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音樂教學中興趣的培養策略論文

幼師音樂教學中興趣的培養策略論文

  摘要:幼師專業音樂的教學物件和內容是以培養兒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及表現,所強調的是應該先培養兒童對音樂的感覺,有感覺之後進而產生反應,從中進行音樂認知的學習,最後從認知的基礎上來發展音樂各方面的表現能力,這樣的思考是以學科為中心。本文將主要探討幼師音樂教師中興趣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幼師專業;音樂教學;興趣;培養

  音樂是一連串的聲音,在時間及聲音空間中進行而構成的。所以音樂是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進一步來說,音樂是透過有組織的樂音所形成的藝術形象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是一種時間的藝術,透過一定的時間過程才能表達思想情感和藝術形象。音樂教學的方法豐富多樣、千姿百態,但它們實質上都是活動。所以,對於全體學生,最好最有效的音樂教育形式就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一切音樂活動。

  一、幼師專業音樂教學的意義

  音樂教育的意義分為兩個層面,分別是專門訓練音樂的技能及學習專業的知識的音樂教育,以及透過音樂的教育,即以音樂為媒介實施的教育活動,經由音樂欣賞、歌唱、演奏樂器、創作音樂的活動經驗,發掘培養音樂方面的興趣和能力,並涵養藝術情操,豐富個人的生活。音樂教育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個人瞭解音樂文化的意義與價值,強調音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人人具有藝術文化的歷史觀,並有回饋社會的歸屬感。當然就有必要從“社會學”的認知,才能掌握未來音樂教育的脈動。因此,綜合學者的論述,研究者認為國民音樂教育的目的即是藉著聲音美感的經驗,學習音樂知能與技能,進而培養音樂鑑賞能力,能夠涵養性情、豐富生活融入生活,並延伸至個人的終身學習。對於音樂教學與評量的內涵有很大的變革,從單一音樂藝術的考慮向度,到整合藝術考慮的向度,再放入人文的內涵,是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新的挑戰,前述音樂教育的目的也轉而為探討藝術教育的目的,而音樂學習只是其中一個方法。所以,對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觀念與實施上的改變提出以下六點:從現代教育到後現代教育、從知識搪塞到基本能力的培養、從學科分立到學習領域的統整、從制式化教學到創意性教學、從課程教學獨立到課程協同教學、從藝術的技巧到藝術與人文涵養。

  二、幼師專業音樂教學的現狀

  音樂學習內容繁多,加上很多基本能力的.練習需要時間,教學評量的時間更是大大地縮減,沒有評量的機制,教師無法將教學發揮最大功效,也從不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況,也無法建置全面的評量,兼顧到學生在各方面的音樂能力。在音樂教學上,也會為了增加的他們的信心,比較不注重評量,深怕會造成他們學習上太大的壓力,設計評量時只考慮如何讓學生得高分,而不注意如何收集他們到底學習到什麼的資訊,甚至對於學生還不錯的分數竊竊自喜,覺得自己教學成效還不錯。獨自反省後發現,評量目的有很大的問題,教學目標也只限快樂學習。然而這樣音樂教育下的學生缺乏音樂的內涵,欣賞音樂的層次無法提升。基於評量的新趨勢、音樂評量的重要、教學現場遇到的問題、個人的教學理念的反思,促使研究者更聚焦在評量對教學上的價值,於是成為本研究的動機。改進教學評量,進而提升教學,而針對自己的教學,以評量為基礎,進行整學期教學工作全面性反思的行動研究正是一個幫助研究者在工作中自我成長的嘗試。為了幫助教師更瞭解學生的身心狀況,可以透過性向評量及學習量表所測得結果作為決定教學方法的參考;在教學中所使用的的評量稱為形成性評量,藉著紙筆測驗,口頭報告、課堂實做等方法,教師或觀察、或晤談,其資訊給予教師及時的回饋,知道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的程度,繼而幫助教師修正教學來提升成效,也幫助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增進學習;而診斷性最後在課程結束之後,藉著總結性的評量來鑑定教師和學生是否達到教學和學習目標。

  三、幼師專業音樂教學中興趣的培養策略

  (一)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對創造性音樂教學的認識

  教師要清醒地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有音樂創造的潛能,人在音樂方面的創造潛能和天賦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只有教師更新觀念,創造鼓勵、引導、支援學生積極開展音樂創造性活動,音樂教學的創造性價值才能真正實現。

  (二)創造良好的可以激發學生音樂創造積極性的氛圍

  音樂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自由創造和發展的權利,承認並維護學生在音樂方面個性發展的差異,對於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和自由發展,創造寬鬆的時空環境和融洽的人際關係環境。教師既要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我,敢於思考質疑,敢於發表與眾不同的觀點,注意發現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又要循循善誘,善於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肯定他們的創新成果,幫助支援學生克服創造中的困難障礙。

  (三)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

  貫徹創造發展教學原則,並不是對學生聽之任之,放任學生隨意自由發展,而是在教師的主導輔助下使學生沿正確的方向進行創造。為實現創造性發展為原則的教學,就必須解放學生的思想,活躍學生學習時的氣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擁有深厚的藝術修養,淵博的音樂知識,一定的音樂表演能力和較高的教學駕馭能力,否則教學會難以控制,教學秩序也會陷入混亂。

  (四)教學中反思

  在團體中,以一個類似活動的方式來相互評量彼此作品的數量、等級、實用性、質量、作品的成功與否或是學習成果,也是建立自評能力的先決條件。對學生而言,引發他們更謹慎完成作品、更明白自我學習的需求;對教師而言,藉由團體回饋提醒老師做全面、整體的考慮,並且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觀察與省思評量活動的進行,並予以調整。所以學生評量的參與所帶來的幫助,除了評價的機制外,藉著互評這個過程,學習批判能力,並擴充套件自己的學習視角,繼而主動修正自己的觀點,間接成為自我評量能力的先導。判斷教學活動是否達成目標,教師必須蒐集資料加以客觀評量,以正確瞭解課程設計的適切性,以及評估每位學生的學習預備狀況、學習現況、學習結果及學習遷移。評量所得,做為教師加強與補救教學的參考依據。

  教學中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可預料情況發生進行的反思以及教師在和學生互動作用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調整。不可預料情況發生時,教師要善於抓住有利於教學計劃實施的因素,因勢利導,不可讓學生牽著鼻子走。根據學生反饋對教學計劃的修改和調整要適當,不可大修大改。教學中反思要求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各種感官捕捉反饋資訊,快速、靈活地作出調整和反應。教學中反思教師可運用錄音和錄影技術,與觀察手段一起為以後的教學後反思提供資訊。

  四、結語

  音樂是一種音響的藝術、時間的藝術,只有學生親身感受和體驗才能形成情感體驗。,在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學活動是知行統一的過程,是學生形成積極態度、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各種能力、學習各種知識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巖.幼師音樂欣賞課教學研究[J].音樂時空,2015,(01).

  [2]劉清平,陸鳳梅.西部高師音樂教育應重視鄉土音樂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J].甘肅高師學報,2015,(01).

  [3]朱素梅.提高幼師音樂欣賞課教學效果的探索[J].音樂時空,2014,(09).

  [4]劉曉迪.如何制定幼師音樂課堂教學計劃[J].大眾文藝,2014,(06).

  [5]曹曄.幼師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及改革創新路徑探索[J].現代交際,2014,(02).

  [6]李敏傑.幼師音樂的多媒體教學不要走入誤區[J].音樂時空,2014,(1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