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的出版流程再造論文

科技期刊的出版流程再造論文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普及為科技期刊出版業務流程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極大地改變了科技期刊的出版方式,使科技期刊出版逐漸步入了數字出版程序。研究數字出版時代的科技期刊出版業務流程對整個期刊業來講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推動傳統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加大對傳統技術改造的力度,以提升出版刊物的層次,還可以促進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從而改變傳統科技期刊出版週期長、效率低的劣勢,以適應資訊化、數字化的出版環境。

  一、出版業務流程再造

  (一)業務流程再造

  199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邁克爾哈默和詹姆斯昌佩在《改造工作:不要自動化,而要推倒重來》一文中提出了“業務流程再造”的概念。1993年,邁克爾哈默和詹姆斯昌佩在《再造企業——管理革命的宣言書》中給出的定義是:“企業流程再造工程是對企業的業務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徹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取得顯著的改善,使得企業能最大限度地適應以顧客、競爭、變化為特徵的現代企業環境。”[1](二)出版業務流程再造業務流程再造理論提出以後,在很多企業和學術界反響強烈,一些歐美大公司相繼進行了企業管理的創新與實踐。學術界的專家也紛紛對業務流程再造理論展開研究。但在出版界,對出版業務流程再造的研究卻寥寥無幾。傳統科技期刊出版,資訊傳遞效率較低,編輯、作者、專家三者之間缺乏直接、高效的溝通方式,直接導致科技期刊有出版週期長、資訊更新速度慢等先天性缺點。所以,數字出版時代,科技期刊從業人員要研究如何利用現代化技術對出版業務流程進行再造,以建立高效、開放的出版運作模式,使稿件從投稿到印刷出版整個業務流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以適應數字出版時代的需求。

  二、出版業務流程再造的特點

  (一)時效性

  科技期刊出版業務流程再造大大提高了出版效率。數字時代讀者獲取資訊時間變短,傳統出版科技期刊發表文章動輒數月,新技術、新成果待發表後已成為不實用的或是被淘汰的技術和成果了;而數字出版時代,透過網路可以實現網上投稿、專家評審等一系列活動,省去了中間諸多環節,大大節約了出版時間。

  (二)靈活性

  科技期刊出版業務流程再造可以提高出版行業對廣大受眾的服務質量。傳統出版科技期刊只有紙質版一種出版形式,而出版流程再造後,利用現代化出版技術,數字出版、多媒體出版等多種出版形式能以更多的表現手法展現給讀者,滿足各層次讀者不同需求,可以極大改善出版行業服務質量。

  (三)互動性

  科技期刊出版業務流程再造可以使作者、評審專家、編輯透過特定網路平臺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評審專家可以為作者線上提修改意見,作者線上完成修改,互動性比較強。

  三、出版業務流程再造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1.市場的選擇

  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新媒體的閱讀率持續增長。據第14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9%,較2015年略有提升,成年國民每天接觸新興媒介的時長整體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機接觸時長增長顯著,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26分鐘;傳統媒介中,除紙質圖書閱讀時長外,紙質報刊閱讀時長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以上資料說明,紙質版報紙、期刊的閱讀量在成年國民中均呈下降趨勢,但綜合其他方面,成年國民的閱讀量總體是上升的,尤其是人們對新興媒介的接觸率,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2016年手機閱讀快速發展,移動閱讀、社交閱讀將成為新的閱讀發展趨勢。

  2.載體的變化

  數字出版時代移動終端不再僅以印刷文字形式出現,而是以二進位制的形式被傳輸至網路,並配以圖片、影片、音訊等,使讀者在閱讀時能獲得更直觀的資訊傳遞感受。而傳統編輯流程依然遵循原稿——稽核——排版——校對——印刷,如此迴圈往復,不僅費時、費力、耗財,最終只能得到用於印刷的紙質版本。若要製作電子圖書,或者以其他媒體形式釋出,又需重新制作。據第14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有數字化閱讀行為的成年人中近九成為49週歲以下人群,紙質讀物閱讀仍是五成以上國民傾向的.閱讀方式;而9.8%的國民更傾向於網路線上閱讀,33.8%的國民傾向於手機閱讀,3.8%的人傾向於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1.0%的國民習慣從網上下載並列印下來閱讀。[2]雖然有五成的人群願意讀紙質版的讀物,但是透過手機、iPad、網路閱讀的人群數量也不容小覷,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編輯最終產物不僅可以印刷紙質版本,還可以透過網站、手機、iPad等以不同形式展現給讀者,以實現多媒體發行。

  3.政策支援

  2016年我國數字出版領域成效顯著,數字出版正式列入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之中,同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編制釋出了《新聞出版業數字出版“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完成“數字出版千人培養計劃”和“少數民族文化數字出版促進工程”實施方案編制工作。[3]由此可見,國家對數字出版的支援力度是非常大的,可以預見,未來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前景將會一片大好。

  4.傳播速度的需求

  傳統出版物,從策劃到印刷發行需要較長的時間,而數字出版則可以實現製作與發行同步。與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減少了排版、印刷等過程,大大縮短編輯流程,從而實現即時傳播。[4]目前,科技期刊編輯可以透過微信、QQ、E-mail等即時通訊工具與作者溝通,雖然較過去顯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這距離滿足數字出版對資訊傳遞速度的要求還相去甚遠。這也就要求科技期刊必須實現編輯流程再造。

  (二)內部因素

  1.出版單位自身定位

  數字出版時代傳統科技期刊出版單位不再單純是內容的提供者,而應該是讀者的服務者,努力為每位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以滿足讀者全方位的需求。近幾年,諜戰系列作品很受市場歡迎,《潛伏》《偽裝者》等電視劇叫好叫座,一時興起了諜戰片熱,許多熱錢都湧往這一市場,但是很多影片同質化現象嚴重,多數影片相互模仿,缺乏主題、缺乏新意,火熱的諜戰市場也逐漸歸於平靜。所以,科技期刊出版單位要想擁有自己的受眾群體和市場,僅靠內容是不夠的,為讀者提供最好的服務,有助於出版單位培養忠實的讀者,獲得穩定的市場,更有利於出版單位與讀者雙方互動,實現雙贏。其次,傳統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大部分經歷了數十年的經營、積累,擁有大量資源和較穩定的讀者群,他們只需要把握好自身的優勢,精準定位自己的讀者和市場,嘗試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打造有影響力的產品和服務,以實現出版單位的整體提升。再次,傳統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具有獨特性。傳統出版單位發展至今,真正的巨擘只有幾家,他們擁有的優質出版資源是其他出版單位無法比擬的,比如眾所周知的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所以數字出版對規模小、出版資源少的出版單位也許是發展的大好機遇。因此,獨特性成為科技期刊出版單位生存的必由之路,建立新產品或集中優勢資源做好一個產品,那麼就能成為細分市場或者新市場的第一甚至唯一,實現出版單位自身價值。[4]

  2.編輯因素

  在數字出版新模式中,由於載體、傳播方式的改變,科技期刊編輯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也必然隨之改變。首先,科技期刊編輯需要掌握數字出版基本技能。數字出版要求編輯不但要掌握數字出版技術,能把文字、圖片、音訊、影片等內容根據不同的出版方式進行不同形式的編輯,還要對數字出版銷售模式及贏利模式有深入的瞭解。如果編輯不精通相關的技術就會對新的銷售模式感到無所適從。[5]因此,掌握數字出版基本技能是做好編輯工作的前提。其次,科技期刊編輯要能自行分析資料。傳統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強調編輯要深入市場、實地調研來分析市場行情,以便能策劃出受市場歡迎的選題。在數字出版時代,這個方法依然是很實用的,但是獲取資料的手段要發生質的變化。如果科技期刊編輯只依靠手、腳、眼、嘴來獲取資訊,顯然這與數字出版理念太不相配。數字時代科技期刊編輯只有學會分析資料,才能事半功倍。再次,科技期刊編輯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出版單位發展的動力、源泉,創新對編輯來說是基本素質,更是數字出版對編輯素養的根本要求。數字出版時代,不論是形式的創新,還是內容的創新,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關注,若被市場認可,便可在短時間內於空間上延伸得更遠,或在相同空間內留存更長時間。比如《狼圖騰》,在中國大陸發行300餘萬冊,被譯為30種語言,在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前十名,而作者姜戎僅寫過這一部作品,但出版社並未因作者寫作背景匱乏而否認這部作品的價值,而是大膽採用作者的書稿,使之成為一本暢銷書。在此,編輯隊伍在各環節的創新素質不無體現。

  四、結語

  數字出版時代,傳統科技期刊出版單位要緊跟出版發展潮流,認清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並利用好自身優勢,以成為細分市場或者新市場的第一甚至唯一,實現出版單位自身價值。[4]而編輯流程再造是廣大科技期刊出版單位首先要實現或者接受的。只有實現了編輯流程再造,才能最大限度滿足受眾需求,快速、全方位地提高資訊傳播效率,才能實現科技期刊出版單位自身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