人的鑑賞能力存在懷疑的詞。你這樣說會讓他們很困惑、很不安。以西方人的習俗,他們會很高興地接受別人的.讚美並道謝說“Thankyou”。

  三、區別習語、諺語,做到原汁原味

  我們想要學好英語,除了以上幾點之外,還需要注意區別中文和英文中一些習語、諺語的不同,體會美國英語中流行的習語、諺語及名言的妙處,這對英語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例如,apieceofcake,它的字面意思是“一塊蛋糕”,但真實的意思是“小菜一碟”;再如,loveme,lovemydog是愛屋及烏的意思,而不是愛我,愛我的狗;如果知道了spendmoneylikewater是漢語“揮金如土”的意思時,學習起來不僅簡單而且有趣。這樣學生覺得,原來用英語表達漢語句子有時候也很簡單,如此可以消除學生學習英語的恐懼感。

  四、瞭解中西方節日,開闊學生視野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方節日的差異也是必不可缺的。通過了解西方國家重要的傳統節日,從而瞭解中西方文化、民族習俗、風土人情、文化背景等差異,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英語知識,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有一天,在我去上課時,遠遠就聽到學生的嬉笑聲,這在以往是沒有的。我很納悶地進了教室,他們居然肆無忌憚地開起了我的玩笑。有學生說“老師,AprilFools”。我才知道那天是愚人節。我看他們興致很高,靈機一動說“同學們,你們知道愚人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節日嗎”看著他們疑惑的眼神,我很快搜出關於愚人節的知識並做了詳細講解。之後很多學生說:原來愚人節的起源是法國,我們還以為是英國呢!如果教師不做詳細的講解,學生恐怕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是一知半解,不瞭解本質的東西。學好英語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為了完成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目的,學生就要詳細具體地瞭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文化環境、生活風俗習慣、思維方式,以及這些因素和中國的區別。只有充分了解並掌握了中西方文化的這些差異,才能更加準確、靈活,才能做到換位思考,才能減少學習英語的阻力,我們的英語水平才能得到最快、最好地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