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設施改造與管理論文

除塵設施改造與管理論文

  除塵裝置是機械製造企業中治理職業危害因素的重要裝置。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車體部針對產生大量煙塵的弧焊工位安裝了20餘臺除塵裝置,這些裝置對改善車間作業環境,減少煙塵對員工身體危害起著重要的作用。除塵裝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電機帶動風機對弧焊工位進行抽風,經過過濾裝置(內含濾筒)過濾,將排放達標的乾淨空氣透過管道排到大氣中,同時將粉塵集中回收在集塵桶內。同其他裝置相比,除塵裝置具有運轉時間長、穩定性要求高等特點,_一旦發生問題,將嚴重影響現場生產環境,間接影響生產。另外,除塵裝置所收集的粉塵具有易燃易爆的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火災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對企業的安全生產造成巨大威脅。因此,對除塵裝置的合理改善和有效管理是確保其安全使用的必要條件。筆者根據公司除塵裝置日常使用和維護管理中積累的經驗,整理並形成此文,供相關同行參考。

  一、除塵裝置的主體構造

  除塵裝置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其外型見圖1、結構部分見圖2。

  1、裝置本體:由金屬構架、集塵桶、濾筒、隔膜閥和電磁閥、壓差控制面板、壓縮空氣供給單元等部分構成,是粉塵過濾的核心部分。

  2、風機動力系統:包括風機、電機及其啟動電路、風機與電機的傳動機構、風機房及輔助電氣設施等部分構成。

  3、其他輔助系統:包括壓差報警系統、溫度報警系統(公司改造後追加部分)、手動清灰、自動定時清灰系統(公司改造後追加部分)等輔助裝置。

  二、除塵裝置的危險要點

  1、煙塵帶來的危險焊接作業的粉塵控制,可以說是各汽車廠焊裝車間頗為頭痛的一個問題。因為焊接煙塵的粒徑十分細小,一般只有O。031zm~lOtxm,在除塵裝置中主要透過濾筒的過濾作用表面,將粉塵吸附在濾筒的外表面,而清潔的空氣從濾筒中排出。如果濾筒的過濾效能不好,粉塵沒有吸附在濾筒外,隨著清潔的空氣散落在車間內外,當遇到焊接火花時,有可能引起爆炸或者導致電氣裝置接觸不良等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如果漂浮的粉塵被人體吸人,可引發多種疾病,包括焊接塵肺、癌症等重疾。

  2、勞保手套磨損帶來的危險除塵裝置執行一段時間後,我們還發現濾筒的表面有些許絮狀物。經調查,這些絮狀物的來源是作業人員使用的勞保手套,在手拿工件或焊槍等工具時,由於手套磨損,其細小纖維被除塵裝置的抽風系統吸人後附著在濾筒表面。經測試,附著在濾筒表面的勞保手套產生的絮狀物屬極易燃物質,遇火花即可劇烈燃燒。

  3、電氣故障帶來的危險除塵裝置的風機動力系統包括電機、風機及其控制迴路。控制迴路中有交流接觸器、各類繼電器、空氣開關和熔斷器等電器元件。這些電器元件如果配置不當,或因空氣中漂浮煙塵造成電器短路,就可能引發火災事故。另外,電機在執行中也有可能因過載、短路或缺相運轉導致電機燒燬從而引發火災。

  三、除塵裝置的.技術改造

  在除塵裝置的使用過程中,公司按照“沒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的安全理念,對除塵裝置實施了一系列的技術改造,改善了其執行條件,提高了除塵效率。

  1、自動定時清灰系統為了保持濾筒表面的清潔,除塵裝置原有的清灰系統為手動清灰,即要求裝置操作人員在每天生產結束後將手動清灰開關開啟實施清灰,清灰10—15分鐘後關閉。這種清灰方式主要取決於裝置操作人員的主觀l生,管理和監督成本較高,而且無法百分之百保證現場生產人員在生產結束後能每天按時完成手動清灰的操作。一旦疏於管理或執行不到位會造成濾筒上的粉塵堆積,除塵效率大為降低,事故隱患也會由此而生。為此,我們專門設計了能夠保證每天三次定時強制清灰的PLC控制系統,利用PLC的內部時鐘定時觸發和關閉清灰開關,這樣就避免了操作人員操作手動清灰可能造成的人為遺漏,同時也節約了手動清灰的作業工時,降低了管理成本。系統改造投入使用後,執行狀況良好,有效保證了濾筒的及時清灰,防止可燃粉塵堆積,確保了安全生產。

  2、溫度報警系統為確保除塵裝置在一旦發生火警的情況下能夠及時被人發現,我們利用溫度感測器和報警裝置重新設計安裝了溫度感測報警系統。其工作原理是,在除塵裝置的進風口和排風口分別安裝高靈敏度的溫度感測器,在控制櫃增加溫度報警面板,設定在任一感測器感知溫度超過4O攝氏度或進出風口的溫差超過5攝氏度時,除塵裝置立即報警,同時自動切斷電源,停止裝置運轉。有了這套系統,我們可以確保即使意外發生起火,也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情報,可以有效避免火災的擴大,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除塵裝置的管理措施

  1、對粉塵的管理

  ①對於濾筒上附著的粉塵,透過導人自動定時反吹系統,實現每個工作日三個時間段的自動定時清灰,每次十五分鐘。另外,每三個月對濾筒實施一次徹底清掃。

  ②對集塵桶內的粉塵,我們確定最高容量為1/2的桶高,當超過一半粉塵量時就需要將桶內的粉塵清除掉。這樣,可以避免粉塵在裝置自動清灰時發生的外溢和二次汙染。

  ③對於濾筒在集塵桶內回收時容易造成粉塵外洩的問題,我們透過製作集塵袋支架,將集塵袋固定在集塵桶內,使用防火材料的集塵袋對粉塵實施封閉狀態下的回收。這樣就有效避免了粉塵在回收時所產生的外溢,保護了車間的環境。

  2、對絮狀物的管理

  ①為了防止絮狀物被風機系統吸人而進入裝置本體,我們從絮狀物的源頭處進行了改善:在弧焊加工工位的吸風口處加設了過濾網,孔徑為2~3mm,可以在吸風口處將勞保手套的絮狀物有效地“攔截”下來,作業者只須定期在自己的崗位清掃過濾網即可保證整個除塵系統的安全執行,有效地防止了絮狀物附著到濾筒表面。

  ②我們每三個月對濾筒實施一次全面的定期清掃,即使有少量絮狀物被吸入,也不至於大量堆積,從而確保了濾筒表面無大量可燃物附著。

  3、對電氣裝置的管理

  ①為避免電機內部短路而造成的電機燒燬,我們在控制櫃的面板上增加了顯示三相電流的電流表,以便點檢時能及時發現三相電流不平衡,及時採取對應措施。

  ②對控制櫃內部短路的問題,防止粉塵入侵櫃內是關鍵。我們透過改善電櫃的密封性和定期清理櫃內粉塵,使櫃內電器元件發生短路的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③為避免電機因過載造成燒燬,關鍵是風機在正常引數的狀態下執行。我們在日常點檢中注重確認風機的轉動是否良好、是否有異響,如果有異常則馬上停機進行檢查,及時更換磨損的零件,以確保電機不因過載被燒燬。

  ④為了確保相關技術規範能夠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執行,我們針對除塵裝置設定了定期巡查的制度。每月一次,由現場生產主管、維保廠家、車問安全員和擔當技術員組成巡查小組,對裝置的點檢、維護、執行和衛生狀況進行綜合確認。針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點,發現一個就解決、消除一個,絕不放過任何管理不作為和違規操作行為。職業危害防治裝置的使用保養,關鍵是管理,重點是改善。我們必需先掌握好除塵裝置的基本工作原理,遵守安全管理規範,及時對裝置管理和執行中發現的問題點採取有效的對應措施,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