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中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的應用的論文

景觀設計中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的應用的論文

  1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在景觀設計中應用需注意的問題

  1.1維持景觀原有的生命力

  對一個地區的景觀進行設計,需要吸收當地的景觀元素,汲取地方性的文化風俗,但要以保護和延續本土文化為前提,要維持景觀原有的生命力。對景觀的設計可以進行藝術性的創造與創新,但要堅決杜絕盲目照抄、誇張模仿等現象,一旦產生不倫不類的景觀,就會喪失景觀原有的文化內涵。正確的景觀設計應該是以原有景觀為基礎進行藝術性的再創造,使景觀更具生命力。

  1.2保護原景觀的地形、地貌特徵

  景觀設計必須注重基礎地形、地貌的維護與保護,這樣一方面能夠維護原景觀的形態與面貌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是對環境保護的負責。要在全面理解與認知原景觀所在地的地形條件、氣候特點、植被型別以及環境特徵等基礎上開拓景觀設計思路,透過借景、障景等方法增加景觀的層次感、立體感,豐富原景觀的形態,充實原景觀的文化內涵。充分把握好景觀設計的生態性、環保性,控制對景觀所在區域地理環境的破壞,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侵蝕。注重文化元素的人性化滲透所謂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體現出的是自然景觀元素與人文景觀元素的藝術化、人性化滲透。其中既要促進文化傳承,又要照顧到人的感受,打造出一個文化氣息濃厚、人性化的景觀。

  2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2.1保留特色景觀

  景觀設計中的文化傳承首先要保留、保護好當地的本土景觀,才能彰顯景觀特色,體現文化傳承在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價值和意義。無論是對自然景觀還是對人文景觀的設計,都應建立在保留本土特色景觀的基礎上。利用本土特色景觀作為地方文化的代言人,也是促進地方文化傳承的有效途徑。例如,中國某些知名高校,從產生之日起經歷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演變、發展,校園內部景觀經歷了多重改造與設計,逐漸走向現代化,然而,任憑時代如何發展,一些古樸的建築依然矗立其中。如清華大學分校依然保留著“乾打壘”式建築,這一源自上個世紀60年代的古建築之所以被保留至今,是因為它訴說著一段歷史,傳達著一種勤奮、刻苦、艱苦卓越的精神。在60年代國家財力匱乏、經濟條件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全校師生齊心合力用雙手搭建起來的建築用作教學和宿舍,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一段歷史的見證,是一種勤奮進取文化的傳遞和傳承。因此,當前校園景觀設計依然保留著這一古建築,體現出文化傳承的意義。

  2.2創造一片景觀綠地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整個社會逐漸走向現代化、智慧化,人們越來越對自然界、自然風光充滿嚮往與渴望。到處散播的汽車尾氣與噪音,反射出水泥味的建築樓群,漫天飛舞的廣告紙等都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景觀設計更應該考慮人類的感受,設計出帶有人性關懷的景觀。特別是對於城市、都市地區的景觀設計,應本著健康、環保的原則多融入自然元素,多新增自然風景,為久居現代化牢籠中的人們提供一個綠色的環境,提供一片生態化、自然化的.天堂,讓人們能夠看見青山綠水、聽到潺潺的流水與鳥鳴聲、聞到芬芳的花香。現代大都市中應該增加綠地建設面積,擴大園林景觀佔地規模,豐富自然植物種類,延伸交通綠化面積,讓人們走在城市裡就彷彿進入恬靜的田園間,享受大自然的撫摸與關懷。城市園林的設計與規劃要圍繞“生態環保”這一核心展開,視人類的健康需求為己任,採用健康環保的園林設計材料,豐富園林內部自然景觀形式,並在合適的位置設計休憩區,為市民親近大自然、享受自然風光提供便利條件。

  2.3加強歷史文化的融入

  景觀設計中的文化傳承主要體現為歷史文化與風俗文化的傳承,也就是說在景觀設計過程中將相關的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為景觀設計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人們在觀賞景觀、遊覽景色的同時感受到強烈的文化薰陶,接受積極的文化教育,讓景觀浸泡在歷史文化氛圍中,激起後人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形成強烈的歷史文化意識,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提高全體人民的歷史文化藝術,使景觀設計更具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例如,長春市著名的古遺址“偽滿洲國皇宮”作為一個古遺址群落,是該市有名的人文景觀景點。偽滿皇宮作為一個時代的標誌、一個歷史的見證,盤踞在長春市市區內,為外來遊客與市民帶來一道風景。偽滿皇宮的設計遵循了文化傳承的規律,將歷史文化因素融入其中,在皇宮內的一些牆壁上設計了很多與末代皇帝以及日本侵略等相關的資訊框,向人們昭示著一段悲催的歷史、一段辛酸的往事,向參觀的遊客傳達一種歷史文化。同時,在偽滿皇宮的旁邊還修築了東北淪陷館,館內設定了抗日英雄烈士墓、日本侵華罪人牆以及細菌實驗間等。遊客遊覽其中就彷彿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會讓人在第一時間受到教育和啟迪,收穫不同尋常的想法和感受,這就是文化傳承的力量。東北淪陷館有效配合了偽滿皇宮,是對偽滿皇宮這一歷史景觀的有益補充,是對歷史的再現,它時刻提醒著新中國的人們要珍惜眼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體現出一種人性關懷的力量。

  2.4滲透地方文化風俗

  不同地域擁有不同的文化風俗,所以,地域性景觀設計應該融入地方文化風俗,體現出自身的風俗特點與風格特徵,以達到文化傳承、風俗傳播的目的。例如,北京地區著名的人文景觀景點“四合院”,至今仍然受到全國遊客的重視。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成為北京地區知名的旅遊景點,是因為它體現出濃厚的文化氣息,是一種地域風俗文化的滲透與傳承。四合院多為坐北朝南,東南角設門,門如屋宇,廣為一間,頂似捲棚。四合院的門前設定一堆石鼓,十分精緻典雅,門內正中間的照壁有“平安”二字,十分顯耀、引人注目,這兩個字體現出北京市民對平安健康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北京四合院的這種景觀設計風格滲透出強烈的地域文化風俗,是對老北京歷史文化風俗的再現,也是一種歷史文化傳承,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3結語

  景觀設計不是單純的毫無原則的設計,而是要體現一種文化力量的傳播與傳承,應該融入人性關懷的力量,這樣才能體現景觀設計的意義,實現景觀設計的長遠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