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風琴演奏者能力培養論文

手風琴演奏者能力培養論文

  一、手風琴演奏者舞臺能力的培養

  (一)手風琴演奏者心理素質的培養

  舞臺表演是實時性表演,面對觀眾、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演奏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個演奏者在進行舞臺表演時難免緊張,演便奏者自身的素質以及平時的舞臺經驗便顯得格外重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演奏者要勤加練習,掌握好最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手風琴演奏者也應走出課室,到廣場或是人多的地方進行現場表演,在上舞臺之前增加自己的現場感。在演奏過程中,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也不要慌亂,儘量保持平靜。害怕永遠都是無用的,緊張也只會降低自己的表演感,對於手風琴演奏者來說最好的年華就是在舞臺上的時刻,最好的時光是舞臺上的停留。觀眾是演奏者最好的傾聽者,勇敢的走上舞臺,把最好的自己展現在舞臺上。

  (二)手風琴演奏者的舞臺張力的培養

  表演藝術不僅僅是單純的將樂曲演奏結束,還包括演奏者的眼神、表情、動作甚至包括服飾的選擇。成熟的手風琴演奏者應該是既能完美的演奏樂曲又具有絕佳的舞臺張力。在演奏過程中,手風琴演奏者的眼神、表情和動作是十分重要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演奏者的眼神可以向觀眾傳達各種各樣的資訊和感覺,這是演奏者和觀眾互動的一種良好方式。演奏者臉上的表情也會引起觀者不同的`聆聽體驗,或者幸福、或者悲傷,將觀眾進入不一樣的音樂世界。演奏過程中,有些表演者機械的完成演奏而沒有合適的動作神態,這樣就不能很好的傳達出樂曲的思想內涵,也不能使觀眾更好的理解其樂曲。另外,選擇恰當的服飾也可以增加舞臺效果。

  二、手風琴演奏者的表演創作能力的培養

  一個具備創作能力的演奏者更能適應現代音樂的發展,尤其是在當下音樂更新之快的境遇下,能夠進行創作就更是亟不可待。再者,手風琴源於民間,其音樂中的即興性就更為明顯。因此當娛樂性與即興性聯絡在一起的時候,演奏者便需要具備良好的創作能力。德國作曲家奧爾夫在其音樂理論中提出:“我追求的是透過要學生自己奏樂,即透過即興演奏並設計自己的音樂,以達到學習的主動性。”[2]創造性、創新性是一門藝術、一個民族得以發展的土壤和源泉,手風琴藝術是屬於大眾的,而如今手風琴市場卻已不復從前的繁榮景象,除了沒有建立觀眾的欣賞渠道之外,沒有更為創新的作品也是重要原因。針對這種情況,手風琴演奏者在表演藝術中更應該創作出真實感人的作品,使得手風琴藝術迴歸大眾,回到更好的發展軌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