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視媒體績效評估的特性及趨向論文

我國電視媒體績效評估的特性及趨向論文

  摘 要:我國電視媒體具有特殊性,電視媒體的績效評估也表現出了與一般的組織與機構績效評估不同的徵象,即這是一種複合形式的組織評估。建立這個認識是進行電視績效評估不可或缺的前提。在較長時間裡,電視業在很大程度上實施的是粗放性的管理思想和方式,而且現在電視業瀰漫著一種“管理的焦慮症”。績效評估是一套科學性與精細化的管理手段,現在已經到了我們在電視管理思維上整體性改弦更張的時候了。

  關鍵詞:電視媒體;績效評估;特性;趨向

  電視節目“全收入、全成本”效益考核,不是單純的會計事後核算和監督,它是適應市場經濟管理要求,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管理;它是在準確核算收入、成本的基礎上,透過向管理要效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求得最大的產出,最終提高整體經濟效益的良策。

  一、考核方法

  (一)收入的確認

  按照節目廣告投播量,而不是廣告收入“三到位”原則來確認廣告收入,即無論當月廣告款能否收到,只要是在當月節目中投放的廣告,都計算為當月節目廣告收入。這樣做的理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收款的產生不可避免,但如只確認應收款而不確認收入,對節目收入的確認是不完全的;如果應收款在當年能夠收到,對累計收入確認影響還不大;如果應收款跨年度轉化為收入,則對統計當年節目收入來說是不準確的,可能會多算或少算當年該節目的全部廣告收入,可能會最終影響考核結果的準確性。至於應收款最後能否實現為廣告收入,是考驗廣告人員銷售款回收能力問題。

  (二)稅金的確定

  節目銷售收入要計算流轉稅,節目廣告收入還應交納較多的的文化建設費,因此,在計算廣告收入稅金時不僅包括流轉稅,同時也包括相對應的文化建設費等。

  (三)費用的確認及分配

  根據節目實際情況,可確定如下間接費用分配原則:(1)外購節目。按照每個節目實際編審時間佔所有節目全部編審時間的比例,來分配編審組當月應支付的技術裝置費用,及發生的部門內部費用。(2)自制節目。對攝像和採訪車費用:按每月每個節目實際外出拍攝時間,佔當月所有外拍節目時間的比例,來分派攝像和採訪車費用,以及發生的部門內部費用;對節目包裝費用:通常情況下,每位熟練的製作人員為不同節目製作每一條包裝所花費的時間是差不多的,因此,按每月為每個節目實際製作的節目包裝條數佔當月所有節目包裝條數的比例,來分配包裝組發生的技術費用和發生的部門內部費用;對後期製作費:按每月為節目提供後期服務的實際時間,佔當月所有提供節目服務時間的比例,來分配後期製作發生的技術費用和發生的部門內部費用;對使用的棚費:棚費主要是節目每天錄製和合成過程中產生。按每個節目每月實際使用錄影棚的時間,以及核定的單價,來分配各個節目需要承擔的棚費;對燈光費:按每個節目每月實際使用燈光時間(時間等同於錄影棚使用時間),以及核定的單價,計算每個節目應承擔的`燈光費用;對播出訊道費:按每個節目每月實際播出時間(包括首播和重播時間),佔當月頻道所有播出時間的比例,來分擔節目應承擔的播出訊道費。

  二、考核結果

  按上述方法確定節目收入和費用之後,就可以根據得到的每個節目每月收入、應交納稅金以及費用等資料,計算出節目的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對每個節目的收益情況進行考核。不但考核節目當月收益,還考核節目當年累計收益,這樣就可以儘可能減少由於某月資料波動對節目考核準確性的影響。每個節目的收益考核結果隔月在公司一定層面公開,並且作為每月考核節目組人員績效依據之一,使收益的好壞直接同節目製作人員的績效掛鉤。至年底節目全年收益考核情況,將作為該節目在第二年是否需要調整的依據之一。考核對節目製作人員觸動很大,起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在對節目考核結果進行分析時,注意堅持以下幾點:不能單純看節目稅前利潤,那樣不一定能反映節目真實效益狀況;不同時間段的節目所產生的效益是不同的,黃金和非黃金時間段節目效益可能差別較大;在考核節目效益的同時應兼顧節目的成長性。應該將收入、費用結合在一起,在考核絕對收益的同時,又考核相對收益率,這樣就能從不同的財務角度來分析節目收益的高低,使不同時間段節目收益具有可比性。

  三、取得的效果與經驗

  (一)考核是加強對節目財務管理的有效手段

  節目“全收入、全成本”效益考核能夠從財務上加強對節目的管理,促使節目得到更好的發展;節目“全收入、全成本”效益考核對調整節目提供有效的財務依據,是使節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結合的一種較好的管理辦法,應該是電視媒體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經過不斷的調整,節目不但在觀眾中獲得廣泛好評,取得較高的節目收視率和良好的社會效益,而且在節目製作過程中緊貼市場,嚴格遵循效益觀念,嚴格控制成本,同樣獲得廣告客戶的青睞,取得巨大的廣告收益,使節目的整體收益大幅度提高,從而提高整體效益。

  (二)考核要不斷調整、充實和完善

  筆者對節目考核有以下幾點粗淺的思考:一是要明確考核目的:之所以如此重視對節目的考核,並不是單純為了核算節目的投入、產出收益,而是把它作為節目調整和取捨的財務依據之一;二是必須熟悉節目製作流程:只有熟悉節目製作流程,才能按實際情況合理確認和分配各項間接費用,得到資料的準確性程度也越高;三是需要多部門配合:節目考核需要的資料涉及到公司多個部門,因此,開展這項工作需要得到所有相關部門的支援和配合,單靠財務部一個部門很難完成;四是不斷完善考核方法:和所有的考核一樣,目前所採用考核原則的合理性和公正性都是相對的,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調整、充實和完善。五是注意成本效益原則:由於“全收入、全成本”考核統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因此,要在花費的成本和由此產生的效益之間保持適當的平衡。

  參考文獻:

  [1]尹鴻,李德剛.中國電視產業備忘[J].廣州:南方電視學刊, 2004(1).

  [2]張先治.財務分析[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150-157.

  [3]安妮·A.阿特金森,羅伯特·S.卡普蘭,埃拉·梅·瑪蘇姆拉.管理會計

  [J].王立彥,陸勇,樊錚,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22-29,471-48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