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結合的實驗教學平臺建設與教學發展關係論文

虛實結合的實驗教學平臺建設與教學發展關係論文

  1 引言

  輸油管線課是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的主幹課。管線設計和輸送工藝是該課程的核心內容,要求學生掌握輸油管線的設計方法,具備基本的設計能力;掌握管線執行的基本知識,具備判斷並處置各種工況的能力。

  輸油管線課的內容包括固定管線和機動管線兩部分,二者既有相同之處,也有所區別。對於機動輸油管線來說,輸油時臨時地面鋪設,輸油任務完成後撤收。因此,它具有線路狀況的不確定性、工藝設計的快速性、輸送裝置的通用性以及意外工況處置的特殊性等特點[1]。課程的理論課教學,精講管線輸油的基本原理、工藝設計計算、各種工況的分析判斷方法等內容,透過課程設計、實驗、實習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方法,並探討研究尚無定論的問題。幾年的實踐表明,課程理論教學與課程設計、實驗、實習相結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 實踐教學分析

  輸油管線課實踐教學的內容比較豐富,包括針對管線工藝的課程設計、管線輸送的各種實驗(沿程摩阻實驗、水擊實驗、輸送工況實驗、排空實驗、不滿流實驗等)、輸油裝置的操作實習、管線輸送的綜合實驗等。

  課程設計是由教師給學生提供基礎資料,學生運用所學過的知識,獨立完成一條機動管線的設計計算,提交設計圖紙和計算說明書。各種實驗的組織方式依實驗本身的性質不同而異,有所不同,有些安排在課程教學中進行,有些則安排專門的實驗課。裝置操作實習、管線輸送綜合實驗安排集中周實施。

  本課程實踐環節內容多,學時較少。2008年之前,實驗條件主要是實際裝置和屬於物理模擬的管線系統,實踐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屬於驗證性、演示性的實驗(比如管線沿程摩阻、不滿流實驗),能夠達到教學的要求;對於設計性、研究性實驗,由於實驗準備工作多、時間長,實驗的效果難以完全達到要求;用實際管線裝置進行的綜合性實驗,學生分佈在不同的崗位,許多實驗過程沒有實際體會,能力的鍛鍊有侷限性;創新性實驗只是極少數學生有可能在課外進行。

  分析實踐教學狀況,可以看出:驗證性、演示性實驗在實踐教學中扮演主要角色;設計性、研究性實驗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停留在傳統的方法上;創新實驗還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綜合性實驗更多的是形式,研究得不夠。

  3 實驗教學平臺建設[2-5]

  按照“虛實結合、互為補充、綜合運用、注重創新”的實驗教學理念,經過多年的建設,構建了虛實結合的實驗教學平臺(圖1)。

  一是採用物理模擬的.手段,建設了一條長度為3.2 km的小口徑管線系統,設定多個調速泵站,工藝流程與實際管線相同。既可用水代油進行實驗,以節約實驗經費、便於管理、確保安全,又能用實際油品實驗,進行輸油工況特別是不同油品的順序輸送研究。建設了一個供油裝備效能檢測實驗室,能夠進行各種輸油裝置、器材、儀表的效能實驗。

  二是運用模擬模擬技術,構建機動管線模擬訓練系統。將管輸動態分析運用於輸油模擬實驗,真實反映管線系統流動狀態變化的全過程,開發了工藝設計、輸油模擬、排程指揮、泵站監控等軟體。可以根據需要設定不同長度、不同起伏狀況的虛擬管線,進行各種工況的模擬實驗。建設了油料器材、裝置模擬實驗室,構建了模擬實驗平臺,開發了軟體,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研究和創新的環境。

  三是研製了以機動管線制式輸油裝置為原型的輸油泵機組、供油泵機組半實物模擬器。模擬器儀表、指示燈、操作手柄的佈局與實物相同,所有操作與實物一致,既能夠進行輸油泵機組、供油泵機組的使用操作訓練,又能與模擬軟體構成完整的模擬實驗管線系統,進行輸油排程、情況處置的實驗。

  四是配齊了能夠鋪設10 km管線,開設四個泵站、兩個計量站的機動管線管子、器材和裝置,為學生進行綜合輸油實踐提供了物資基礎。

  4 教學實踐

  2009年以來,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已建成的實驗教學平臺,對輸油管線系列課程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與探索,取得較好的效果。

  用虛擬管線對課程設計進行最佳化 課程設計階段,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3~5人為一組,教師給學生提供課程設計的基礎資料。先由學生獨立完成一條機動管線的有關計算、流程設計、泵站佈置、排空設計等,形成初步設計方案和設計說明書;再分組將每人所設計的機動管線系統按照設計引數構建虛擬管線,進行計算結果的驗證和設計方案最佳化,討論並找出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第三步是每位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課程設計。此做法既加深了學生對管線設計內容的理解,熟練掌握設計方法,又學會了利用計算機軟體進行輸油管線設計的方法。

  用物理模擬系統進行輸油裝置效能實驗

  一是結合理論課的教學進度,分別進行管線輸油的有關單項實驗。比如利用小口徑管線系統進行管線沿程摩阻、開式和閉式輸送方式等驗證性實驗,長陡下坡線路不滿流、氣頂液排空等演示性實驗等。利用供油裝備效能檢測實驗系統,進行閥門流通能力、流量計檢測精度等實驗。在進行驗證性、演示性實驗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實驗裝置、儀器的使用,熟練掌握實驗方法,能夠進行實驗資料的處理。

  二是進行管線輸送的綜合實驗。綜合實驗分組進行,8~10人為一組,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崗位輪換進行實驗。按照管線輸送的程式,主要進行管線充油、輸送、典型工況變化、停輸、排空的實驗,人為造成輸送過程中管線水擊、位置固定的線路洩漏等實驗。每組學生實驗前提出實驗方案,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

  用模擬器進行輸油裝置的操作訓練 機動管線泵機組由發動機驅動,輸油中採用改變泵轉速的方法進行輸油壓力調節,泵機組的操作水平直接影響管線輸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學生應當熟練掌握泵機組的操作。實物操作練習的效果好,但準備時間長、油耗高、易損壞裝置和儀表,且受天氣、場地等條件限制,訓練效益較低。泵機組模擬器(圖2)研製成功後,在教學實施時,先讓每個學生在模擬器上進行操作練習,操作熟練後再動用實物練習。這種虛實結合的操作訓練,有效地增強了訓練效果,節省了經費。

  用管線模擬系統進行輸送工況實驗 利用小口徑管線系統進行管線輸送實驗,雖然可以使學生掌握管線輸送的基本情況,鞏固理論課學過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該管線系統站距較短,遠小於實際管線,所輸送的液體不可壓縮,壓力波沿管線傳播的時間與實際管線相差較大,因此,管線輸送中的特殊工況(比如最常見的線路任意位置洩漏)在物理模擬系統中難以進行實驗。

  構建包括泵站監控、輸油排程、系統模擬、訓練考核等軟體和泵機組模擬器的機動管線模擬訓練系統(見圖3),採用真實的資料構建虛擬管線,設定虛擬情況進行與實際相同的輸送作業,進行各種輸送工況的實驗。學生8~10人為一組,其中兩人擔任輸油排程,負責設定實驗工況,其他人在不同崗位進行操作,學生崗位輪換。學生也可以利用軟體,獨立進行管線輸送的計算機模擬訓練。學生可以應用管線模擬系統,探討所感興趣的問題,驗證學過的輸油工況變化規律、執行自己編寫的有關計算機程式。

  實物實驗、模擬實驗互為補充,克服了以短管線代替長管線實驗所造成的資料失真問題,泵站操作和輸油排程緊密結合,訓練與實操無縫銜接,提高了實驗的針對性、有效性。

  用機動管線輸油裝備進行綜合實驗 實物綜合實驗單獨安排,集中一週的時間進行,重點練習管線各種地形的鋪設、穿跨越障礙、泵站開設和輸送中的配合作業;檢驗課程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學習情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研究、探討管線輸送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學習新研裝備、新開發軟體的使用。

  用虛實結合的實驗平臺開展創新實驗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理論教學中,把不同的學術觀點介紹給學生,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教學中,鼓勵學生在完成必須完成的實驗任務的基礎上,利用各種實驗條件,進行探索實驗、創新研究,並取得明顯的成效。比如,利用供油裝備效能檢測實驗系統,填補了多項國外引進油料器材的效能引數;進行了新研輸油器材的探索實驗,為確定其技術指標提供了資料支撐。利用油料器材、裝置模擬實驗系統,針對閥門的現場維修,提出了改進方案;對水底裸管鋪設穿越河流進行模擬模擬,提出了新的穩管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利用管線模擬模擬系統,提出了不同口徑機動管線配合使用的技術方案。

  創新實驗除了在課內安排一些學時外,更多的是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實驗。在教師的指導下,單個學生獨立實驗或興趣小組專題實驗,課外實驗要提前預約。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實踐教學方法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探索的慾望,提升創新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嚴肅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提高創新能力有顯著的作用。

  5 結語

  虛實結合的實驗教學平臺,將流體機械、檢測技術、計算機模擬模擬等融為一體,充分發揮實物實驗、虛擬實驗各自的特點和優長,互為補充,為實踐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手段,克服了傳統實驗存在的問題,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能力、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幾年的教學實踐充分證明這一點。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應進一步深入開展實踐教學的研究,探索規律,總結經驗,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偉明,雍歧衛,蔣明,等.輸油管線課程實踐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1):119-121.

  [2]李兵,邢立民,等.運用模擬教學平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7(6):114-116.

  [3]張偉明,蔣明,等.輸油管線模擬實驗系統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4):60-61.

  [4]蔣明,張偉明,周緒楊.裝配式輸油管道模擬訓練系統的開發[C]//2009中國國際石油與天然氣管道會議論文集.2009:542-54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