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 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的科技發展趨勢論文

qt 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的科技發展趨勢論文

  摘要:在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上,人類與自然實現了和諧相處的狀態。因此,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應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消費和生產方式。就人類面臨的自然環境形勢展開了分析,提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科技創新發展中我們需努力的方面。

  關鍵詞:生態文明;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化石能源

  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人類與自然的相互融合,這會是生態文明創新工程中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人類在自身文明的發展中,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和資源創造,並以科學技術為依託,為生產和生活創造了各種便利。但科學技術在幫助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也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經受自然環境變化的基礎上反思的結果,但生態文明的建設仍然不能離開科學技術的支援。

  1生態環境問題

  科學技術主要體現在幫助人提升勞動能力、改善勞動工具,它是人類與自然的紐帶,會對自然生態系統產生間接或是直接的影響,人們對科學技術的運用可能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目前,全球生態環境中的主要問題是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干擾和破壞,且這種破壞已遠遠超過了自然環境的承受範圍。雖然人類採用科學技術大大提高了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但隨著資源、能源的消耗不斷增加,汙染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斷增大,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有關世界資源的報告顯示,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隨著人類數量的不斷增加而增長。比如,對木材的需求從1961年以來已增長了64%,穀類食物的消費量增加了1倍多,肉類的消費量增加了2倍以上,農產品中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3倍多。此外,全球對有色重金屬的需求在逐年增長。化石能源的開採對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人們對該類能源的使用使全球碳排放量逐年增加,並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全球能源消耗量將持續增長,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將不斷增加。以2000年為基準,2010年的碳排量增長了76%,2020年的`碳排量將增長36%.此外,人類對資源的需求對大氣、河流、森林、海洋等眾多方面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大,導致當代人類面臨著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人類面臨的環境和資源問題與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是緊密相關的。人類工業文明主要基於物理和化學等學科,其觀念是基本一致的,忽視了自然環境的多樣化,未與自然環境形成和諧的關係,進而導致科學技術間接對生態文明造成了負面影響。此外,人類不斷膨脹的消費觀、人類主義中心論的提出以及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的觀念也間接加劇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2生態文明工程應遵守的原則

  基於對生態環境現狀的分析,改變科技發展的方向、及時開展生態文明工程、避免環境的惡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應制訂相應的環境工程、科技創新的戰略性目標。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存在的問題也不是單一的、表面的。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必須實現環境工程具有科學、系統的指導思想的目標,並重視生命週期,建立和形成有利於解決複雜問題的環境工程科學體系。對於生態環境中出現的問題,要遵循針對性原則,確立環境保護的工作重心,優先解決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問題,對研究環境管理和汙染防治的重點專案給予重視。環境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間相互作用的複雜產物,在人類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分析該環節是否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最終能否形成完整的工程技術系統、防止出現汙染轉移現象、避免出現一項防治汙染技術的誕生是建立在其他汙染環節之上的情況。此外,環境工程不能只停留在理論階段,要將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為治理汙染的具體措施。

  3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的主要內容

  地球系統工程是隨著地球系統產生的學科之一,其重點是在運用和研發創新工程和管理技術的基礎上,針對目前地球面臨的環境問題進行探索和改造。全球氣候的變化影響著人類的生活環境,比如,目前我國的極端天氣頻繁發生,造成部分地區嚴重缺水,生態環境在氣候的變化下變得更加脆弱,沿海地區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因此,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的研發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科技創新內容。此外,地球上不僅生存著人類,還包括很多植物和動物,生物的多樣性與人類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生物物種的不斷滅絕已成為國際社會觀注的重要問題之一。由此可見,人類必須停止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保護物種多樣性,維持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

  4結束語

  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是實現生態文明的重要保證。在自然環境不斷惡化和資源日益緊缺的情況下,堅持生態文明的科技觀念、減緩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速度已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孟偉,傅澤強.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模式[J].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11(01).

  [2]邱向軍.科學發展觀視域下生態科技新城建設研究[D].南昌:江西師範大學,2013(12).

  [3]肖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歷程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12(2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