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探析論文

高等學校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探析論文

  一、實踐教學在高等院校教學中的重要性

  實踐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實踐和理論有機結合的過程,因此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實踐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非常重要。

  1.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是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必然要求

  高等學校教育中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原則。高等學校的教育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是理論教學,二是實踐教學。理論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理論修養,實踐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並且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深化和繼續,兩者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存在緊密的聯絡。要實現高等學校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主要在於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平衡發展,而要實現兩者的平衡發展,主要在於加強實踐教學,使實踐教學在數量規模方面與質量效益方面和理論教學相協調。

  2.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高等學校教育的發展要求

  從1999年開始,我國的高等學校教育已經逐步從“精英化階段”發展為“大眾化階段”,而教學質量也已經成為高等學校教育中的核心問題。為了保證高等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在高等學校教育中實施了“高等教育質量工程”的重大舉措,而伴隨著社會對高等教育質量的關注,實踐教學質量也越來越受重視。近年來,我國高等學校教育在實踐教學方面形成了統一的重要共識,即“實踐教學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開發智力資源、孕育發明創造、豐富人類科技知識的重要手段。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創新人才需要把實踐教學環節放到重要地位。”由此可見,要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要實現高等教育質量和數量的統一和諧,就必須重視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3.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是發展實踐教學的客觀要求

  雖然近年來高等教學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國的高等教學起步較晚,基礎較弱、起點較低,因此實踐教學在高等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①針對實踐教學的個體管理來說,新的實踐教學內容沒有和實踐教學之間形成有機結合;②針對實踐教學的整體管理來說,很多高等學校的實踐教學還處於經驗時期,由於實踐教學的內容受環境和條件的制約,因此在執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變數較大。③針對實踐教學的本質來說,和理論教學相比較,實踐教學在數量增長和教學質量方面都比較低下,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還嚴重阻礙了實踐教學的持續發展和深化改革。

  二、傳統管理模式下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系統的規劃和深入的研究

  雖然近年各大高校加大了實踐教學的硬體投入,但是在全新的教學趨勢下,實踐教學怎樣緊跟高等教育的發展,怎樣根據教學規律確定改革內容和目標,怎樣科學展開教學工作等都是實踐教學中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由於高等教育對於這些工作缺乏系統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實踐教學缺乏可持續性的和全域性性的發展規劃和建設思路。

  2.不重視實踐教學的改革

  高等教育的改革熱點之一是實踐教學的改革,例如:革新實踐教學的體系和內容,不斷探索實踐教學的管理體制,由於傳統教育理念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實踐教學在短期內難以實現重大突破。實踐教學的管理過程中,實踐教學的改革缺乏長遠和系統的規劃,且實踐教學體系和內容的改革力度和深度不夠。目前很多實踐教學的體系和內容依然使用的是傳統模式,而教學方法的落後導致高等教學的培養計劃與教學效果和社會發展所提出的實踐能力培養之間的要求相差甚遠。

  3.實踐教學的質量管理較差

  教學管理的核心是教學質量的管理,目前實踐教學的質量管理一直較差。在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的過程中,實踐教學的教學評價和理論教學的教學評價是同一標準,雖然這樣易於操作,但是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之間存在很多不同,尤其是實踐教學中的實習環節更是難以監控質量管理。

  4.實踐教學的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需要提高素質

  實踐教學的指導老師主要是教學管理人員和實驗技術人員,他們是高等學校中的重要管理隊伍,並長期承擔著教學管理和實驗室建設的任務,但是這支重要的隊伍目前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和業務培訓,甚至有些還存在著待遇不公、不受重視的現象,因此很多管理人員和實驗室技術人員缺乏責任感和進取心。

  5.管理理念落後,缺乏創新意識

  要提高教學管理的水平和實現教學管理的創新,就要多開展教學管理的探索、研究、實踐,並不斷促進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更新。由於缺乏階段性和系統性的管理培訓和技能培訓,所以部分管理人員仍然按部就班,而在教學管理的申報課題和研究方面,很多高校缺乏對管理人員的'積極引導和政策鼓勵,所以實踐教學的專項研究較少,且集中在少部分人身上。

  三、高校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構建

  1.人才設計模式

  (1)人才設計的基本原則。①創新和繼承相統一,處理好否定性和肯定性的關係。只有對傳統的人才培養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才能從整體上對高校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正確把握。②個性和共性相統一,處理好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關係。高等學校的教育職責是服務地方經濟,伴隨著地方經濟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高等學校的主導技術群和崗位群也會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在堅持共性培養的過程中要重視個性培養。③要素和系統相統一,處理好部分性和整體性的關係。要設計好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就要在著眼系統的過程中重視要素。

  (2)人才設計的思路。①結合學生的素質特點實行量體裁衣,只有具有針對性的設計,才能在實際中做好可行性的設計,因此要把高校人才設計的模式轉變為具體的質量指標,並把質量指標落實到教學管理中。②結合高校教育的特色,對高校人才進行合理的分層次設計,人才設計過程中既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又要培養科研型人才。

  2.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是指在校期間對學生培養的質量管理,其中包括學習質量、教學質量、服務質量。人才培養階段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管理的核心環節,可以從以下方面落實人才培養:①對學生、教師、教學設施的質量管理、質量評價和改進進行重視,其中教學設施要涵蓋教材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硬體等。②重視生源進口、教師進口、教學裝置和教材進口的關卡以及學生的升級留級。生源進口方面,即使高校生源緊張,也不能招入素質極差的學生,否則在損害學校聲譽的同時還會增加人才培養的成本和加大學校的財務壓力;教師進口方面,不僅要對新任教師進行嚴格的檢測評估,還要對新開課的老師進行嚴格的檢測評估;教學裝置和教材進口方面,在教育部高校規劃教材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對特色學科和專業的教材進口嚴格把關;學生的升級留級方面,絕對不能放任不合格的學生正常畢業,在考核學生時可以以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作為檢查標準。③建立測評道德素質、能力素質、專業能力、心理素質的量化指標。這套量化指標的建立是高校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工程,是保障教學質量管理規範和科學的必要要求,而能力素質的培養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能力素質是指學生必須具備能適應自我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各種能力,主要包括研究創新能力、學習拓展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操作動手能力等。

  3.人才使用模式

  人才設計和人才培養的最終檢驗是人才使用。人才使用是指對畢業生的使用進行調查,並把調查結果及時反饋到人才設計和人才培養中進行再設計的過程。目前,人才使用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管理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在人才使用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①把不定期走訪和抽樣調查、問卷調查相結合,對畢業生的分配進行統計,以測評實際情況和專業設計與目標設計是否吻合。②對畢業生進行調查,以檢驗學校所教知識與培養的能力是否和工作與社會競爭的要求相適應。③對社會用人單位進行調查,以瞭解畢業生的業務能力、道德素質、工作業績等。

  參考文獻:

  [1]蔡正倩.高等學校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探析[J].嘉興學院學報,2005(S1):152-154.

  [2]于娜,張航.高等學校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2(4):57-59.

  [3]王源遠,王麗萍.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7):14-16.

  [4]盧向陽,易自力,肖化柱.構建高校教學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09(6):7-9.

  [5]王海燕.工學結合模式下校外實踐教學管理的問題剖析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3(30).

  [6]張建國,孫琳.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現代企業文化,2009(2):200-201.

  [7]周謹.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黑河教育,2010(4):126-12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