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教學論文

有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教學論文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想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法。但在我們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關注怎樣設計教學過程,怎樣突出教學重難點,怎樣設計板書,教學設計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師的一廂情願而已。但是學生能不能接受我們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怎樣的?我們的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呢?這些問題我們很少考慮,所以導致我們的教學效率不高。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學生已成為教與學的主角,課堂上出現了更多的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局面,小組合作學習進入語文課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合作、探究正成為學生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都有所培養和提高。但在可喜的背後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教師方面

  1、教師預設不足: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觀摩的一些公開課、研討課,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設計及呈現的時機上,存在諸多不足:

  A內容不當

  在語文課堂中,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小組合作學習的。合作性的內容要難易適度,如果所佈置的問題太難,學生不知從何下手,不但耽誤時間,而且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對合作失去興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問題過於簡單,不加思索,輕而易舉就可得到答案,這樣的合作只是流於形式。如教《煙臺的海》這篇課文時,提出課文寫了哪幾個季節煙臺海的景色,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合作學習,就過於簡單,毫無意義。因此,合作交流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討論價值,有一定的思維含量。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在某些課堂上,小組合作貫穿所有的教學環節,如整體感知時小組合作學習課文寫了什麼事,研讀感悟時小組合作學習找出我認為寫得最美或感受最深的句或段及其理由,拓展延伸時小組學習由“讀”進入“寫”,由“作品”進入“生活”。

  B時機不當

  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為了追求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教師不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盲目地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如:在不適合於學生自主探索或動手實踐的地方安排小組交流,在適合於全班教學或教師引導的地方組織小組探究,在一節課中安排了多次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由於時機不當,收效甚微。

  2、教師調控不力

  A沒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和合作時間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是教師呈現問題後未給學生片段思考的時間就宣佈“合作學習開始”,這時的合作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次,教師呈現問題後馬上佈置小組合作,這時,有的小組成員還摸不著頭腦,對接下來的合作學習一頭霧水。有的合作不到兩三分鐘就叫“停止”,這時,有的小組還未真正進入合作學習主題,有的小組才剛才開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養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記得上學期,我在教《負荊請罪》時,在指導學生感知故事情節,領悟了人物特點後,我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排練課本劇進行表演,結果由於時間短,學生根本沒辦法表演,效果很差。

  B沒讓教師也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

  學生合作學習時,有些教師只是等待、觀望或者只做自己的事情,這就使自己和學生的學習處於割裂狀態,對接下來的教學缺乏準備。有些課堂的小組合作交流時,教師對學生呈現的問題手足無措,出現了尷尬的“沉默”。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去,及時瞭解情況,以至在教學時能應付自如。

  3、教師評價缺失

  小組合作時,教師既要有對合作學習的結果的評價,更要有對合作學習過程的評價,現實是小組間交流時教師的評價空泛甚至缺失。要麼不評價,要麼是“好極了”、“你真棒”、“很深刻”、

  “很到位”之類的`話。新課程注重學生的自主性並不意味著教師放棄對學生的評價或一味地肯定表揚,正如一味懲罰不可取一樣,一味表揚也是不可取的,對教師來講,這其實是放棄了對學生正確人生觀,是非觀的教育,而對學生來講,過多的表揚會令其上癮,令其習以為常,令其在以後的學習中隨意應付。教師應對討論結果作出具體的分析與評價,沒有教師的參與,實際上是低效的。

  二、學生方面

  1、分組不均

  雖然教師力爭使分組的小組間同質小組內異質,實現優勢互補,但事實上不能完全做到。一般課堂內的小組合作就是以座位作為分組的根據。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有些小組成員如果成績都較差,個性比較內向,不喜歡和同組的同學合作,小組合作的效率幾乎為零。

  2、合作不實

  很多時候,合作有形式而無實質:有的小組出現了“一言堂”,學優生成為討論彙報的“壟斷者”,主宰了一切說話權,某些學困生永遠“沉默是金”;有些小組養成了懶漢思想,依賴心理較重,合作時不思考,不傾聽,不交流……,反正別的小組會呈現交流結果的,個別學生還趁機說說笑笑,講些與學習無關的話,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

  3、規則不明

  在課堂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後立即讓學生討論,教室裡馬上就出現了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但只要稍加註意不難發現,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有的小組兩三個人同時搶著發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不聽誰的;有點小組始終只有一兩個人發言,其他誰也不發言;有點小組藉此機會閒聊,說笑或者幹別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對缺乏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針對小組合作學習出現的諸多問題,在實踐中我們一邊學習一邊摸索,力求使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現在就教師和學生兩方面談談對策。

  教師方面

  一、精心營造小組合作學習氛圍

  教師要確立民主平等的教學觀念,促進形成良好的班內人際關係,創設多維互動的學習氛圍。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平等、民主是思想前提。教師要創設出寬鬆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愉快和有活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習形式的多樣,學習質量的有效。我在《一截蠟燭》時,初步感知之後,要求小組合作,準備用排短劇的形式把自己小組對課文的理解表達出來,同時要做好給別的小組打分和點評。表演時,每一組對課文的理解的程度都不一樣。看著別的組表演,儘量對照課文給對手找“漏洞”。在觀看時也在吸收別的小組的優點,第一輪表演完畢,學生點評時都非常活躍,把對文字的理解當作點評的依據。如大部分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某組表演的失誤:德國軍官不夠兇狠,傑奎琳的可愛沒有表演到位,第二輪表演較第一輪進步了很多,無論是情節編排還是情感的投入,對文字有了較全面深入地理解。

  二、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

  教師要認識到學習方式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需要小組合作學習的,一旦預設小組合作學習,就要對合作的內容要精心準備,問題的整合和呈現的時機亦要精心選擇。不管問題是教師呈現的或是學生呈現的,其目的都是為了學習的知識能力有所增加,方法有所掌握、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所得。吳婷婷老師在上《祈黃羊》時,整堂課設了三次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學習了3—7自然段祈黃羊舉薦謝狐後,分組合作討論:謝狐聽了祈黃羊舉薦他,會怎麼想,怎麼說?祈黃羊的親朋好友會怎麼想,怎麼說?學生透過合作討論對祈黃羊這個人物有了深刻的認識,第二次合作學習,三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3—7自然段,學生能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學生用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自學8—11節舉薦祈黃羊這一內容後,吳老師又設計了一次合作學習:祈午會怎麼想,平時和祈黃羊作對的人會怎麼想,透過分組討論,學生對祈黃羊這一人物有了更深的認識。這樣的合作激發了所有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潛能,促進了所有學生的合作和幫助,吳教師精心的預設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三、放心還給學生獨立思考時間

  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後,應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使學生對所探究的問題形成初步的認識,或知道其要求,或明確其方法,或瞭解其自我思考過程,或疑處觀疑。只有每一個學生的思維都活動起來了,接下來的合作才有效果,沒有獨立就沒有合作。

  四、虛心參加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時,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瞭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以及認知的程序,在必要的時候予以合理的指導,從而靈活調整自己的教學環節,整合各種教學資源,讓每個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透過思辨、操作、爭論、探究以事先其正確解決問題的目的,既要重視課前的預設,又要尊重課堂的生成,既要尊重學生的體驗,又不能“放手”。如,我在教《廣玉蘭》這篇課文時,在全文教學的總結階段,我設計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這種練習讓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即畫出課文中表現廣玉蘭旺盛生命力的句子,再有感情地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句子中的思想感情。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我也參與學生的學習中,適時點撥、指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五、巧妙評價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對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既要有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又要有對合作過程的評價,其中以過程評價為主,主要評價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合作精神,參與程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生成變化。既要有對個人的評價,更要有對小組的評價,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享受到合作帶來的成功。我校有一位教師在教《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時,引導學生理解孔子論水的四個方面的品性後,適時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善施教化的後面有一個省略號,省略了什麼?你能當一回孔子贊贊你心目中的水嗎?學生透過六、七分鐘的合作討論,交流時學生的答案豐富多彩。教師對學生評價到位。學生對水的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也領悟了孔子借水喻人的用意,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孔子教育的精妙,對孔子循循善誘、充滿智慧的這位大教育家更是驚歎不已。

  學生方面

  一、合理分組

  小組合作學習有多種組織形式,如分異質組、同趣組、隨機組。課堂小組合作分組我為異質組,其成員分別由性別、成績、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差異的4-6名學生構成,成員之間要具有互補性,而各小組之間又基本具有同質性,在組內要正確處理異質學生間的關係。

  二、明確分工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首先要確定共同的學習目標。目標一旦確定,每個成員必須遵從,小組成員必須分工明確,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這種責任承擔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組內的分工人物,二是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主動協助他人。每個合作小組有組長負責組織合作內容的分工,保證每個成員都有參與機會組織好紀律。

  三、學習技能

  教給學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善於傾聽對方不同見解,要等對方說完,再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對對方的精彩見解和獨立觀點,要透過表揚、鼓勵形式,達到互相支援,碰到困難和分歧較大之處,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地解決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