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媒體教室裝置管理與維護論文

淺談多媒體教室裝置管理與維護論文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突飛猛進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高校教師授課的主要形式,多媒體教室的數量成倍增加,系統裝置功能不斷拓展,使用頻率急劇提高。裝置管理執行維護方面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下面就我校區實際,就多媒體教室裝置管理維護方面做以下探討。

  1多媒體教室裝置使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操作不規範引起裝置故障

  教師多媒體教學資訊素養參差不齊,許多教師對多媒體裝置操作步驟不瞭解,使用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亂插亂拔、隨意更改引數、任意多次斷電,引起如投影影象顛倒、投影儀無法正常開關、投影儀燈泡壽命減少、話筒沒有聲音、音響噪音干擾等故障。此外,教師上課時攜帶的隨身碟帶病毒,也造成電腦執行速度變慢、自動關機藍色畫面等,引起教學電腦故障,影響正常教學的開展。

  1.2管理不到位

  因教室建設時期不同,多媒體裝置的型號五花八門,中控操作方式多種多樣,教室分佈分散,加大了管理維護難度,目前多媒體裝置的日常維護管理由教學保障部門統一管理,主要靠電教人員來實施,與電教相關的任何裝置問題大多也歸口於電教人員,因而人員的管理職責較多,不能集中精力從事多媒體教室裝置的技術性工作;其次;目前高校教學任務繁重,如果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室的課程安排不合理,不對教室進行合理最佳化安排,會導致部分裝置利用率過高,部分裝置閒置的現象;最後,由於多媒體教室都屬於開放式教室,存在部分學生亂動多媒體裝置現象,學生對多媒體裝置沒有責任意識,學校對學生的多媒體裝置管理環節較薄弱。

  1.3惡劣的教學環境縮短裝置壽命

  多媒體教學的迅速普及,使多媒體教室使用頻繁,基本上是滿負荷、超負荷執行,導致部分裝置提前老化損壞。當教學環境不符合要求時(灰塵未及時處理),投影儀作為教學用的貴重裝置,若灰塵在風扇高速運轉時,落到投影儀成像板、燈泡、液晶板,堵塞過濾網,減少送風量,將降低燈泡的冷卻效率,輕則造成畫面斑點圓圈,重則燒壞燈泡、成像板、液晶板,不僅維修麻煩,費用也很大。

  2多媒體教室裝置管理維護建議

  2.1裝置維護建議

  2.1.1使用前

  多媒體教室裝置的管理是個過程管理,應該從最開始的裝置效能、裝置的價效比、裝置的耐用和易用等方面慎重選擇,為後期的使用維護打下良好的基礎,尤其做好裝置交付使用前的驗收工作。比如投影儀與幕布安裝距離是否符合規範、電源插座是否牢固、投影儀與天花板連線是否牢固、講臺內部連線線是否紊亂,該接地的是否接地,該絕緣的`是否絕緣,內部裝置安放是否整齊牢固,講臺前後門套鎖是否安裝到位,音響安裝是否符合規範等,提前避免出現安裝失誤,將極大地方便之後對多媒體裝置的管理和維護。

  2.1.2使用中

  從保證學校的正常教學執行出發,切實在管好、用好、修好裝置方面下功夫。按照要求正確操作投影機的開關機,投影儀一次連續使用時長不超過4個小時,開機狀態下嚴禁震動、搬移投影儀,儘量減少開關機次數,保證投影機的通風口暢通。天氣炎熱時可以藉助教室風扇散熱,避免投影儀因過熱而自動保護停機;中控系統操作採用輕觸式按壓,不可用力過大,不要隨意亂按;電動幕布由中控端開啟,下課後及時收起(幕布易受潮壓折變形),避免損傷幕布表面;無線話筒電池及時更換,音量調節不易過大,以免引起噪聲干擾;給計算機安裝冰點精靈等還原軟體,嚴格對計算機進行密碼控制。

  2.1.3使用後

  (1)為了保證多媒體裝置的使用壽命和效果,投影儀停止使用後不要馬上斷開電源,讓機器散熱完成後自動停機或手動關閉電源。每月由電教人員對每臺投影機進行一次濾網清理以及檢查整機執行情況,清理空氣過濾網時,拆卸動作要輕,切記用螺絲刀等硬物強拆,應用吸塵器吸乾淨網上灰塵雜物,及時檢查投影儀燈泡使用時間並及時清零。(2)對每種型號電腦系統進行分類備份,電腦定期進行軟體升級、防毒、磁碟清理、解除安裝不必要軟體,定期檢查線路街頭部分是否鬆動,定期更換VGA線、音訊線、USB延長線、穩壓電源、清理記憶體條、淘汰配置落後的電腦、更換固態硬碟,提高電腦工作效率。(3)中控系統型別不同,紅外學碼方式不同,由於中控裝置操作次數頻繁及操作不規範,易引起開機關機碼丟失的情況,因此要定期檢查投影儀開機關機碼效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定期檢查無線擴音系統話筒聲音是否正常、電池供電是否充足、是否有反饋雜音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2多媒體教室裝置管理建議

  2.2.1制度管理

  規章制度是管理開展的依據,首先,建立科學嚴密的管理體系,提高多媒體裝置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責任心,保證裝置管理目標任務的落實。其次,推進制度化建設,規範管理員的行為,保證裝置維護保養到位。目前我校區多媒體教室共60多個,為方便教師操作多媒體設施。我們特意製作了多媒體裝置使用提示卡貼在講臺醒目位置,將維護人員聯絡方式設定在每臺教學電腦顯示器桌面上,並制定了多媒體裝置使用管理規定、多媒體教室管理辦法等制度,有效地提高了裝置的管理水平。另外建立裝置維護保養臺賬,保證裝置維護有章可循有記錄可查:(1)建立投影機維修記錄臺賬,記錄每臺機器的型號、編號、購置日期、故障日期、故障狀態、故障原因、維護日期。(2)建立投影機燈泡更換記錄臺賬,每次更換燈泡的時候,記錄燈泡型號、編號、燈泡更換時間、舊燈泡使用的小時數,將舊燈泡分類儲存。(3)做好易耗品的儲備登記臺賬,比如投影儀燈泡、音訊線、VGA線、電池、咪頭、滑鼠、鍵盤等,以便損壞時及時更換,縮短維修時間,投影儀、電腦均準備幾臺備機,一旦裝置故障,用備機代替,保證教學進行。(4)當裝置出現較大故障影響教學使用時,及時跟維修廠家聯絡,由維修廠家進行維修並做好詳細的維修記錄並存檔。積累維護經驗,提高裝置的利用率。

  2.2.2使用人員管理

  開學前對教師進行多媒體裝置基本知識與操作方法的培訓,提高教師責任意識,讓教師瞭解裝置必要知識,熟悉裝置的效能,掌握各個裝置的操作方法,牢記注意事項,實現多媒體管理規範化、程式化、流程化。我校區針對新教師製作了專門的培訓影片,將多媒體裝置使用流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提高教師的裝置使用水平,要求教師嚴格遵守以下流程使用操作多媒體,實踐證明,培訓取得良好的效果,流程如下:上課:管理室登記領取鑰匙→檢查牆上配電箱和插座→開啟講臺→開啟電腦→利用中控開啟投影儀、幕布;下課:利用中控關閉投影儀、幕布→關閉電腦→關閉講臺→關閉→管理室登記歸還鑰匙;教師禁止隨意更改投影儀引數,禁止安裝非教學用軟體,如有特殊要求,與電教人員取得聯絡。另外,可根據全校多媒體教室的地理位置、裝置配置、教學需求等因素,把一部分多媒體教室分配給相關院、系進行分散管理,提高教學工作效率。相關部門及人員分工明確、互相配合、各盡其職,有序保證多媒體教室裝置管理維護的有效實施。

  2.2.3維護人員管理

  加強電教人員隊伍建設,電教人員應自覺提高管理專業理論知識和電教技術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能對使用多媒體的教師進行技術指導,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去熟悉各種型別多媒體教室裝置原理、組成安裝、訊號流程和實踐操作等情況,在日常的使用中不斷髮現問題,積累工作經驗,掌握各種軟硬體故障的排除方法。

  2.2.4資訊化管理

  未來校區可利用校園網,使多媒體中控系統與學校一卡通無縫對接,教師刷卡即通電開啟所有多媒體裝置;建立大型網路中控系統對所有多媒體教室統一監控管理,遠端控制;建立教學裝置故障診斷報警系統,將故障位置、故障原因、故障狀態實時反饋給網路中控系統;即節省人力物力,又能提高多媒體教室管理水平和效率。未來我校將加大多媒體教室設計及建設、改造研究的力度,嘗試開發更人性化的多媒體設施,不斷提升多媒體教室裝置建設和管理的科技含量。

  【參考文獻】

  [1]南國農,李運林.電化教育學[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張佩英.淺談多媒體教室管理與維護[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8).

  [3]謝觀平.淺談高校多媒體教室的管理與維護[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1),106-108.

  [4]江文化.創新高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執行模式的探討[J].中國教育資訊化,2009(1),60-6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