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傳統人才培養模式 走產學結合之路論文

跳出傳統人才培養模式 走產學結合之路論文

  【摘要】當前,高職教育如何發展,各地都在進行積極探索。辦好高職教育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跳出傳統人才培養模式,走產學結合之路。

  【關鍵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產學結合

  高職教育如何發展倍受社會各界關注,辦好高職教育應進一步轉變辦學理念,適應高職教育特點,跳出傳統人才培養模式,走產學結合之路。

  一、深入理解產學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什麼是產學合作教育?一般認為,所謂產學合作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採取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際工作的有機結合,培養適合不同用人單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由學校、學生、社會三個要素構成,包括學校和社會兩個課堂,核心是教育,主體是學生,其基本特徵是學校的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對社會與生產的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職教育的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早已被西方發達國家廣泛採用,成為當今國際職教界公認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途徑。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但非常重視這種模式。2005年,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與企業緊密聯絡,加強學生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2006年,教育部發布的《關於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同時,教育部於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召開了三次全國性高職高專教育“產學研結合”經驗交流會,賙濟部長都到會講了話,系統地闡述了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問題。

  高職教育的本質特徵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形成有別於學科型、工程型的技術複合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就應當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標,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進一步講,高職院校不同於普通院校,其本身就是產學的結合體,沒有行業的需求、不瞭解行業的需要、得不到行業的支撐和合作,將失去方向、失去活力、失去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所以,大力推行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對高職院校有著特別重要意義。這既是高職教育深化改革、辦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可靠保證;既是建立國家示範性院校的重要途徑,也是我院發展的現實選擇。具體講,走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之路,有利於制定更科學的培養計劃和教學方案;有利於專業發展和建設;有利於課程的設定和教學內容的更新;有利於促進科研;有利於“雙師型”和專兼職隊伍形成;有利於利用校內和校外兩種資源辦學;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就業;有利於提高辦學效益。

  二、當前高職院校產學合作教育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幾年的努力,高職院校產學合作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大多數學校多數專業成立了由學校、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課程改革效果明顯,初步形成了“雙教”教學體系,部分專業實行了“雙證制度”,建立了多處校外實驗實訓基地,與行業協會聯絡日益加強,“雙師型”教師結構不斷最佳化,等等。各高職院校正在朝著產學結合的方向發展,產學合作教育有了良好的開端。但是也應當看到,產學合作教育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與高職教育的要求還相差甚遠,主要表現在:專業指導委員會活動不夠規範,課程改革不徹底,“雙教”教學大綱還不完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不夠穩固,與行業協會的聯絡層次不夠高,教師結構還不能適應產學合作教育要求,在教學和學生培養上還沒有跳出普通高校的模式,不少院校把產學結合僅僅作為解決原有模式下的學生生產實習的一個途徑,沒有真正把培養學生全面素質和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作為首要任務來加以考慮。當然,這有其客觀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應當歸結為對產學合作教育研究不深入,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針對這些問題,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深入研究高職教育理論,進一步樹立產學合作教育的理念

  目前,就高職院校整體而言,實事求是地講,對產學如何結合問題還研究得很不夠,認識也不一致,也就難說有牢固的產學合作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行為的指南,沒有牢固的產學合作的教育理念,就跳不出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走上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之路。理念來源於對理論的深入學習與自覺認識。各院校從領導到普通教職工都應進一步學習高職教育理論,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和主管教學的負責同志,要深入研究產學合作教育理論,把握高職教育發展的方向。大力倡導產學合作教育,使辦好高職教育就要辦好產學合作教育,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就要開展產學合作教育,成為大家的共識,用以指導整個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

  (二)走出去,請進來,搞好產學結合

  1.建設適應產學結合需要的師資隊伍。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精神,應具有把握該專業領域內先進技術和專業技能,並有效地傳授給學生的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目前“雙師型”老師太少了。解決辦法,一方面,專業教師應定期脫產到行業企業掛職,根據實際需要參加企業生產、服務、管理各項工作;另一方面,從企業聘請能工巧匠或企業的高階技術人員、高階管理人員,獨立承擔某些課程的教學(包括理論與實踐),或以講座形式講授相關內容,以促進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各系(院)要至少聘請一名來自企業的技術專家或行業知名人士擔任名譽系主任,指導教學工作;聘請企業專家等技術人員任兼職教師,使專業課教師中來自生產實踐一線的兼職教師與本校專業教師比例達到1:1。

  2.建立以突出實踐教學為重點的教學體系。完善“雙教”教學大綱,突出實踐教學,以實踐教學為重點,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

  3.實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寫作)相結合。實習是高技能人才培養必不可缺少的環節。要加強學生實習指導。對學生來說,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進行綜合應用,能認識到自己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經過見習、實習,可以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為將來找到一個可以發揮自己才能的工作打下基礎。因此,學生可以在畢業實習過程中參與企業專案的研究設計工作,兩者合二為一,使畢業論文寫作和實習相結合,從而完成畢業論文。有些專業(如,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學生的畢業設計應放在企業裡答辯,畢業設計是否合格由師傅說了算。這樣,實習單位既獲得了人力資源去完成一定的任務,又可根據實習生的表現從實習生裡挑選員工,節省了培訓成本,縮短了新人上崗的週期。

  4.實行培養目標與崗位要求相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基本規格以及培養過程和方式的總體設計,是學校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各專業在編制教學計劃時,應緊緊圍繞本院的總體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到企業進行充分的崗位調研和市場調研,按市場要求調整專業結構,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結合上崗及崗位技術要求,確定能力教育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導向,建立明確的專業培養目標及專業人才規格和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各系要為學生安排生產單位,學生與生產

  單位進行雙向選擇,使畢業生能掌握生產崗位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實踐證明,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職業技能,只有在生產實踐中,在真實的、複雜的現場環境中,在與企業職工交流、學習過程中才能形成,也就是說,只有在產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和教育環境下才能培養出企業和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5.著力建設實踐實訓教學基地。從目前看,一些院校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方面,學生的實訓、實習條件不足,學生沒有地方實習;一方面,相當一部分裝置又空閒在那裡,或利用率不高,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首先,要充分提高學校已有實驗室的利用率,形成產學與職業技能培訓有機結合的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成一個對內以學生實踐教學訓練為主,對外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實踐教學基地。其次,要走出去。要充分利用企業、社會的裝置、環境乃至師資等可利用的教育資源,與長期提供實習條件、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成為學校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仍是各高職院校今後一個時期主要的工作。充分利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利用企業的生產車間、經營場地和裝置,承接企業產品和零件的加工,培養學生具有真實環境下的實際才能,可有效地提高育人質量。第三,要請進來。要創造條件把企業引入學校,與之合辦,建成校內實訓基地,既有效利用了校內資源,又方便了育人。對多數高職院校來說,應把企業引入學校作為產學結合工作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6.要與產業界積極合作。與產業合作有多種方式,在校內也可以成立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機構,透過向企業提供包括技術、培訓、諮詢、資訊、管理等多種形式的服務,開展校企合作。學校關注的是人才培養質量,而企業關心的是生產和經濟效益。因此,要明確合作雙方所承擔的義務和職責,考慮到各方的權益,找到雙方在利益範圍內的平衡點,構建校企“雙贏”的執行機制。雙方透過產學合作,最佳化教學和生產過程,既有利於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又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作為學校還要考慮在技術性比較強的專業中,嘗試創辦實體,力爭做到辦好一個專業,成立一個實體,育一批人才,推動區域產業發展。

  7.提高高職院校的變革和適應能力。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浪潮的影響下,高職院校要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善於尋找戰機,尋找攻堅的突破口,做企業想做但一時做不了的事情,做國家和社會急需要做的事情,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力軍作用,強化團隊精神和學習意識,增強終身學習的能力,把自身建成產學結合的學習型組織,以提高競爭能力,保持持續發展的態勢。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社會,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高職院校只有提高變革和適應的能力,形成產學結合型組織,才能參與到競爭中,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三)要積極實施“雙證書”制度,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職業技能的培養,重在訓練,重在實踐。要緊密聯絡生產實踐第一線的實際,把實踐性教學貫穿於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把教學活動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及技術開發緊密結合起來。我們要實施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並重,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並舉的政策,鼓勵學生參加多種職業資格培訓和考證,以制度的形式形成我院的“多證制”教育模式,實現

  從知識傳授為主向企業崗位工作能力培養為主的轉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使大部分學生畢業時不僅拿到學歷證書,還拿到至少一種職業資格證書。需要說明的是,職業資格證書不僅指勞動部門的技術工人系列證書,也指人事部門的技術系列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還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業的職業資格證書。

  (四)要積極開展對外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

  面向企業、行業和社會需要,開展在崗職工的繼續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主動適應市場,走產學結合發展之路的要求。搞好短期職業培訓,高職院校尚存在很大潛力。

  (五)加強領導,完善措施,形成長效機制

  任何事情都要靠人去做,靠制度做保證。高職院校應成立產學合作教育科室,具體負責這項工作,同時,要加強領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要把產學合作教育開展狀況作為考核各系教學工作的首要指標,要把產學結合情況作為教師職稱晉級的重要參考。加大工作力度,形成長效機制,以推動高職院校整體產學合作教育向前快速發展。

  總之,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途徑。只有和企業加強產學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才能瞭解企業的需求,最佳化育人過程,提高教育質量,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更好地服務於區域經濟。當然,根據目前外部環境和高職院校整體實力,開展這項工作會遇到不少困難,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但是困難再大也要去做,因為這符合高職教育發展規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