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建設的檔案工作分析論文

社會文化建設的檔案工作分析論文

  摘要: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檔案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支撐,如何充分挖掘檔案中蘊藏的文化價值並將其融入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潮,成為新時期高校檔案工作乃至整個社會文化建設的新的出發點。本文主要從檔案與社會文化的淵源、檔案文化建設的定位、檔案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檔案文化建設中應採取的具體對策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文化建設;社會文化;檔案文化

  一、檔案與社會文化的淵源

  關於文化的概念,國內外眾說紛紜,沒有形成統一的共識。有學者指出,“文化的實質性含義是人類主題透過社會實踐活動,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界課題而逐步實現自身觀念的過程”。[1]從檔案的形成過程和反映的內容來看,檔案實質上是主流文化的固化載體。首先,檔案內容記錄了文化的發展程序,不同時期檔案是不同時期歷史文化的客觀公正反映;其次,檔案所記錄的內容是當時佔支配地位的文化的反映;最後,文化內涵豐富、包羅永珍,有具體和抽象的,檔案回顧發展歷程時,固化了檔案資訊,是文化的固體載體。由此可見,文化既包括物質財富也包括精神財富,檔案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程序的記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在構築社會記憶、傳承文明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無法替代,在實施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戰略中,我們必須在檔案中汲取養分,獲取資源,使檔案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

  二、檔案文化建設的定位

  (一)檔案文化建設的目標。檔案文化建設應該是對傳統檔案工作的創新與突破,是獨闢蹊徑的具體體現,是抓住社會發展熱點,挖掘自身優勢的大膽嘗試,因此檔案文化建設工作本身應該更具創新力和活力。檔案文化建設必須藉助文化的方式,保持檔案部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增進與社會公眾及文化環境的互動,目的在於取得文化影響力,引導社會精神文明發展,改變檔案工作傳統,提升檔案服務社會文化發展的能力,為和諧社會建立與社會科學管理貢獻力量。[2]

  (二)檔案文化建設的總旨。檔案文化建設是推動檔案工作發展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檔案工作的發展目標應該是檔案文化建設的綱領:推動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取得更快更好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於物質文化生活不斷增長的需求。引入檔案文化建設作為檔案工作的重大戰略,表明檔案文化建設對於推動檔案工作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在提升檔案工作服務社會整體發展的能力、引導社會公眾重新認識檔案工作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三、檔案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一)檔案為文化建設提供原始記錄。從檔案的概念來看,檔案是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在其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歷史記錄。檔案的形勢和內容往往保留了一些原始的標記,檔案是真實的原始記錄,使檔案具有重要的憑證作用和參考作用,具有唯一性和無法替代性的特點。依靠檔案提供的真實情況,我們能夠了解過去,理解現在,把握未來。檔案的原始紀錄性決定了其對於文明傳承、文化傳播和政治鬥爭及經濟建設的重要紐帶作用。

  (二)檔案為文化建設提供思想源泉。檔案凝聚了各時期主流文化思想之靈魂,使之不僅是文化建設的資料倉庫,更是文化發展的思想源泉。“檔案不僅是簡單的原始記錄,而且是人類知識、資訊、經驗甚至思想的儲存承傳方式。”[3]歷朝歷代的歷史檔案中無不浸透著“皇權至上”的集權思想,而近年來形成的檔案中則多為“以人為本”的法治社會理念。因此,我們在檔案中所獲取的'不僅僅是單純的資料資訊,更是不斷汲取的思想養分。檔案以獨特的形式承載思想,昭告未來,成為文化發展的思想源泉。

  (三)檔案為文化建設提供資料素材。檔案承載歷史,儲存大量資料資訊,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資料庫。檔案具有歷史再現性的特點,這使檔案的豐富內容和資源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料來源。無數文化作品、藝術作品的創作,是從檔案中複製了事實,汲取營養;無數的發明創造,是從檔案中獲得線索;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源流乃至社會文明的傳承都是依靠檔案而延續的。例如,中華民族的經典《道德經》《詩經》《書經》等雖都是直接來源於勞動人民的創造,但都直接借檔案之途以成。由此,檔案與文化建設具有內在的相互作用,社會文明的發展必然推動檔案事業的發展,而檔案事業的興盛必然催生文化事業的繁榮。檔案在文化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價值和作用。

  四、檔案在社會文化建設中應採取的對策

  (一)解放思想,增強意識,轉變觀念。認識決定高度,思想決定方法。檔案部門及檔案人員應當適應飛速發展的資訊化社會、公民化社會對檔案機構與檔案工作的要求,不斷解放思想,增強意識,以拓展檔案開發利用服務為手段,努力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重儲存、輕開發利用;重政治經濟、輕社會文化;重管理、輕服務的觀念,深刻認識檔案內在的科學性和超前性、唯一性的特點和價值作用,把豐富的固體化檔案轉變為巨量的資訊資源,提高檔案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二)加強資源體系建設,最佳化館藏資源結構。檔案文化建設要以檔案館館藏為基礎,根據特定的主題進行館藏檔案資源的開發。現有的館藏檔案,絕大部分是各進館單位的公文件案、財會和科技檔案,館藏中還有一部分珍貴檔案,可能還有很大一部分目前不甚瞭解。因此,我們要轉變檔案管理模式,如目前引進不少專題資料庫,豐富館藏內容。除此之外,各級檔案館儲存著特色檔案,比如一些地方的族譜、家譜等檔案,很多與文化有巨大聯絡,都可成為檔案文化系統新建設的重要內容。

  (三)拓展檔案文化產品開發。以服務社會為目的,開發眾多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加強對檔案的歷史研究和考察,探尋社會發展的歷史脈絡,暢通曆史敘述;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抓住社會熱點和焦點,舉辦形勢多樣的展覽、資訊諮詢、拍攝專題片等文化活動;積極與其他機構聯合,以文化專案開發為抓手,實現合作共贏;支援、推動、參與檔案文化產品開發產業化運作,形成檔案文化產品開發的持久動力和經濟支撐。

  (四)加強檔案工作者文化素質的培養。建設檔案文化,關鍵在於提高檔案專業人員的文化素養,培養造就一批作風優良、遠見卓識和文化底蘊豐厚的人才。這就要求檔案部門最佳化知識結構,注重幹部文化素質的培養。一要創造良好的幹部職工成長環境,使廣大檔案工作者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要變單一型專業人才為複合型人才。在掌握現代科技、現代科學管理等方面知識、技能外,重點學習人文學科,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檔案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三是積極調動檔案工作幹部的敬業精神、進取精神和團隊精神,建立激勵機制,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勞有所得,勞有所值,改革和完善人事管理工作制度,為幹部職工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在提高幹部的文化素質基礎上提升科學的檔案精神,塑造良好的檔案形象,提高檔案部門的社會聲譽。總之,參與社會文化建設,推動當代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是檔案部門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和生存之基。新的時代賦予檔案部門在社會文化建設中巨大的能力與發展空間,作為檔案部門,我們需要認真思考,找準檔案工作與黨委、政府工作大局的結合點,提高檔案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度,積極作為,只有這樣,才能彰顯“檔案文化力”,我們的工作才能贏得領導的重視和社會的認同,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薛匡勇.什麼是檔案文化——“檔案文化建設”探討之一[J].浙江檔案,2011(6).

  [2]蔣效君.淺談檔案文化建設工作中的幾點思路[J].檔案學研究,2013(7)

  [3]黃海艦.論檔案在文化建設中的定位與作用[J].檔案學研究,2013(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