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研究與統計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試驗研究與統計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試驗研究與統計分析是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並重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素養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該門課程理論性強,數學概念抽象,數學符號和統計學公式多而繁雜,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綜合運用基礎知識和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才能很好地掌握該課程,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1-3]。然而,部分學生特別是數理統計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對該門課程具有畏懼心理,如果教師未進行正確、及時的引導,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根據該課程的特點,調整教學重點,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和實踐活動中是提高教學效果、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筆者在10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對該課程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與實踐,現將一些效果良好的教學方法總結如下。

  1最佳化課程內容設計,突出專業性和應用性

  對於將來從事農業資源與環境行業的學生來說,試驗研究與統計分析既是一個重要的科學分析工具,更是具有實用價值的一門課程。與純粹的數理統計學不同的是該課程更側重於應用,講授過程中一定要結合例項讓學生明白如何做到靈活運用。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學時數內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與專業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就必須最佳化課程教學內容,突出專業性和應用性,適應新時期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

  實踐中首先對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突出本學科前沿知識,強除錯驗設計和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應用,同時介紹本領域前沿資訊與新的統計方法研究進展。例如,在教學內容選取方面,在原有培養試驗法的講解基礎上,重點突出了培養試驗研究法中的根際營養研究法的教學內容和土壤微生物研究法的.教學內容,以滿足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相關研究的需要,這是與大農類專業的生物統計或統計分析方法課程教學中不同的一個重要方面;又如讓學生調查獲取區內當地的大中小型各類企業生產中向環境排放汙染物方面的資料,並進行整理分析,選用正確的統計分析方法作出正確的判斷,這種系統的調查方案的擬定—資料的獲取—統計方法的應用—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的研究手段的訓練,既讓學生了解到科學研究的思路,又讓學生學會獨立運用統計學知識去解決和分析實際問題。在介紹統計學軟體教學內容時,不僅介紹簡單的Excel的統計功能,同時也介紹目前國際上主要應用的功能強大的SAS和SPSS統計學軟體的使用方法,從而使學生對統計原理的理解更深入。在選取教學案例時,緊密結合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特點精選教學案例進行教學。例如,結合土壤學有關課程,選取針對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或重金屬分佈狀況的案例講解配對法設計的t檢驗,作出準確的統計分析和結果判斷;選取植物營養學中離子間的相互作用、不同肥料施用效果的比較試驗等案例進行方差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運用案例教學是一種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熟練掌握所學基本知識並能運用到科學研究中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2將參與式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以教師為中心、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參與式教學模式已經在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和資訊學等許多專業課程教學中得到應用。參與式教學法的核心是師生互動,教師既是主講人又是組織者與引導者,也是平等的討論參與者;學生既是聽眾又是主講人與參與者[4-5]。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這使得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發表觀點。

  例如,在開始講授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田間試驗和培養試驗方法這些章節的內容前,即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4~5人,每組安排1個有關土壤學、植物營養學或環境生態學方面的研究熱點問題。小組成員合作完成相應的試驗研究設計,這其中包含了資料查閱,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的確定,試驗方案的設計和試驗研究手段的選擇等多項內容。當教師講述完這些章節的內容後即安排和組織課堂討論,每組成員將自己的研究計劃向全班展示,闡明本小組課題的科學研究思路、試驗研究方法、研究方案和研究手段,然後展開討論,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和質疑並接受同學好的建議進行修改。然後任課教師對研究計劃的不足和優點加以點評,並進行最後的總結。透過這樣的參與式教學方式,使學生從單純接受者轉變成學習的主體,從接受式學習轉變為發現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激發學生的創新觀念和探究慾望,使學生很好地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式和研究計劃的撰寫,同時鞏固相關的專業知識,為日後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科學研究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6-9]。

  3將科研融入課程實踐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科研素養

  該課程的教學目的在於使學生能夠根據科學研究的需要來設計試驗,選用正確的統計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科學試驗中的問題。因此,教學上安排了試驗研究方法和生物統計2個部分的內容,這是2個有機的組成部分,統計分析是在試驗設計的基礎上運用統計方法進行科學研究真偽的判斷,而統計分析的結果又是對試驗設計合理性的反饋,從而幫助改進試驗設計和提高試驗效率。該課程安排有2周的課程實習,在實習週中將科研與生產實際相結合進行實習,且分散在整個授課學期進行。將學生在學習試驗設計章節時所設計的試驗方案改進後進行田間試驗,要求學生按照試驗條件,根據自己所設計的試驗,正確地劃分區組和小區,選擇合適的重複數,佈置田間試驗,並全程對試驗進行管理,根據試驗目的選取和獲得相應的試驗指標。試驗研究實施完畢之後,對所獲得的資料嚴格按照理論課教學上的統計原則來選取正確合適的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並撰寫成科技試論情感語言節目主持人萬峰、鍾曉的語言特點基於園本課程開發背景下研究教師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護理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試析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試論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爭議試論中職《外科護理學》的情境式教學試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研究經濟學和經濟法基礎課程融通教學小針刀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手術側臥位適宜度的研究。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加深理解田間試驗的特點和設計方法,提高了學生獨立開展科學試驗的具體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科研工作中必備的操作仔細、一絲不苟、連續工作的作風和嚴謹的科研態度,自身的科研素質和水平得以明顯提高,從而為今後畢業論文的撰寫乃至參加工作後的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4創新考核評價方式,加大參與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在考核評價中的比重

  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評價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實施試驗研究與統計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同時,對課程教學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由單純的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指標轉變為多種考核形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該課程的教學評價由3個部分組成:一是以期末考試成績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這部分佔學生課程成績的50%,且採取“一紙開卷考試”的考試方式,即學生可帶一張書寫由本人總結的各種統計公式的A4紙進入考場(紙張考試前由教師統一提供),同時考試試題側重於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二是根據學生的課後作業及課堂參與討論情況來評定學生的課堂成績,這部分佔學生總成績的25%;三是根據課程實習時學生的表現來評定實習成績,這部分也佔學生總成績的25%。這種教學評價方法不僅能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積累與實際運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重要的作用[10]。

  5結語

  試驗研究與統計分析是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在教學活動中透過加強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絡、最佳化課程設定、引入參與式教學法、加強實踐教學以及建立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等全方位的教學改革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學科發展的前沿方向和應用技術的前景,同時培養學生獨立和嚴謹的科研精神和素養。

  6參考文獻

  [1]周愛明,王滿囷,王永模.生物統計與田間試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21):283-284.

  [2]唐新蓮.如何提高《試驗研究與統計分析》課程的教學效果[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7(增刊1):68-69.

  [3]白厚義.試驗方法及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4]陳釗,王亞婧.參與式教學在高階資訊系統課堂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5(17):84-87.

  [5]許雲賀,張莉力,史東輝,等.參與式教學模式在《飼料生產學》課程中的應用[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6,37(2):88-90.

  [6]翟怡,胡濤.MOOC與我國高校化學類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5(6):44-47.

  [7]劉義民.核心素養課程教學改革新探[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5):108-113.

  [8]張麗傑,孫曉梅,江紅霞,等.淺談高校《遺傳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科技資訊,2010(11):287-288.

  [9]陶叡.公共政策分析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1(8):161.

  [10]張燕妮,譚光營.城市詳細規劃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資訊,2009(15):12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