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網供電可靠性及管理措施論文

配網供電可靠性及管理措施論文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電力負荷增長加快,原有電網由於長期投資不足,裝置陳舊,技術落後,形成一些供電瓶頸,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關鍵詞:配網 供電 可靠性

  一、配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性

  配網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將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使用者停電故障中的80%是由於配電網故障引起的。因此,如何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配電系統使用者供電可靠性是衡量供電系統對使用者持續供電的能力的一個主要指標,它指在統計期間,10 kV配電網對使用者有效供電時間總小時數與統計期間小時數的比值:供電可靠率=[1-∑(每戶每次停電時間) / (總使用者數×一年的小時數)]×100%。配電系統直接與使用者相連,是電力系統向用戶供應電能和分配電能的重要環節。中壓配電網覆蓋每條街道,再透過低壓配電網延伸至每個用電客戶,一旦配電系統或裝置發生故障或進行檢修、試驗,就會造成系統對使用者供電中斷,會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配電網的發展有些滯後,不能適應廣大客戶的需求,因此必須加強對配電網的建設與改造,提高供電可靠性以適應電力行業發展的要求。

  二、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

  (一)從技術入手,提高供電可靠性

  1. 加強技術措施,大力推廣使用新產品

  (1)在農村電網改造中逐步使用高壓電纜及絕緣導線。在農網改造中使用不同規格的電纜約2.96km,在安全距離不夠處使用絕緣線,規格從35~120mm,低壓絕緣線,規格從35~95mm,使故障率大為降低,對電網可靠性及安全性提高起到了較大作用。

  (2)用棒式絕緣子替換針式絕緣子,針式絕緣子因耐壓能力差,在雷雨季節,經常發生擊穿,引起單相接地,且故障點不易尋找,延長了停電時間,用棒式絕緣子後,情況大有好轉。

  (3)用真空斷路器替換油斷路器。真空斷路器技術性能及安全性遠遠高於油斷路器。

  (4)金屬氧化物避雷器替換閥式避雷器,以增強線路避雷和防止過電壓能力。

  (5)採用全密封式變壓器,原S7型變壓器,投入執行後,使變壓器吸入太多水分,影響變壓器壽命和執行安全。現在逐步使用全密封式變壓器,此類變壓器安全、可靠、經濟,應用後變壓器事故有所減少。 2. 採用先進裝置,實現配網自動化。採用先進裝置(自身故障率低),透過通訊網路,對配網進行實時監測,隨時掌握網路中各元件的執行工況,故障未發生就能及時消除。實現配電網路自動化,能自動將故障段隔離,非故障段恢復供電,透過選擇合理的與本地相適應的綜合自動化系統方案,在實施一整套監控措施的同時,加強對電網實時狀態、裝置、開關動作次數、負荷管理情況、潮流動向進行採集,實施網路管理,擬定最佳化方案,提高了配網供電可靠性,使99.99%的供電可靠率得以實現。另外,聯絡開關與切換開關相互配合,可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電負荷轉移到其它系統,恢復供電,從而縮短非故障線路的停電時間。

  3. 重視施工及檢修質量。施工、檢修質量是提高配網可靠性非常重要的環節,必須嚴格把關,減少故障率。特別是配網使用的非標準金具的.設計及鍍鋅材料的質量,是當務之急。否則,緊接著大量嚴重的鏽蝕金具更換,工作量特別繁重,供電可靠性得不到保證。這一項極易疏忽,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採用高度可靠的發、供電裝置,做好發、供電裝置的維護執行工作。

  4. 提高供電線路可靠性,對系統中重要線路採用雙回線。目前農電配網中,架設雙回線的還比較少,雙回線路供電,輸送能力大,輸電線路可靠性很高。主幹線增設線路開關,架設分支,把分支線路故障停電範圍限制在支線範圍內,減少停電範圍。

  (二)加強管理,提高供電可靠性

  1. 建立決策管理層、指標控制層和支援層三級保證體系。供電企業應成立可靠性領導小組,由辦公室、企管、生技、營銷、財務、排程及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可靠性專責人員參加,主要負責制定和落實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各項管理、技術措施及配電網路建設規劃方案的討論、制訂,認真貫徹執行上級相關規定和辦法,切實完成可靠性指標。各相關部門亦配備相應的可靠性兼職人員,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供電可靠性的規章制度、考核細則,督促完成公司下達的可靠性考核指標。各有關部門可靠性管理兼職人員組成供電可靠性管理網路,負責可靠性的各項具體管理工作,使資訊傳遞和有關資料整理、上報工作,及電網規劃、設計、基建、施工、生產執行等相關工作有條不紊。

  2. 改革停電檢修制度,計劃管理停電。加強停送電管理。實行每週生產例會制度,由分管生產的領導統一安排停電檢修工作,加強部門間停電資訊溝通,實現一次停電,多家配合,避免重複停電,嚴禁計劃外停電,徹底杜絕隨意性停電。及時制訂上報月度計劃、周計劃,由排程部門統一管理和協調,編制合理的停電檢修計劃,使變電、線路、業擴、農網改造等停電有機結合起來。

  3. 實現配網自動化和計算機管理。

  (1)排程自動化:實現配網自動化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必然趨勢,在目前條件下,首先使開關站和變電站實現排程自動化。開關站的遠動情況是:遙分,遙合,開關合分狀態,各種訊號繼電器的訊號量,10kV母線電壓及10kV進出線電流。終端RTU採用RTS-200型交流取樣分散式模組化結構,排程端為SWJ-700型系統,無線通道,附有一部無線電話。

  (2)MIS開發:MIS的開發,從管理上保證供電可靠性。MIS中的關鍵是GIS(地理資訊系統)的開發,即要有一張好的地圖。在地圖上幾乎標出每一根電杆的位置,將把全公司各供電所、變電站、排程室等全部用光纜連線起來,做到資訊共享。這使配網在規劃、故障點的定位、停電範圍的顯示、找配網的薄弱環節等等起到較大作用。

  我們將繼續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決策部署,稟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樹立良好的供電企業形象,保證向用戶不斷供給質量合格的電力,從而實現全面的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並日益滿足電網安全執行和優質服務的要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