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完善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體系的思考論文

試論完善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體系的思考論文

  [論文摘要]應用型人才是指知識應用能力較強、職業能力較突出、素質較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一線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主要由職業教育型別來培養完成,其完整體系本身包括初級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等多個層次。具有中國特色的培養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體系已基本形成,但整個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各層次的培養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

  [論文關鍵詞]應用型人才 培養 職業教育體系

  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一個國家經濟進入起飛階段以後,一線迫切需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而應用型人才是傳統基礎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所難以培養的,初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應運而生,並迅速得到發展,以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教育完整體系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到20世紀末,同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相適應,發達國家技術工人的比例分別為:高階技工佔35%,中級工佔50%,初級工佔15%。與此同時,我國技術工人的比例分別為:高階工佔5%,中級工佔35%,初級工佔60%,應用型人才的匱乏,對我國實現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形成了制約。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加快人力資源開發,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就業再就業,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提升我國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檔案和政策:

  1.《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明確了“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每個市(地)都要重點建設一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和若干所中等職業學校。每個縣(市、區)都要重點辦好一所起骨幹示範作用的職教中心(中等職業學校)。鄉鎮要依託中小學、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及其他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到2010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佔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間,為社會輸送2500多萬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1100多萬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每年培訓城鄉勞動者上億人次,使我國勞動者的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2.《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型別,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程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實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到2009年底,全國高中階段教育共有學校29761所,在校學生4640.91萬人,其中中等職業教育14401所,佔高中階段教育的48.39%,在校生2195.16萬人,佔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的47.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9.2%。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305所(高職高專1215所,佔普通高校的52.71%),在校生2145萬人(高職965萬人,佔普通高校的4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4.2%。從院校數和發展規模來看,具有中國特色的培養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體系已基本形成。但我國職業教育的整個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各層次培養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

  二、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體系的再認識

  1.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層級式人才結構理論。根據國際上通行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分析法,多數情況下將人群分為四大型別:

  (1)學術型人員(科學型、理論型、指導型)。主要由科學研究型大學培養,其能力素質表現為:歸納總結科學理論和知識;科研發現客觀規律;將成果表現為科學原理或學術思想。

  (2)工程型人員(設計型、決策型、組織型)。主要由科學應用型大學培養,其能力素質表現為:把科學原理演變成自然工程或社會工程的設計、規劃、決策和指揮;規劃、決策,包括全域性的資源分配和管理指揮;關鍵性技術開發。

  (3)技術型人員(工藝型、執行型)。主要由應用型大學或學院培養,其能力素質表現為:從事技術的應用與運作,實施已完成的設計、規劃和決策,並將其轉化成現實的產品或成果;工作在生產或服務的第一線,負責技術應用和現場實施,工作包括了局部的資源分配和管理組織;需具備相關的理論技術和智慧技能,需具備一定的經驗技術和動作技能。

  (4)技能型人員(技藝型、操作型)。主要由職業技術院校培養,其能力素質表現為:從事的技術的應用與運作,實施與完成的設計,規劃與決策,並將其轉化成現實的產品和成果;在生產第一線的具體崗位上工作,直接負責產品的生產或者成果的形成,完全是操作性和執行性的;需具備一定的理論技術和智慧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備熟練的'經驗技術、動作技能和服務品質(應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

  根據層級式人才結構理論,結合中國對“人才內涵技術勞動者也是人才的界定”,還可以增加技術勞動者(工作型)這一層級。它主要由中等職業學校培養或勞動部門進行針對性的專門短期培訓,其能力素質表現為:某一具體工作崗位上完成某項專業工作的任務和操作,對某項技能具備熟練的操作能力。

  2.職業教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完整體系。

  應用型人才是指知識應用能力較強、職業能力較突出、素質較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一線需要的實用型人才,主要由職業教育型別來培養完成,其完整體系包括初級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等多個層次。其中,高等職業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一個型別,它屬於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交叉型別,培養的是高素質應用人才,本身包括了高職專科、高職(應用)本科、專業研究生等幾個層次。

  我國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現狀與探索:

  (1)初級職業教育。主要由分佈在縣一級的職業中學、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來實現,主要以培養技術勞動者為目標,主要針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服務“三農”為物件,目前每年完成著上億人次的農民工培訓。

  (2)中等職業教育。主要由各級職業高中、技校、中專和州市以上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來實現,主要以培養初級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主要針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培養城鄉產業一線需要的技術工人為物件,其任務是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

  (3)高等職業教育。一是高職高專教育。主要由目前獨立設定的一千多所高職高專院校來實現,主要以培養高階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主要針對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一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為物件,其任務是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二是高職本科教育。主要由目前六百多所設定有職業技術學院的本科院校及相關本科專業來實現,主要以培養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主要針對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物件,目前每年培養著數以十萬計的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三是高職研究生教育。主要由目前具有相關專業碩士點的本科高校來實現,主要以知識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主要針對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一線需要的複合應用型人才為物件,目前每年培養著數以千計的知識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

  三、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體系完善

  1.進一步構建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體系。一是規範和完善初等職業教育系統。“十二五”期間須進一步加大縣鄉一級職業中學、職業培訓機構的建設力度,加大遠端職業教育培訓網路和資源的建設力度,增加和豐富教育及培訓內容,規範教育及培訓標準,提高教育培訓質量,為農村勞動力轉移、“三農”問題解決、提高我國農村人口素質及和諧社會構建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規範和完善中等職業教育系統。“十二五”期間須進一步加大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中等職業院校的建設力度,加大政策配套支援和宣傳的力度,提高社會對教育新理念和新政策的認識,促進中等職業教育佔高中階段教育一半以上的發展和穩定,為職業技術教育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為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提高高職高專教育系統的質量。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數已佔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規模接近一半,已成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間的關鍵在於真正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於貫徹實施好《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0-2015年)》的相關精神,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

  四是擴大本科院校舉辦高職本科的規模。高職本科也稱應用本科,是高等職業教育型別中的本科層次,它由本科院校的職業技術學院的相關本科專業來實現,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鮮明的技術應用性特徵,是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兼具工程教育和技術教育並側重技術教育的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在本科院校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高職本科是順應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大趨勢的要求,是對教高[2006]16號檔案“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型別”精神的貫徹與實施,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更高層次的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的“立交橋”和辦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當務之急,是對整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激勵與促進。中職、高職的大發展一方面急需透過發展高職本科(或應用本科)來開啟通道和提升層次;另一方面也急需透過發展高職本科(或應用本科)來培養相應的專業師資隊伍和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它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相關精神,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在本科院校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高職本科,能夠在我國構建起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使高等職業教育真正成為一種型別。

  做好試點與規範工作。為防止一哄而上,遴選一批辦學理念先進、思路清晰、遵循高職教育辦學規律、已有應用本科專業、特色和成果突出的本科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或應用技術學院)作為試辦高職本科的試點。對試辦高職本科的學院有明確的辦學指標要求:

  (1)辦學模式切忌套用普通本科模式,應嚴格遵循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規律,一是以就業為導向,突出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綜合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二是以服務為宗旨,專業設定和人才培養目標要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三是走產學研結合的開放式辦學路子;四是課程體系突出應用性、針對性和專業課程的模組化;五是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和職業技能訓練。其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普通本科的“學科本位”模式,加強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理論知識和能力,透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突出應用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方法手段體系和教學管理體系,培養真正適銷對路的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

  (2)人才培養目標嚴格區分同一型別不同層次培養目標,高職專科主要培養一般企事業部門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線需要的技術人才。高職本科則主要培養技術密集產業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並擔負培養生產第一線需要的管理者、組織者和中職學校的師資等任務。其畢業生要求是職業素質更好,理論基礎更厚,技術水平更高,應用能力更強,適應崗位更多,職業潛力更大。

  (3)專業培養模式確立“大類寬口招生,基礎統一教學,專業分流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多層次的基礎平臺,多方向的專業模組”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基礎平臺教學保證本科適應性的要求,以專業模組教學發揮專科針對性的優勢,實現高職本科(或應用本科)“保本科本色,創高職特色”的教育目標。

  (4)人才培養方案要建立高職本科(或應用本科)“公共課平臺、學科基礎課平臺+專業基礎課平臺+柔性專業方向模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綜合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公共課平臺、學科基礎課平臺、專業基礎課平臺體現厚實基礎和發展潛力的要求;柔性專業方向模組的選擇,體現不同專業方向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符合職業性特徵;職業技能(資格)證書,體現技術性和以就業為導向;綜合素質教育體現全面發展和“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培養可持續性的創新型人才的需要。

  (5)專業課程教學安排要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並重,突出實踐教學環節,要建立以產學研結合為特徵的實踐教學體系和顯性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素質教育體系,重點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6)學生素質教育要求更加註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透過開發跨學科及文理滲透的選修課程,拓寬學生知識面;透過開發隱性課程,將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和日常行為素質養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五是深化改革本科高校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進一步深化現有研究生教學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將專業碩士的培養引導向高素質複合型應用型人才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儘快研究設計構建專業博士的培養框架,努力構建高素質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完整培養體系。

  2.研究設計各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規格。

  職業教育體系各層次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其目標和規格客觀上要求有明確的區別,各層次培養的目標應針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廣度、深度和高度要求而確定。本文在這裡僅提供一個近期和中期性的參考意見。

  一是初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適應城鎮化建設需要,有利於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就業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識、掌握一定勞動技能、具備一定綜合素質的技術勞動者。

  二是中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適應城鄉產業發展一線需要的具有較高文化知識程度、掌握專門勞動技能、具備一定綜合素質的初級技能型人才。

  三是高等職業教育。

  (1)高職高專教育。主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技能較突出、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高技能人才。

  (2)高職本科教育。主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具有系統專業知識及應用能力、技能更加突出、素質更加全面的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工程技術綜合型人才)。

  (3)高職研究生教育。主要培養專業知識系統有深度、具備較強知識應用、管理決策和技術開發應用能力、綜合素質較全面的知識技術開發應用型人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