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業院校三師型教師的素質結構及其培養模式論文

關於職業院校三師型教師的素質結構及其培養模式論文

  論文摘要:職業院校“三師型”教師具體內涵是什麼,“三師型”教師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素質結構,職業院校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培養模式對“三師型”教師進行培養和建設,這些都將是職業院校“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從“三師型”教師的基本內涵出發,對“三師型”教師的素質結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對“三師型”教師的培養模式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討。

  論文關鍵詞:“三師型”教師;素質結構;培養模式;建設

  一、“三師型”教師概念的提出背景與內涵

  (一)“三師型”教師概念的提出背景

  職業教育主要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在我國的社會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它強調以能力為本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質是培養學生知識、技能和態度三位一體的素質結構。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正處於從規模擴張到注重內涵建設的轉折期,這一轉折意味著對職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職業教育質的提高的保證是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由於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歷史較短,職業教育理論較為薄弱,在職校教師培養及隊伍建設方面缺乏成熟的理論與經驗指導。職校教師的培養及隊伍建設是參照普通教育師資培養及隊伍建設來開展的。“三師型”職校教師的出現,可以改變目前職業學校中專業知識由專業教師來任教,實踐操作技能課程由實驗教師來指導,職業指導課程由學工處或各系分管學生工作的人員來承擔的現狀,做到教學、實踐、就業指導三位一體,實現1>1+1+1的效果,突出“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發展指導、就業心理測試、人才測評、個性化創業”的一體化、專業化、課堂化、全程化。

  (二)“三師型”教師的內涵

  “三師型”教師是指既能傳授理論知識,又能指導專業實踐,還能幫助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指導的教師。“三師型”教師能夠了解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要及能力要求,並能將行業和職業需要的知識、能力和態度融合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就業、創業架起橋樑,開出直通車。本文認為“三師型”教師隊伍是指具有理論和實踐教學的能力、具有專業技師能力以及職業指導師能力的複合型人才隊伍。“三師型”教師作為一個較新的概念目前還沒有比較明確的定義,對職教師資嚴格按照“三師型”教師來要求的,除了強調具有教師和專業技師(如律師、會計師、醫師等)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以及職業指導能力外,尤其強調真正的“三師型”教師不是教師和工程師以及就業指導師這三者的線性疊加,而是作為教師的教學實踐,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的生產實踐以及就業指導能力的三維一體化的具體統一。在這個三維實踐中以完成教學與培養學生的任務為切入點,相互滲透,開發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為學生以後的職業選擇提供良好的服務指明方向。因此說,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以及良好的職業指導能力將是“三師型”教師隊伍具體內涵不可缺少的三個方面。

  二、“三師型”教師素質結構分析

  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辦學特色及教學層次的定位決定了職業院校“三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獨特性。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既必須符合我們社會主義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這一總的目標,又必須有自己獨特的規格。其培養目標是造就“為生產一線和工作現場服務的承擔將設計、規劃等轉化為現實產品或其它具體作用的高階技術型、應用型人才”,並將他們合理科學地引導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從而發揮他們最大的能量。培養人才的關鍵是師資隊伍,有什麼樣的師資隊伍,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要真正保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主體是教師,職業院校能否培養出大批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關鍵在於是否有一支合格的教師隊伍。職業院校的教師,尤其是“三師型”教師應具有以下的素質結構:

  (一)有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端正的I作態度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師的工作既光榮又艱鉅,要求教師必須有端正的工作態度,有春蠶和蠟燭般的精神。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傳授知識,另一方面還要用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風為學生樹立榜樣。教師必須自覺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思想理論和道德修養,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為教育事業奮鬥終生的志向。一個合格“三師型”教師要用高尚的品德影響和教育學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處處嚴以律己,為人師表,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實踐,確保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動手能力及科研能力

  職業院校要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絕不是普通的熟練操作工,他們應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所從事的技術工作應是在一定理論知識指導下進行的,具有較高的層次。職業院校必須加強教學帶動實習,實訓促進教學,才能在知識上不斷更新,不斷髮展,才能適應社會發展,更好地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這就要求“三師型”教師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的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做到實訓教學和科研並進,才能保證培養出的學生具有紮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具備較強的應用性。

  (三)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按規律施教

  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作為基層管理應用人員,他們還必須要有卓越的組織才能,這些都需要在學校學習中培養鍛鍊。這就要求“三師型”教師必須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教書育人能力,同時也要掌握職業教育辦學特點,嚴格按照教學規律施教,在教學形式上實現多樣化,在教學藝術和技巧上有一定的創新,以保證教學方向的正確性。

  (四)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瞭解企業及行業發展前景

  職業教育針對性強,專門為某一行業培養應用型人才,職業院校學生將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主,以搞好科技服務,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和社會經濟效益為己任。因此,“三師型”教師要深入到地方企業進行調查研究和實踐鍛鍊,努力提高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具體技術,才能滿足教學要求,只有瞭解本專業及行業發展前景,才能按社會的需求培養出把握社會脈博的有用人才,更好地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

  (五)具有良好的職業指導能力。能夠結合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和選擇

  “三師型”教師應該能夠投身並引領學生進入職業領域,應該讓他們能夠熟悉該行業的規律和原則,讓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瞭解行業的發展規律以及趨勢。“三師型”教師應透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良好的行業、職業道德及職業素養:“三師型”教師還必須能將行業、職業知識、能力和態度融合於教育教學過程中,透過市場調查、市場分析、行業分析、職業崗位群分析,調整和改進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手段:“三師型”教師還需要有社會交往和組織協調能力。總之。“三師型”教師既能從事教書育人的教學活動,又能從事行業、職業實踐活動,並能將行業和職業的知識融合於教育教學過程中,同時,能夠了解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及能力要求,為學生就業、創業架起橋樑,開出直通車。

  三、“三師型”教師的培養體系構建與模式選擇

  (一)培養目標

  職業院校應該突出對教師職業指導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透過“三段融合”(即改革原來職前、職後分離的兩段式培養模式,轉變為職前培養、人職輔導、職後提高三段融合的培養模式。)、“三方參與”(即充分整合大學、職業院校和企業三方資源,融合三者特色,積極推進職教教師培養社會化。)的培養模式,將教師的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培養內容,並在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讓他們瞭解該專業所涉及的社會行業,以及這些行業發展的狀況和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事實上,職業指導能力的培養,可以在大學階段以及教師的培養階段連貫進行,也就是說職業指導能力的培養,是不限時間和階段的。在我國培養教師的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對他們進行除了專業知識、實踐操作技能之外的職業指導能力的培養。

  1、從“單項素質”向“綜合素質”轉移。職業院校要建立一支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具有高尚師德、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操作技能的教師隊伍。隨著職業院校本身的發展,以及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再加上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職業院校必須加強對教師的素質要求,這種要求已經逐漸從單項素質向綜合素質轉變。“三師型”教師培養就是當前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最新要求,“三師型”教師是職業院校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對教師要求的必然產物,也是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具體體現。一名合格的“三師型”教師,不但要具有專業理論教師那樣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要比專業理論教師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更加熟悉他們教學的內容。一名合格的“三師型”教師更應該具有比較強的教學能力、更強的科研能力,他們不但能夠勝任學校交給的教學任務,更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創新。一名合格的“三師型”教師還應該經常與學生溝通和麵對面地進行交流,他們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指導能力,他們應該能夠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就業指導,讓他們具有一定的職業規劃和職業選擇能力。他們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創業指導。

  2、從“雙師型”向“三師素質”取向轉變。“雙師型”教師一直是我國職業院校長期以來進行師資建設的重點目標和方向,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在建設“雙師型”教師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職業院校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教師培養由“雙師型”向“三師型”轉變將是職業院校的必然選擇。職業院校應該逐漸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向“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進行轉變。

  職業院校在“三師型”教師個體不能兼有教學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的情況下,可以讓在職教師從事理論性教學,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從事實踐性教學,並且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完成職業規劃和選擇,從而保證學生接受“三師型”的教育。“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最新要求,它將為職業院校、學生、教師三方帶來更多的利益。“三師型”人才一般的成長路徑包括三個方面的過程:讀過書,這保障他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思想水平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實際工作經驗,進入企業一線工作過幾年併成長為企業的技術骨幹,經過這一過程,證明他的技術是經過市場檢驗過的,真實、好用。創過業,懂得經營、管理、運作,在行業有現成的人脈,最好他的創業是與職業技術教育相關的,能運作和指導學生實習、就業。

  (二)職前培養模式的選擇

  1、突破僅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培養師資的封閉型模式。在教師的培養方式上,我們應該積極推進教師的社會化培養模式,要培養“三師型”教師還需要在他們入職前進行一些特殊培訓,比如對他們進行職業規劃、選擇培訓,以及對他們的職業指導能力進行培訓。

  “三師型”教師不但要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更要具有比較熟練的操作技能以及很強的職業指導能力,更重要的是“三師型”教師應該能夠把這些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透過比較合理和科學的方式傳授給自己的學生,應該指出的是“三師型”教師不僅僅是對教師各方面能力的一種綜合要求,更是對其教學能力能否做到融會貫通、科學教學的一種考核。如果“三師型”教師僅僅具備我們所要求的素質,但是卻不能把這些東西傳授給學生,那麼這種“三師型”教師也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由此看來,我們在強調“三師型”教師綜合素質的同時,尤其要強調“三師型”教師的教學能力,因為教師所具有的才華和智慧,學生不一定會擁有,我們進行“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心是提高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三師型”教師來說,掌握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可能相對容易,而具備一定的職業指導能力,則需要專門的培訓,應當讓他們學習更多的職業指導方面的理論知識,培養他們的職業指導能力。

  2、實行分階段培養。我國職業院校師資培養在這方面還比較薄弱。針對我國職教師資培養工作中的一些問題,應改革我國“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方式,從而達到“三師型”教師培養的目的。職業院校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和操作能力以及職業指導能力三個最基本的素質結構。每個素質的形成都需要經過一個專門的階段進行培養,具體來說就是在大學時期可以重點培養未來“三師型”教師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而到了實踐階段,可以透過在企業或工廠進行的鍛鍊,重點培養未來“三師型”教師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教育的階段則可以鍛鍊未來“三師型”教師獲得教育能力,同時透過一定的學習來獲得對行業的認識以及就業的基本能力方面的知識,從而最後形成具有專業知識、實踐技能以及職業指導能力的教師,最關鍵的是“三師型”教師應該能夠把這些綜合地融合到一起,從而給學生帶來全面的知識體系和指導,進而提高學生的素質和教學效果。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三師型”教師不應該只去企業的車間,更應該去企業的管理部門進行實習,只有這樣才能瞭解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三師型”教師在企業鍛鍊之後,還應接受一些就業理論方面的培訓,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積累。在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後,再經過在教育系、院、校的教育和考核,如果成績合格,就可以成為“三師型”教師。

  (三)在職培養

  1、資金來源。目前,我國職教師資的進修費用一般由學校和個人共同承擔。對於“三師型”教師培訓的資金來源,我們可以透過加大政府資金投入以及透過社會資助等多種方式來為師資培訓獲得資金支援。我國《職業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對鼓勵職業院校透過多種渠道來獲得師資培訓的資金支援進行了說明。目前不少企業利用閒散的資金組建起了教育集團,很多企業也願意拿出部分資金與職業院校進行合作。原因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很多企業急需技能型人才,因此很多企業願意同職業院校合作,來獲得他們需要的人才。因此透過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將是為“三師型”教師的培訓創造更好的物質和外部條件的重要選擇。

  2、培訓載體。第一,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並重。“三師型”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可以透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兩種方式進行。內部培訓可以參加教育部門的職業教育研究和開發培訓專案,這是一種重要的師資培訓手段。外部培訓可以參加教育培訓中心的教育文憑課程或中心下屬各部的教育指導諮詢培訓課程,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這就要求:一是建立和完善功能齊全、裝置配套、軟體豐富的模擬室、實驗室,讓教師有一個學習和實踐操作的機會。在滿足實踐教學的同時,能力得到提高;二是建立實習基地,如旅行社、酒店等,使教師既承擔理論教學,又承擔部分實踐性工作,從而掌握技能;三是鼓勵並組織教師參加課程設計、課程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指導學生的同時,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第二,建立“三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我們仍然要加強職業院校“三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的建設。在校內。要建立實驗室和實訓場所,為專業教師實踐與教學提供有利條件;在校外,以高等學校為主要依託,充分發揮企業生產場地、裝置的作用,與企業攜手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實踐基地和培訓基地,定期組織專業教師到實踐基地或培訓基地接受相關培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