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維修方式管理煤礦機械論文

裝置維修方式管理煤礦機械論文

  1.我國煤礦機械裝置的發展現況

  現階段,我國煤礦機械裝置工作的環境和工作條件都較為惡劣,而且煤礦井下空間狹小,井下空氣十分潮溼,更不用說充斥著大量的粉塵和很多有害氣體了,再加上煤礦機械裝置通常是超負荷運轉,這就導致相關機械裝置容易損壞,損壞之後又無法得到及時的修理及專業的維護,煤礦機械裝置的使用壽命由此大打折扣。我國煤礦機械裝置的整體平均水平跟發達國家比尚且存在顯著的差距,而且我國煤礦機械裝置的質量參差不齊,這些問題均亟需改進。但是也有部分煤礦企業逐步引進了一些較為先進的煤礦機械裝置,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因此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煤礦機械裝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層次性,與之相對應的維修技術也具有較強的層次性特點。不僅如此,在煤礦機械裝置的研發方面也不盡完善,對煤礦機械裝置的研究投入過少,並且也沒有實時更新機械裝置維修技術。

  2.現階段我國煤礦機械裝置的維修方式

  2.1預防維修

  所謂預防維修指的是為了防止機械裝置精度、效能劣化或者為了降低故障率,按照事先規定的計劃和相應的技術要求所進行的維修活動。預防維修一般來講主要有兩種方式:定期維修與狀態維修。預防維修彌補了事後維修的明顯缺點,並且以時間為基礎。預防維修因採取的是一定時間和不同程度的維修方式,因而能夠有效地保證裝置正常工作,達到減少或者避免因機械零件壽命超期所帶來的失效問題的目標。

  2.2事後維修

  事後維修具體指的是當裝置發生故障後,亦或是裝置的效能以及精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時所採取修理措施的非計劃性修理。事後維修又稱為故障修理,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修理方式。當煤礦機械裝置發生故障之後,往往會給煤礦企業的正常生產帶來較大的損失,也讓修理工作變得被動,修理難度由此大大增加,這正是事後維修的缺陷所在。但是這種維修方式適合故障停機後對生產不會造成損失的機械裝置,並且不會導致維修費用的增多。

  2.3改善維修

  改善維修是為了消除裝置的頻發問題和本身先天性缺陷,改進機械的零件的設計和裝置的區域性結構,並且結合修理方法實現改裝,以提高機械裝置的可靠性及維修性。實際上,改善維修是預防維修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該方式與預防維修存在一定的差異。改善維修相對於預防維修和事後維修來說是比較適合現代化生產需要的一種方式,但是很多企業普遍採用的仍然是預防維修和改善維修。

  3.煤礦機械維修性設計的提高

  3.1模件化設計

  模件是設計機械裝置的'智慧結構之一,是從機電裝置中單獨分離出來的結構整體,例如壓力油泵、電子裝置的模組等。模件化設計的優勢在於維修工作可以不單純在一個元件上,模件化設計是採用原位更換而不是傳統的維修現場原位拆修的修理方法,這樣不僅操作簡單,同時也有利於節省時間。模件化設計可以調動機械維修人員自主維修,當然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更換頻繁度高的模件的尺寸及重量,也應考慮模件儘量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以便人員操作。當模件重量超過維修人員的提重能力時,要及時安裝輔助設施。

  3.2冗餘性設計

  冗餘性設計有三種形式,即工作裝置設計、非工作儲備設計以及表決儲備設計。工作儲備設計中,對於較為關鍵的部件,需要採用兩個以上與其相同的單元的形式,串聯、並聯、串並聯等是常見的形式,例如有些進口採煤機運用兩個閥同時工作。非工作儲備設計是當裝置的分系統出現故障之後,另一個未工作的分系統透過故障檢測裝置及其轉換工作裝置進入工作狀態的設計。非工作儲備設計的優點在於具有可靠的系統,缺點是在轉換工作時,手動轉換和自動轉換各有利弊,如果進行手動轉換,可能會引起短暫的停機,如果採用自動轉換,製造成本就會增加,所以這就對平衡生產成本和高質量、高效能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表決儲備設計意思是在N個不同的系統或者單元中,只要有K個以上的單元沒有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就能正常運轉,這種設計的優點是有利於保障整個系統順利工作。

  3.3易識別性設計

  易識別性是維修工人在維修機械的某個部位能夠很快找到準確位置,這在煤礦井下照明光線不足的地方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針對這些容易損壞的部位在設計時可以用不同的顏色、醒目的標牌或者符號、字母來凸顯。但是在設計的時候應當注意同一型別的裝置應該有統一的標記形式,這樣才能方便統一管理,而且標記要能夠達到抗腐蝕和耐用的標準。

  3.4可操作性設計

  可操作性是指在維修裝置時,維修技術人員能夠有效地接近維修位置並進行維修工作。良好的可操作效能夠減少維修的差錯,以便提高維修作業的效率和舒適度。首先可操作性設計表現在安裝場所的可操作性。在對裝置進行維修拆裝時,安裝場所是十分重要的一大因素,維修人員用最舒適的姿勢予以維修,各個方向所需的尺寸就組成了維修空間,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地滿足維修標準的要求。對於內部可操作性,內部的部件的空間設計和留出位置,從維修設計的角度出發,既大又重的部件,放置設計要合理,如果以後出現損壞問題,在更換時不會涉及到其他部件,而且經常維修的部件應當放在最容易到達的位置,還應留出拆裝部件所需的手和工具的空間,內部部件還應注意不要放在接近高溫或者高壓的位置。

  3.5方案設計

  現如今所需求的機械裝置,一方面要適合生產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在日常的安裝、使用以及維修時候更加方便。所以在方案設計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儘量把產品設計到投入使用過程中包含的諸多因素均綜合性加以考慮。設計者在設計建模的時候,要考慮到機械產品的安裝、拆卸、維修、保養等的工藝性,整個機械裝置切勿出現死角部位,各個部件也應採用容易解脫裝置,以方便檢查和維修工作的展開。

  3.6故障檢測性設計

  故障檢測對於整個機械裝置的壽命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設計時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對於中小型但又是重要的機械,可以按照檢查故障的邏輯要求,來設定一些必要的方便的檢測點。對於大型重要裝置,應當進行自動故障檢測設計,並實現自動診斷,從而保障機械正常工作。對於需要持續工作的裝置,在設計的時候可以事先留出可檢測處,這樣在出故障的時候可以用鐵鋪或者光譜技術進行檢測和排查,以便提高維修工作的效率。

  3.7機械裝置的簡化設計

  複雜的機械裝置功能強大的同時,維修難度係數也會相對較高,因而機械裝置要進行簡化設計,在保障功能的基礎上儘量簡化機械的結構,以降低煤礦維修人員的工作量和難度。當然簡化設計也要滿足標準化要求、通用化要求和其他要求,這也是開展快速維修工作以及改善煤礦機械維修性的重要方法。

  4.結語

  煤礦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煤礦產業的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能為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財富。但是有利就有弊,煤礦產業的發展中不斷出現事故,原因之一就是機械維修工作不到位,所以煤礦企業必須嚴格做好機械維修工作,以保障煤礦行業的蓬勃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