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教師在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作用論文

淺談小學教師在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作用論文

  自2001年在課程改革實驗區試行算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前在我國中小學廣泛實施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綜合實踐活動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它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要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許多教師在實踐中,開始明晰了課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綜合課教師角色的定位。那麼在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該如何定位?如何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如何帶領學生們開展常規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指導作用。

  一、保證實踐活動的主題應具備可操作性

  1.積極引導學生在實踐生活中找尋主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剛開始,小學生可能往往對於主題沒有太大的興趣,同時也無法集中注意力去關注實踐課程的進行,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帶領學生去尋找、發現他們在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或者當前社會中的熱點話題,同時激發學生對於實踐活動的熱情和創造力,發現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現象,加強和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建立自己喜愛的主題活動。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實行實踐主題自行選取的活動,也可以邀請家長一起加入到學生的活動和討論中,培養學生對於實踐活動的熱情和動力,共同促進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有價值的主題,加強教學課堂和生活之間的聯絡。

  2.從學生的想象中挖掘主題。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鑑於年紀原因,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沒有受到過多現實生活的拘泥,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力。小學生經常擁有非常大膽和跳躍性很強的想法,這些想法多數是非常另類的,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對這種想法加以抑制。但是,對於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教師實際上可以重視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要否認學生的聯想,就算是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想法,教師也不應該去諷刺或者批評,這樣只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對於不同想法的存在,教師應該給予肯定。

  二、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教學,而現代的教學模式則加強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促進了學生全方位的綜合發展。對於建立高效、優質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教師素質、合理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計劃,不僅要針對每一位學生的興趣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同時還要最大程度地滿足每位學生對於學習的需求。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時,可以分享不同的想法。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增加小組合作的討論,對促進教師教學活動多樣性的發展顯得越發重要。例如,在開展“減少環境汙染,建立美麗家園”的實踐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給予學生多項選擇,制定出不同的討論主題,同時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供學生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時也不會覺得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而感到壓力的存在,要注意量力而行,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發揮。同時,學生可以透過各種渠道探索新的主題和新知識,一方面學生可以完成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使實踐活動充滿了趣味性和探索性,學生可以逐漸發現許多開放性的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由內到外地提高學生對於實踐活動的熱情,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邏輯能力。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需求和喜好來分配實踐活動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活動。例如有些學生可以幫助殘疾人過馬路,有些學生則去老奶奶家幫助打掃房間衛生,有些可以去幫助清潔工人清掃馬路的垃圾,有些則去幫助交警維持道路秩序。這樣,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活動中體會不同的感受。透過實踐活動的進行,學生們可以在實踐後進行活動心得的交流,可以在不同的事情中體會不同的責任感,從而獲得真正的實踐鍛鍊。

  三、合理評價學生、多鼓勵、多讚美

  教學評價的核心不在於評判一個實踐活動的好壞,而在於教師認真觀察每一個活動過程的細節,對學生們實踐活動中的行為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肯定的評價,積極鼓勵學生們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即使很多學生性格並不是非常外向,或者在活動中犯了小錯誤,教師也不要直接批評,而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及時的鼓勵和讚美是學生不斷前進的動力,能夠讓學生產生奮發向上的動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去影響其他的學生一起做得更好。綜上所述,只有發揮教師合理的主導作用和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讓教師融入學生群體,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互相鼓勵、互相支援,才能促進實踐活動趨向更好的發展。

  總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具備的特性,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個性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為教師發揮創新能力,提供了一個平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