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淺析論文

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淺析論文

  一、前言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發展方式轉變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對高技能職業人才需求尤為迫切。現有職業人才培養結構、體系與社會、企業、行業對人才需求結構仍存在著較大差距,產業與教育、職業與教育脫節成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深度融合、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是解決這一突出問題的關鍵。目前,校企合作機制的研究探索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其一是視角偏頗,多數研究站在學校的角度考量問題,而忽視了對企業需求的關注,同時對於如何深層次地挖掘校企合作各方的動力要素、合作主體的共同利益最大化表現形式及實現存在缺失;其二是現有研究大多侷限於長效機制的必要性研究及設計思路、設計原則上,對校企合作動力機制和可行性分析等關鍵問題尚少。本文從博弈論視角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機制並應用於北京聯合大學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實際中。

  二、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

  所謂博弈論,就是決策主體在他人行為選擇制約條件下做出最優的行為選擇策略,其實質是研究組織或人的行為,並假定組織和人是理性的,在一定約束條件下,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規則預測均衡,在一個博弈裡,如果參與方都擁有佔優戰略,則佔優戰略均衡是可預測的唯一均衡,因為沒有一個理性參與人選擇劣戰略,使用佔優的邏輯找出均衡。

  1.合作是實現整體利益增益的首要前提。

  假設校企雙方選擇合作,一般產生三種結果:(1)“負和博弈”,即校企雙方全部遭受損失;(2)“零和博弈”,即校企一方獲得利益,另一方遭受損失,一方所得等於另一方所失;(3)“正和博弈”,即校企雙方共同協作,實現互利共贏。假設校企雙方選擇不合作,且採取理性行為,最終實現收益最大化,但雙方整體利益不會超過各自利益的總和。如果校企雙方選擇合作,整體利益可能出現“增益”或“減益”;如果校企雙方選擇不合作,整體利益絕對不可能實現“增益”。因此,合作是實現校企雙方整體利益增益的首要前提。

  2.互惠合作是實現整體利益帕累託改進的基本策略。

  如果校企雙方採取個體理性行為策略,能夠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但可能無法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個體理性、集體不理性”。因此,校企雙方必須摒棄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個體理性行為,採取互惠合作策略實現帕累託改進,真正獲得更大的整體利益。

  3.互補合作是實現整體利益帕累托最優的必要條件。

  合作是校企雙方整體利益增益的重要手段,但並非所有的合作都有意義,缺乏互補性的合作或者簡單人力數量的組合,非但整體利益帕累託改進不明顯,而且容易掉入“邦尼定律陷阱”。校企合作雙方只有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合作才富有吸引力。因此,互補合作能夠促使校企雙方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有效整合,是實現整體利益帕累托最優的必要條件。

  三、基於博弈論的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的建立

  高職院校是以育人為首要目標,追求的是社會效益;而企業則更追求經濟效益,是以贏利為首要目標。因此,尋求校企雙方目標的統一,其最根本的要點是找準校企雙方共同的利益點,方能實現校企雙方的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因此,基於博弈論構建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可以實現校企雙方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組合,建立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迴圈,實現高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目的。

  1.深入挖掘合作動力,尋求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贏。

  校企合作本身是各參與主體相互博弈,尋求“共贏”的過程,即佔優戰略均衡。雙方合作不僅僅是為了實現高職院校的育人目標,企業和學生都有各自獨特的利益訴求。因此,博弈主體之間要在相互信任、精誠合作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合作共贏機制,以確保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首先,在校企雙方合作中,各自理念更新尤為重要。要積極投入,看到合作中的自身利益所在。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開展創新活動、轉化科技成果、保證產品質量的主幹力量。要認識到在人才培養中所肩負的責任與義務,同時把它作為是對自身未來發展的最大投資。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是以就業為導向,其畢業生是企業的生力軍。人才培養要符合企業的用人標準,校企雙方合作使畢業生受用人單位歡迎,學校發展才具有生命力。其次,由於高職院校與企業在戰略目標、組織文化、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差異,雙方具體利益追求不同,合作過程就會出現各種矛盾和衝突。因此,在長期合作中必須相互信任,其信任關係的建立可以透過合作雙方自身行為表現,如很好地完成相關業務、資訊共享等。最後,由於技能型人才的剛性需求,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及時地補充企業的用人需求,提高企業員工的任務執行力。同時,透過校企合作,高職院校可以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人才培養是校企雙方最基本的利益共同點,因此,校企合作既是高職院校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切實需要,又是企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2.建立合作平衡機制,尋求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

  教育行為的動機和目標與企業行為的動機、目標有著本質不同,在市場體制環境中,即使在合作博弈的情況下,合作雙方的博弈也不能只靠信任維繫,建立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關係必須有一套能夠實現均衡的制度,這是博弈雙方長期合作的核心要素,也是保證雙方合作共贏的關鍵所在。平衡機制的建立應從尋求雙方資源互補、利益共享和風險共同承擔出發,北京聯合大學在建立相應的機制方面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1)以校企雙方人員的互用為突破口,建立相互依存的平臺。

  學校作為知識和技能傳授的主戰場,擁有一批具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能力的教師隊伍,而企業則擁有一批具有較強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的員工,雙方的合作必將產生互補效益。因此,在合作中,我校首先採用從校企雙方人員互聘開始,選派高水平教師為企業員工做培訓,如文化素質、某些專業領域等方面。目前,我校有一支企業金牌培訓師隊伍,承擔阿里巴巴公司、摩托羅拉公司等企業培訓任務。同時,根據需要聘請企業的技術專家能手來校任教,把先進技術和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且企業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實習實踐場所。我們採用提高相應待遇,如提高課酬、改善辦公條件、聘為兼職教授和推薦為市級特聘專家等方式吸引企業人才。透過校企人員互聘,建立校企共同合作互利互惠的依存平臺,並共同制定了相應制度,如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教師、學生企業實踐管理辦法,企業教師管理規定,橫向課題管理辦法等,以確保合作順利。

  (2)以科學研究專案為依託,鞏固相互依存平臺。

  高校作為人才的聚集地佔據著知識資本的優勢,特別是在行業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等方面能力突出,但成果往往轉換不夠,多停留在論文和專利上,而企業是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推廣的主體。校企雙方合作要有針對性地在企業關鍵技術上進行突破,使得教師的科學研究目標更加具體化,其成果更加顯性化。企業成為實驗場所和孵化基地,使教師的科研能力進一步提升。我校與企業共同組成研究團隊合作解決企業的技術難關,如與燕莎奧特萊斯共同提煉設計企業文化及發展戰略等;利用高校科技園區(有企業入駐)的平臺,將教師的研究成果和專利發明進行推廣和實施;另外與企業共同申請解決國家級科學研究專案等,來進一步鞏固相互依存的合作關係。

  (3)以人才培養為重點,強化相互依存平臺。

  從合作博弈的角度來看,高質量技能人才是校企合作最終目標和利益追求的共同點。要實現校企無縫對接,培養出企業所需人才,校企雙方必須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質量評價標準等核心環節上達成一致,即企業要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目前,我校充分依託職教商貿集團、職教資訊集團和多家企業合作共同推進高職人才培養改革程序,努力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銜接。採用訂單班等形式,如與百度和蘋果公司簽訂長期訂單,為企業提供人才儲備,也實現了高校畢業生的順利就業。總之,校企雙方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全面瞭解對方的資訊,無法全面綜合判斷,也就不能使雙方利益最大化發展。從合作博弈角度看,要有第三方的介入協調、溝通、監督和保障,而最有主導性、權威性和高效性的就是政府,且政府是職業教育的出資者,對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有著很高期盼和直接影響。因此,政府應建立國家層面的校企合作的激勵機制,透過立法、撥款、稅收優惠等經濟槓桿引導企業與學校合作,真正做到誰付出誰獲益。建立以政府為主導,校企合作共贏相互依存的平衡機制,引導校企合作可持續健康發展。

  四、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建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對於校企合作整體方案,學校應深入思考、統籌規劃。

  高校針對自身的定位和發展目標,制訂整體的校企合作方案,系統梳理學科專業的優勢特色,明確與什麼領域的企業和什麼型別的企業合作;與企業到底合作什麼、合作的具體方案和合作的目標;在合作中如何保障企業、學校及學生的各方面的利益;合作中資源如何共享及利益如何分配等問題。同時尋求政府主管部門在政策、制度及經費投入等方面的支援與協調溝通。

  2.從合作博弈的角度出發,學校應謹慎選擇合作伙伴。

  高校在選擇合作的企業方面,要追求與自身學科專業相匹配的大企業(品牌企業),大企業具有示範性,與之開展合作,可以為更多學生提供高質量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從而提高學校知名度和社會效益。最好做法是以優勢特色的專業群為契合點,尋求與大企業合作,然後以點帶面,服務於全部相關專業。另外,要注重整合中小企業的力量,最好是與某行業集團聯合,這需要尋求政府主管部門出面的搭橋鋪路才能實現。最好做法是建立相關專業集團,該專業集團包括多箇中小企業,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