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音樂教學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論文

中學音樂教學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論文

  在中學音樂教學要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除進行唱歌教學和樂理、視唱、聽音教學外,還必須使學生更多地接觸音樂,獲得有關音樂方面的一些常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容易地、更好地領會音樂、演奏音樂、欣賞音樂,擴大音樂視野,發展形象思維能力。

  一、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欣賞能力的意義

  第一,欣賞音樂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情。學生透過欣賞音樂,不僅理解了樂曲所表現的內容,而且還獲得了有關表現內容的音樂手段的知識,並瞭解這些表現手段與作品的關係,從而受到作品藝術形象的感染,使思想受到教育。如欣賞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樂》就會豐富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欣賞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就會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第二,欣賞音樂可以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知識。首先會學到音樂知識,透過音樂欣賞可以擴大學生的音樂眼界,認識大量的音樂作品,豐富他們的知識範圍,並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欣賞音樂的能力及習慣,有助於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記憶力。此外透過音樂欣賞,還能使學生對歷史、文學、戲劇、社會生活、各地人民的風俗等等有所瞭解。因為欣賞的作品必然會聯絡到這些方面。

  第三,透過音樂欣賞,學生對音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幫助了他們更好地、更有表情地去演唱歌曲。學生在音樂課上所獲得的各方面的知識,幫助了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欣賞的作品,所以,音樂欣賞和唱歌、樂理三方面是互相聯絡而不可分割的。總之,音樂欣賞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感受、理解音樂的能力,而且可以豐富知識,活躍思想,啟迪智慧。

  二、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欣賞能力的措施

  欣賞音樂大致要經過“知覺欣賞”(即感性的初聽與初步認識)“情感欣賞”(體會音樂作品的感情及辨別作品的性質)“理性欣賞”(深刻感受,有條理地理解欣賞內容及其表現手段)的階段。

  第一,初步欣賞,使學生獲得大致印象的階段。欣賞前教師必須注意組織教學,使學生欣賞音樂時保持完全的肅靜,這不只是為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而且也是為了養成學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全神貫注地、寂靜無聲地聽音樂,才能領會音樂內容。同時,也要讓學生認識到,肅靜地聽音樂,也是尊重表演者,尊重作者,尊重其他同學的一種文明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如果學生不安靜,教師就不要進行欣賞教學,使他們知道在欣賞音樂的時間,破壞安靜是完全不容許的。在聽音樂時必須讓學生運用想象力主動去感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首先要對被欣賞的作品作簡短的介紹,簡要說明欣賞曲目的標題、作者姓名、主題內容,然後讓學生完整傾聽一遍,獲得初步的印象。

  第二,對欣賞的教材進行解說分析的階段。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瞭解音樂的內容、情緒及性質,就要講清這些內容是以什麼方式表現的,並讓學生弄明白樂曲的結構及其特點。這種分析應該是形象生動的,使學生能更自覺地、更清楚地感受音樂。學生理解了教師的分析,就能主動地注意觀察樂曲中怎樣運用表現手段的技能、樂曲的特點。這樣就有助於;他們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教師在分析樂曲時,不僅要把各種表現手段加以說明,更主要的是準確說明內容與表現內容的手段(感情內容、主題思想、音樂形象、表現因素)。學生欣賞音樂總希望從各種音樂中聽到有趣的故事和具體情節的描寫,這種心理要求是很自然的。但教師必須向學生說明,聽音樂沒有聽故事那樣詳細、具體。音樂不是重於情節的描寫,而是重於思想感情的表達。雖然音樂也敘事、寫景,但事和景也是為了引起情的深入,因事興嘆,觸景生情。“會景生心,體物得神”是情景。事物交織在一起的。所以欣賞音樂應注意這一特點。

  第三,深入欣賞的階段。在進行了復聽以後,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並補充講解,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的想象力更加活躍。不僅要學生自始至終注意聽音樂,而且要鼓勵他們積極回答有關欣賞課上所感受到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感想。這樣才能瞭解學生是否得到了收穫。音樂欣賞所涉及的知識範圍是很廣泛的,教師要有計劃地進行安排。要和欣賞教材緊密聯絡,根據欣賞內容突出重點。在欣賞中教師還可以簡單地敘述自己的感受,藉此來幫助學生,指導他們的思維與想象。教師在講解和分析時也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興趣,但講故事絕不可單調而枯燥,應該先用生動的、學生感到有趣的材料。

  參考文獻:

  [1]官思渡著.有效教學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M].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8.

  [2]高瑞蘭.更新理念上好中學音樂欣賞課[J].教育教學論壇,2011,06.

  [3]陳煜.從審美角度談中學音樂欣賞課教學[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