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讀學生工的管理問題及對策建議論文

半工半讀學生工的管理問題及對策建議論文

  摘要:學校應採取主動積極的措施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鼓勵學生踏實工作,為企業創造最大效益,鼓勵學生謀求創新,為企業的發展出謀獻策。學校要加強職業道德操守教育,以保證半工半讀順利進行,保證企業生產運作正常。

  關鍵詞:問題;對策;政府扶持

  一、“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現狀分析

  (一)“工”給企業管理帶來的問題

  1.衝擊原有的管理制度。我們調研發現,能批次接收“工”的企業,往往都是規範化管理的企業,他們都有一整套比較規範的管理制度和細則,在制度上對事不對人,是公平公正的,出現生產差錯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半工半讀學生畢竟還是職高生,且多來自偏遠山區,自身素質也參差不齊,要求他們不出差錯很難,雖然適度地放寬管理尺度能體現企業人性化管理的一面,但這必然增加企業的管理難度,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

  2.人員不穩定影響生產。半工半讀的學生和家庭問題相對較多,學生及其家長的觀念相對守舊,且有相當的學生自卑感較強,意志力較薄弱,在枯燥乏味的流水線工作,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半工半讀學生在企業中受不了苦;也有部分學生對工作的預期過高,抗挫折能力不強,難以接受督導的批評指責,遇事容易選擇逃避放棄,造成人員不穩定,影響整個企業的生產。

  (二)學校安排“工”遇到的問題

  1.企業參與意願不強。學校在找符合半工半讀條件的企業時往往會遇到另一個困難,就是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為謀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不可能主動、額外地接受半工半讀的學生。究其原因,首先是企業相關領導的思想觀念,他們認為自己沒有承擔為社會培養技能人才的義務,國家也沒有明確的制度要求企業必須參與半工半讀,其次是半工半讀學生的管理難度大,管理成本較高,國家沒有相應的.優惠政策,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業參與半工半讀的積極性。

  2.駐企管理學生困難。一是學生剛開始“工”的前期,企業一般只管用工,缺少系統的上崗前的操作規章培訓,用人企業往往把學生當成正式員工看待與要求,缺乏理論到實踐的過渡程式,讓部分學生難以適應;二是在企業學生遇到問題時,在感情上是更依賴駐企教師的,但駐企教師的不足,難以及時解決學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對策及建議

  (一)政府引領,促進企業和教育同步發展

  校企合作的過程如果有地方政府的牽引與督促,效果將更快、更好,也更規範。

  1.政策優先,扶持企業。當地政府應該就眼大局,因為當地企業的良好發展,是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再者,解決勞務問題也是頭等大事。基於這兩點,當地政府可以制訂相關的法規和優惠政策,提供製度保障和經濟支援,對參與半工半讀合作辦學成績卓著的企業予以表彰和獎勵,以倡導扶助半工半讀模式的順利進展之風氣。

  2.科研領先,支援企業。政府應重視半工半讀合作企業的發展壯大,關注並支援企業高新產品的研發,積極為新產品的研發提供條件,為參與半工半讀的企業提供科研支援,以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二)企業扶持,校企合作,培養社會適用人才

  近幾年,一些企業逐漸從“幕後”走向了“前臺”,積極參與職業教育,開展校企合作,承擔培養社會技能人才的義務。

  1.主動提供“工”的崗位。企業願意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工作崗位作為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的平臺,在“工”期間,企業根據學生做工情況不定期舉辦一些企業崗位培訓、技術培訓和主題講座,由企業技工傳授操作技能,企業管理者傳播職業理念,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質的養成,讓學生更進一步接受、感悟職業教育,實現工作崗位鍛鍊育人、企業文化薰陶育人,為其將來進入職場奠定基礎。

  2.企業主動獲得話語權。企業在職業教育的主體框架內應獲得充分的話語權,企業管理人員及技術專家根據職業要求,在培養目標、專業設定、課程內容、教學形式、實訓實習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參與學校的管理與合作,協助學校確定人才規格以及就業方向,審定專業教學課程開設。企業還可派出技術骨幹到學校參與教學計劃及課程模組設計,甚至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學校應與企業溝通,促使合作企業全方位、全過程參與人才培養。

  (三)強化細節,突出學校自身的教育功能

  學校應靈活處理“讀”的形式,始終圍繞強化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突出學校的教育功能。

  1.教學形式可以靈活。可採用“課堂+企業”的“企業課堂”形式,讓學生在上崗實習中學習知識技能;也可採用“課堂+實訓”的形式,讓學生在校內實習實訓時強化專業理論基礎知識,靈活分配,滾動推進。

  2.加強崗前的教育培訓。在學生將去企業“工”時,學校應採取主動積極的措施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鼓勵學生踏實工作,為企業創造最大效益,鼓勵學生謀求創新,為企業的發展出謀獻策。學校要加強職業道德操守教育,以保證半工半讀順利進行,保證企業生產運作正常。

  參考文獻:

  [1]彭純憲.中等職業學校頂崗實習精細化管理[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