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科學課程的論文

淺談小學科學課程的論文

  一、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現狀

  為深入瞭解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情況,課題組以蠡縣部分農村小學校長和科學課教師為調查物件,並編制了教師問卷和校長訪談提綱,調查結果如下。

  (一)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師的基本情況。

  1、科學課教師的基本情況分析。調查發現,小學科學課教師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4;年齡分佈方面,20至30歲的佔32%,31至40歲的佔30%,41至50歲的佔30%;教師專業分佈方面,學習理工科的僅為30%,70%的科學課教師是人文學科畢業;從學歷分佈看,專科以上學歷的教師佔到了74%。

  2、科學課教師的受訓情況分析。調查中,70%的科學課教師從未參加過專門的、系統的科學課程培訓;而參訓的教師中,73。3%的教師認為最大的收穫是進一步瞭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意義和目標。

  (二)科學課教師的教學情況。

  1、課時情況。訪談某校長時,他表示根據課標的要求,學校每班安排一週2至3節科學課程。但從教師的問卷結果看,90%的教師反映科學課程的課時經常被語、數、外佔用或淪為自習課。

  2、教學參考依據分析。調查中,66%的教師依靠教材、教參教案進行教學,還有28%的科學課教師根據個人經驗教學;而教學活動中,80%的科學課教師採用勾劃重點、學生背誦的方式。

  3、實驗教學情況。實驗演示時,教師選擇性做少數實驗的比例是36%,從來不做實驗的教師比例為60%。一旦實驗資料或現象不一致時,11。1%的教師採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83。3%的教師自己直接給出結論。

  (三)科學課教學資源利用開發情況。

  1、實驗器材利用情況。科學課教師做實驗時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多數由實驗室配備,而學校提供的實驗器材少數能用的比例佔88%。

  2、教學資源開發情況。透過網路等現代資訊科技平臺來補充教學內容的教師佔16%;教學過程中,能偶爾根據實際情況開發利用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的教師比例為32%,剩餘68%的教師完全按照教材內容實施教學。

  (四)科學課教學評價情況。

  1、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情況。調查資料顯示,科學課教師評價學生的主要依據是書面考試成績,而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只佔10%。

  2、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情況。訪談過程中,多位校長表示學校對教師評價集中在語、數、外等學科,從來沒有獎懲過科學課教師。

  二、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受應試教育影響,科學課不被重視。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人為地將科學課劃分為“副科”,一般不設定專職的科學課教師,甚至有的學校只是在臨近考試時才安排幾節科學課,教師給學生簡單勾劃考試重點。另外,學校進行的各種評比競賽和教研活動也只是針對語、數、外,科學課教師自然很難將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研究中。

  (二)師資薄弱,教師專業化程度低。科學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實踐性和探究性,這就要求科學課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的科學素養。而農村小學的科學課教師大都只是兼職,實驗技能差,科學素養較低,教學中只能依賴教材,對科學知識的講解沒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和感受,缺乏適度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裝置配備嚴重不足,利用效率低。學校把有限的教育經費全都投入到語、數、外等學科上,雖然極少數的'農村小學配備專門的實驗室和比較完善的儀器裝置,但是一方面由於教師自身實驗教學能力較低,另一方面因為教學儀器裝置缺失、實驗步驟繁瑣,使得科學課教師基本不進行實驗教學,這又造成了有限教學資源的浪費。

  (四)缺乏完善的科學課程評價體系。科學課教師把紙筆測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學生製作發明、動手操作等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忽視科學課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這使得科學課教師疲於應付課堂,紀律都很難保證。

  三、改善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現狀的建議

  (一)更新觀念,重視科學實驗教學。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要轉變對小學科學課程“副科”的觀念,儘量選聘科學素養高、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年輕優秀的科學課教師。農村地區條件較好的小學應具有專職科學課教師,條件較差的小學可以以學區為單位,聘任1至2名專職科學課教師,專門擔任各小學的科學課教學任務。同時,教育主管部門還應有計劃地對兼職科學課教師開展專門培訓,以提高兼職科學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鼓勵教研室開展優質科學課評選和觀摩活動,加強對科學課的教學督導檢查。

  (二)完善教學儀器裝置配備。中央下發的《關於制定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中央除透過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初中改造工程繼續對“全面改薄”工作給予支援外,還將擴充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支援內容,對中西部和東部部分困難省(區、市)的貧困地區予以支援。結合該計劃,地方各級財政尤其是省級財政要加大投入力度,統籌安排資金,合理劃分地方各級財政分擔比例,確保農村小學科學實驗室和儀器裝置配備的完善。政府可以透過公共服務的形式,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區縣還可透過統籌本區域校內外的各類資源,透過學區聯合的方式,積極對外開放,實現資源共享。

  (三)開展培訓,提高教師科學素養水平。教育部研究制定的《送教下鄉培訓指南》,要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鄉村教師全員培訓的週期與年度規劃,同一鄉鎮同一學科每年培訓不少於4次,每次不少於2天,以保證培訓實效。各地對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師開展培訓時,在遵循《送教下鄉培訓指南》的基礎上,更應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師在課程理念、課程知識及實驗技能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師的素養水平。提高教師科學素養的首要任務就是透過培訓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透過觀看名師教學實錄、與名師線上交流、聽名師講座、組織科學科研、參加培訓等方式,促使科學課教師觀念的轉變,提高其自身的專業能力。

  (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開發教學資源。科學課教師應充分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利用網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一方面,可以開發利用農村空閒的土地,例如在自家菜園、學校花園種植花草供教學所需,使科學教學更加貼近實際、生動活潑;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走進生態園、科技館、博物館、天文館等科普場館,開闊學生的視野。

  (五)教學評價要全面。《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規定,對學生評價的內容要全面化,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行為與習慣等方面進行,從而客觀地反映出學生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發展情況。評價不能僅在學習過程結束後進行,必須伴隨教學過程之中。科學課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在科學教學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評價。要發揮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優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也應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化。科學課教師可以用課堂表現升級制、課外實踐明星制、日常學習行為觀察和談話制、學生成長軌跡記錄袋制、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同時,學校應重視對科學課教師的常規檢查,把書面測試成績、實驗操作考試成績、各類比賽成績或榮譽相結合,實行多元化評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