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學》課件在教學中使用的利弊研究論文

《水力學》課件在教學中使用的利弊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對目前《水力學》教學中多媒體課件使用的優勢和不足做了比較說明,並就如何克服課件教學的缺陷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認為只有揚長避短,《水力學》教學才能克服許多傳統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應有的潛能和作用。

  關鍵詞:水力學;課件教學;傳統教學;教學方法;建議

  在目前的《水力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克服了許多傳統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而且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個性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多媒體教學並不是萬能的,它有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還有很多潛能有待於發掘和利用。只有透過揚長避短,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先進作用。

  課件教學在《水力學》教學過程中的優點

  提高效率,突破傳統教學中的難點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多媒體課件利用計算機的人機互動和多媒體技術以生動的影象、動畫對課程中的知識點作了形象動態的描繪,教學過程直觀、生動,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比如在講解水流從陡坡流動到緩坡時,會發生水躍現象。由於上、下游水位的對比關係不同,既可能形成遠離式水躍,也可能形成臨界水躍或是淹沒水躍。對此學生較難理解。針對此類問題,利用多媒體制作一些動畫,使上、下游水位改變,來形象演示水位變化而導致水躍形式的變化,這樣就使抽象、難懂的問題變得直觀、易懂,加深學生的印象,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

  刪繁就簡,節約課時,增加課堂教學資訊量使用多媒體教學,只需將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在課堂上進行演示,省去了在黑板上書寫的時間,節約了課時,從而可以加大教學資訊量。在傳統教學中,對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上採用“介紹—原理引用—結論”三段式教學思路,粗線條的教學,缺乏創新。從實踐來看,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水力學》教學中,一方面大大縮短了資訊傳播的時間和路徑,刪繁就簡,使一些難以用單一語言、文字、影象來講解的概念能夠被較快、較透徹地理解;另一方面,《水力學》中有些概念文字描述較多,公式也較枯燥,利用flash對這些文字、公式進行動畫演示,有化枯燥為有趣、化抽象為形象的功效,這對目前學時日益減少而導致課堂板書時間銳減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模擬實驗《水力學》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課程,實驗是《水力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水力學》實驗教學中,可用多媒體課件簡要介紹水流的特點、常用的術語、演示實驗操作過程,為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提供初步認識。如在講解紊流的形成過程時,由於涉及水流內部流層的變化和運動,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可將紊流的形成過程製作成動畫,對流層受到擾動後產生的波動過程進行模擬:在兩對力偶的共同作用下,波動幅度將越來越大,最後導致波峰與波谷重合形成渦體。整個過程直觀生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教學效果,還完整體現了該課程的特點,形象演示了《水力學》的教學內容。

  減少粉塵汙染,營造清潔衛生的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的另一個較大優勢是能夠創造清潔衛生的教學環境,減少粉塵汙染。粉塵汙染對教師和前排學生的影響很大。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既節約了時間、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減少了粉塵汙染、創造了清潔衛生的教學環境。

  課件教學在《水力學》教學過程中的弊端

  在研究和總結運用多媒體教學時,發現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必須注意克服。

  學生思維少,不便記憶,影響教學效果課件教學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課堂教學效率高而自豪,但由於多媒體的顯示速度比傳統的板書速度快,其單位教學容量比傳統的單位教學容量大,因此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考慮有關課堂設問,記筆記也有相當難度。隨著近年的連續擴招,學生的基礎知識普遍下降,若畫面切換太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將極大地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影響師生互動,不一定達到預期目標在使用課件教學時,沒有情感的大螢幕成了教學的“主角”,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互動性差,很難達到預期目標。《水力學》作為一門與實踐結合緊密的專業基礎課,具有概念多、公式多等特點,對於公式推導製作的課件,只能是教材內容的照搬,大部分公式的物理意義、各種假定及推導方法,僅給出結論,或只是簡單地給出一些推導步驟,對於具體的演算過程等細節問題的演繹缺乏板書。這樣,課件的表達就往往不盡如人意,學生難以理解,而黑板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交流知識、經驗和體會一個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師生互動、考查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的重要教具,板書也恰恰能根據學生基礎的不同和各種隨機情況,靈活地為學生推導、演算教學中難以理解的公式和例題。

  不利於學生邏輯推理、論證能力的提高及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水力學》課程中定理的證明、公式的推導以及例題的演算,往往需要學生深入地思考、慢慢地品味與細細地咀嚼,需要教師積極地引導,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在師生的溝通與交流中使學生的.思路得到啟發,並逐漸深入下去,融會貫通。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變成直觀、具體的內容,有助於學生對抽象內容的掌握與理解,但這些不能代替抽象思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對形象、直觀思維的有效思考整理變成抽象思維。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能力培養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課件教學在《水力學》教學過程中的改進措施

  有條不紊,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多媒體教學要做到有理有節,有條不紊,節奏不宜太快。在《水力學》課件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確保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多媒體教學軟體應適應《水力學》教學特點,並滿足著重培養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對基本原理的運用等方面的需要,既不能是教材的翻版也不能只提供資訊,而應透過動畫形象的展現引導學生思考、深刻理解和體會相關知識點,同時結合討論,透過一些實際問題啟發式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與傳統教學緊密結合,按教學內容分別採用不同的授課方式多媒體教學可以理解為傳統教學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這一特殊工具,它不可能拋棄所有的傳統教學手段。因此在設計多媒體教程時,要把握好多媒體的使用時機,將傳統的優秀教學理念以一定形式融入多媒體教學中,正確處理多媒體和粉筆、黑板、普通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係,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時間(主要指操作時間)與適時的課堂講解、板書、互動、反思時間的關係。實際上,傳統教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尤其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恰好可以彌補現代機器的盲點,真正實現兩者教學理念的結合、優勢的結合。《水力學》按內容可分為基本原理和應用兩大部分。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內容,多媒體教學的過程、形式、內容、時間安排都應有所不同。在原理部分,可將教學內容製作成多媒體課件,使抽象問題直觀化,以加深印象。在應用部分,可稍微淡化課件的使用,增加板書的分量,針對具體問題,有側重地給學生演算,使學生熟練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邏輯推理的能力。

  以人為本,注重師生交流,提高教學質量使用多媒體教學,要以人為本,明確教學主體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關係,明確教育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計算機課件只能起輔助作用,不能喧賓奪主。教師應靈活地調節課堂進度,在牢牢掌握教學過程主動權的同時,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人格發展的幫助者、促進者;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理解問題,透過師生間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幫助學生情、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及其人格因素的提高和養成。而計算機教學課件為實現輔助作用,其功能應確定為提供感性材料,加深學生的感知深度;呈現動態板書,增強學生的理解記憶;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思維;演示擴充套件視野,使學生實現探索發現、創造性地自主學習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情緒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正確判斷教學效果,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十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講解時要求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及時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師生互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精心設計,合理呈現,不斷完善《水力學》教學模式自適應性探索一門課程的質量和效果是從設計階段開始的,沒有高水平、高質量的設計和要求,就不可能產生預期的高水平的課堂教學。嚴密的教學組織是一門課程成功的關鍵之一,只有對每個環節和細節都做到高要求和精心準備,才能有整個課程的高質量和好效果。因此在設計《水力學》課件時應精選內容,準確定位,突出各章節的重點內容,把握好教學重難點,在充分掌握基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重組,自成體系,精心設計出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思維特點、情感特徵和興趣的呈現方式,儘量使設計的課件與教學目標、教師、學生等構成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並不斷探索多媒體在《水力學》教學中應用的新領域和新方法。

  多媒體教學已經進入發展與提高的應用階段,全面提高多媒體教學質量,需要從課件開發和教學藝術兩方面雙管齊下,努力做到課件運用適度、適量、適時,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最佳化,使之精益求精。只有每位教師都認真去研究多媒體教學藝術,提高講授水平,才能用好多媒體資源,真正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齊清蘭,劉鳳華.高職高專水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

  [2]張勁.基於自主學習的《水力學》網路課程的設計與實現[J].教育資訊科技,2004,(12).

  [3]郭維東,李文果,楊麗萍,等.淺談水力學課程改革思路[J].農業與技術,2004,(1).

  [4]梁素韜,韓會玲,郝豔敏.淺談水力學課程教學改革[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3,(4).

  [5]向文英,程光均.水力學教學方法探討[J].高等建築教育,2001,(2).

  [6]張璞揚,張權.談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辯證關係[J].教育與現代化,2005,(1).

  [7]彭軍.論多媒體教學的優勢[J].教育技術通訊,2000,(1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