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教學方法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論文

多種教學方法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殖健康及醫療保健需求的變化,醫學模式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為適應醫學模式轉變和社會發展的程序,婦產科護理教學也隨著現代護理學發展趨勢而發展。教學方法的改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資源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透過科學地組織課程教學,樹立整體護理理念,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提高教學效果。運用所學護理程式等知識、科學管理方法為護理物件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活動,為學生畢業後能很快適應婦產科護理崗位需求,從事護理專業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婦產科;護理教學法;體會

  《婦產科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的主幹課程之一,是現代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完整的護理及相關理論體系,它是診斷並處理女性對現存和潛在健康問題的反應,為女性健康提供服務的科學。隨著人們對生殖健康和醫療保健需求的變化以及我國二孩政策的開放,婦產科護理更加引起廣泛重視。為適應醫學模式轉變和社會發展的程序,為學生未來從事護理專業打下良好基礎,為護理物件提供科學有效、令人滿意的護理服務。因此,《婦產科護理學》在護理人才培養中佔有重要地位。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動手能力,所面對的學生是高職護理,相對於本科學生來說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上課時有些同學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聽課。再加上手機的普及,課堂玩手機現象比較嚴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氣氛的調節是很有必要的。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應用適當的教學技巧,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學雙方的溝通,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是體現教育理念,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1]。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和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採取有效的策略,教授學生豐富的婦產科護理學知識。筆者就近年來在婦產科護理教學過程中採用的多種教學方法體會總結如下。

  1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不受時間、空間等客觀因素的限制,是最常用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也是未來教學的必然趨勢。多媒體可以把相關護理操作採用文字、圖片、動畫和影片等結合起來,把抽象內容變得形象、生動和直觀,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教學效果。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尤其對一些動態變化和連貫動作的知識,有著其他教學方式不可替代的優勢。在講授到分娩機制及正常分娩時,由於分娩機制是比較抽象的,可以採用動態的三維動畫展示整個分娩過程,還可輔助應用教具骨盆和胎兒模型進行動態演示,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講解分娩期三個產程時,先給學生播放產程觀察及接產的影片,然後再對接產過程中如會陰沖洗、保護會陰、接產、臍帶結紮等分步進行講解以加深印象,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氣氛活躍了,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在臨床實習中儘快進入角色打好基礎。同時多媒體教學又節約了教師板書、擦黑板的時間和減少粉筆使用量,實現了綠色教學,使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變得容易,優化了教學過程。

  2情景模擬教學法

  “平鋪直敘”教學法對學生吸引力小,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位置,在課堂上容易產生疲勞感,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效果。在講到異位妊娠、妊娠高血壓疾病等內容時,筆者採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課前1周佈置學習任務,設計1個典型的臨床病例,學生積極參加預習,認真閱讀課本、參考資料及搜尋網路等查閱相關資料,精心編寫劇本。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每個小組又由同學推薦或自薦4人以上分別扮演醫生、護士、患者及患者家屬,還可增加輔助科室醫生實施情景教學。先由一名同學表演“病人”的臨床表現,第二名同學扮演“醫生”對“病人”進行問診和體格檢查,然後開具相應的檢查單,另外一名同學作為“輔助科室醫生”出具相應的檢查報告單,最後根據全面的病例資料做出臨床診斷及護理診斷,制定相應護理計劃和實施護理措施。每組各抽兩名同學作為評委進行評分,最後評出一、二、三名次,對獲得不同名次的同學適當加分,透過增加他們的平時成績來鼓勵同學積極參與,同時也培養了她們的競爭意識。在角色扮演中突出“以病人為中心”,鍛鍊“護—患”之間、“護—護”之間溝通能力,培養了整體護理理念及臨床思維能力,錘鍊了專業素質的修養,展現了護士的專業形象。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患者溝通能力、進行健康教育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這種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方法深受同學們歡迎,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注意力集中,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明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培養護生的基本途徑,情景模擬模式正是結合理論和實踐的方法之一[2]。

  3病例討論教學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堂講授是教學的重點和中心,缺乏教與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課堂枯燥乏味,對於抽象的理論護生無法應用到具體的病例當中去,無法將理論知識昇華為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3]。在病案教學法中,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者和推動者,如在講到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及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等內容時,在前一次課末給出1份詳細完整的典型病例資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疾病發生髮展、治療經過及實驗室檢查等。在教師的引導下,指導學生課前運用現代化資訊手段仔細閱讀和查詢相關病案資料,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對實際病案的討論和分析,以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老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使整個教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可以鍛鍊學生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臨床思維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為學生進入臨床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病例教學法作為一種生動、直觀的教學形式,能活躍課堂氣氛,既能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有利於從灌輸式教學向啟發誘導式教學的轉化,使學生自覺、主動、創造性的學習[4]。

  4應用模型

  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應用模型也不容忽視,影象效果是無法與模型的直觀效果相比的。使用教學模型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想像空間,能縮短學生的理論知識到臨床知識的距離,使抽象性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如在講解生殖系統解剖中的骨盆組成、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分娩機制、影響分娩因素的骨產道及狹窄骨盆等均可藉助於骨盆、胎兒模型進行演示。如進行產前檢查中的骨盆外測量,應用骨盆模型找到骨性標誌,分別對每條徑線進行展示,更直觀且學生理解更透徹,同時給出一組資料讓學生判斷骨盆測量是否有異常,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覺得課程生動而有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對於老師來說,這種模型的使用也使得他們在上課時可以稍微的輕鬆一些,因為很多的內容是很難透過語言來描述清楚的。總之,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根據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因材施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授他們豐富的婦產科護理學知識,使教學具有新鮮感,透過整合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交流溝通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為國家培養更優秀的婦產科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甘西西,竺靜,陳衛平.《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方法選擇策略探討〔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誌,2009,6(7):641-643.

  [2]張秀芬,陳樹君,李海英,等.病例情景模擬考核在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9):60-61.

  [3]楊再蘭.案例教學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療前沿,2010,5(9):81,91.

  [4]鄔鋼,張少林,黃光勝.病例教學中病例和問題設定的課堂運用〔J〕.中華護理雜誌,2001,36(4):300-301.

  作者:羅銀碧 單位: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