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老子思想對高等學校管理的啟示論文

淺析老子思想對高等學校管理的啟示論文

  論文關鍵詞:“無為而治” 高等教育管理 管理倫理思想

  論文摘要:“無為而治”管理倫理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始於西周,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儒、道、法等諸家均有論述,而尤以道家為代表屍‘無為而治”是眾多思想家所推崇的管理倫理思想,也足歷代統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在中國歷史上,無為而治的管理倫理思想曾被一些明智的統治者所運用,發揮著安定社會與民眾生活、促進經濟發展等積極作用。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研究道家思想的熱潮悄然興起,人們開始從現代管理倫理的角度來診釋其管理倫理精義。這一思想開始走進企業,走進管理領域,走向世界。因此,將“無為而治”管理倫理思想運用於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管理中,我們可以得到諸多啟示。

  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寶庫中,有許多智慧之源,足以啟迪現代人的心靈,提高現代管理水平,蘊含著豐富的管理思想,能為學校管理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和智慧。但以往人們較側重對儒家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而對於祟尚自然的道家卻未予以應有的重視。實際上,道家思想中蘊含著極其寶貴的管理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獨特的言語和方式實施著它的巨大功能,潛移默不匕池影響著中國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潤著絢麗多姿的中華文化。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範妞寸中華民族特別是對中國的知識分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產生深刻的影響。主練《四庫全書》的著名學者紀曉嵐先生給它下了八個字的評語:“綜羅百代,廣博精徽”。不僅如此,老子在國際上產生的影響也日益增強。美國前總統里根在《國情諮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國若烹刁鮮”。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繫說“老子是國際性的”,美國學者蒲堯明肯定《老子>`.是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紐約日水限》曾將老子列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在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老子思想對高等學校的發展仍有著重要的意叉。本文擬對老子思想對高等學校管理的借鑑意義進行闡述。

  一、無為而治的管理原則

  “無為而治”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李生龍先生:無為論》,對此有許多精闢的見解。他將自無為”歸納為互相聯絡的兩種含義:或是沒做什麼,表示一種存在狀態;或是不要做什麼,表示一種行為禁忌。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細細揣摩,“無為”所衍生的各種內涵都是以這兩個最基本的意思為根據的。

  《老子》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默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嶸73章)對於管理者,老子主張“為君之道以虛無為本。”同時,道家認為,君道與臣道是截然不同的,君主遵循天道,無為而尊,臣下遵循人道,忠於職守,有為而累,二者不可混同。《莊子.天道》篇中說:“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下有為也,上亦有為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而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君無為而臣有為,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君無為”,在管理倫理的實踐中如何運用呢?道家雖說:“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莊子一大宗師》,但還是作了可見可受的周密安排:一是以靜制動,“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廠‘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老子賺36章)。作為人君的“我”,外表玄默,內蘊精明,臣下莫測高深,而只有竭其才智以效君王;二是知人善用,因材授職,用其所長.大者以為舟航柱樑,小者以為輯楔,修者以為擱糧,短者以為朱儒杆護。無大小修短,各得其宜;規矩方圓,各有所施。”群臣各得其宜,也就各展其才,各盡其能,為君王效勞:三是使群臣得分職守而治。“官得守其分”,各司其職,自然也就可以有條不紊,做到“無為而治”了.

  二、以老子管理思想檢視當代中國高教管理

  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呈現出大眾化、多樣化、前沿化等顯著的特點,這種趨勢使大學職能從單純的教學育人,到教學與科學並重,再到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軸心”產推動器,,為社會直接服務,大學與社會的互動和聯絡越來越緊密和直接。如此複雜而發展迅速的現代高等教育,給當代中國的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使高等教育管理面臨著許多新的困惑與挑戰。

  1.高校辦學自主權落實不夠

  應該說,經過一系列的改革與發展,高校的`辦學自主權與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經過了新一輪的國家高教管理體制改革與調整才刀波了原來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行業不再主管高校,實行國家與地方兩級管理體制,解除了高校原來許多行政束縛,高校獲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活力與自由。這也是世紀之交中國高等教育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冷靜地分析我國高等教育管理的現狀,我們不得不承認,高校辦學自主權的落實與過去相比,在制度上並未有根本突破,以政府行政為主的縱向集中管理模式並未真正改變,政府對高等學校仍然主要是一種上下級行政關係,而不是依據法律規範而建立的公共權力機構與服務物件的關係。政府對高校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法規,缺乏規範性和穩定性,透明度不高,在經費分配、成果評定、學科申報等方面一些非學術、非市場的人為因素常常導致“暗箱操作”,損害了社會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高等學校並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力學主體,一些改革與創新的措施常常舉步繃陳嚴重地影響了高校的辦學積極性與能動性的發揮。

  2.師生的辦學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

  高校作為社會這個大系統的一個構成要素有其自身的特點:從管理內容上講,既有行政管理,也有大量的學術管理;從管理物件上講,廣大教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廣大學生作為學校“產品”,本身參與生產過程、管理過程,還能自我加工、自我塑造;從管理手段上講,習椒力性影響與權力性影響同樣重要,甚至作用更為持久、廣泛和深入。

  這些特點,長期以來卻被我們有意無意地迴避和忽視了。高校內部管理的現有組織機構與模式仍然沿襲以往計劃經濟時代的做法,學校管理機構只是政府行政體系在高教系統的延伸,主要靠領會上級意圖、吃透檔案精神、貫徹執行各種行政規則來發揮和實現高等學校的各項職責與功能,對安全目標的追求成了管理者們的首選目標,而創新與發展則退居其次。同時,“行政化”,了的高等學校主要按行政組織的規則執行,強調行政權威,機關行政人員成為了學校的主角,教學科研人員在相當程度上成了行政系統的被支配者,其聲音只能作為行政部門的諮詢與參考,缺乏參與制度建立和決策管理的機會。這樣,壓抑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阻礙了高等教育發展所必需的交換、交往和互動,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3.行政權力需要限制

  現在,高等學校管理體制中權力結構失衡,行政權力強大,學術權力弱化教師作為學校辦學的主體,沒有充分發揮在學術活動中的領導決策作用,學術白主性被行政權力所壓制,不可避貧夢也產生某些偏差,甚至造成決策失誤。

  由於人們長期的觀念沉澱,“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學術權力的發揮不穿上行政系統的外衣就似乎沒有應有的權威,這樣導致學校決策與執行機構不分,機關行政人員隊伍龐大,師生唯官是從。因此,需要又水行政權力進行限制。道家關於“君無為而臣有為”的管理倫理思想是極有啟迪意義的。所謂“君無為”,在高校內部就是要管理者放手讓權,不要過多地用行政權力干預學術活動;而“臣有為”則是要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教師的創造險與積極性,加強學術權力。以教授專家為核心,以各種“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教授委員會”等學術組織為表現的學術權力,構成學校權威的基石,對學校學科建設、教學與利.研以及其它方面的發展都起著內在的支配作用。因此廠一所高校要真正提高質量、辦出水平、辦出特色就必須高度重視學術權力,充分發揮學術權力的積極作用。

  4.管理人員的道德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管理人員是管理的執行者,其道德素質水平直接決定管理的成效。正如《老子河上公章句》所言:“聖人以身率道,不言而化,萬事修治,故能成其大。,要求管理者自覺按照“大道,,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為民眾作出表率。目前高校管理人員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校級管理層成天忙於日常事務而無瑕考慮學校如何適應社會發展、抓住機遇進行改革與發展的大事,或者雖有好的想法與舉措汀團愚到阻力就擔心或藉口怕影響穩定而不能堅持改革;二是重行政管理而輕學術管理,或者說不懂得如何進行學術管理;三是重過程管理而輕目標管理,忽視高校管理中自主管理的特徵,過多地干預和直接控制管理過程,激起師生的反感;四是顛倒了管理與服務的關係,管理人員高高在上,缺乏對教師應有的理解與尊重,只向上級負責,不從實際出發,只會照章力事,不顧實際情況,一味地州爪硬管,挫傷了教師和學生的私淞性,阻礙了學校的改革與發展。

  三、老子管理思想在當代中國高教管理中的運用

  研究和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老子的“無為而治”管理思想發展到今天,我們將之歸納總結,從不同的需要角度出步織寸它進行現代意義的診釋,很準說準確地把握了它的真義,但同時也可以說是大大拓展豐富了它的夕涎和內涵。釋氏為而治,管理倫理思想運用於現代高教管理,我們至少可以在以下幾個層面上結合現代高教管理的實際加以靈活運用:在宏又則層面上,“因順自然”一遵循客觀條件和規律,“因物自性,,一尊重系統自身的實際情況。切忌違背客觀規律的“妄為”和離開自身實際可能的“強為”,否則只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產欲速則不達”。在操作層面上,一是將“無為而不為”的管理倫理思想應用於高教管理的組織建設,實現重}L下移,健全分層管理架構;二是應用“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管理倫理思想,以人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三是以“行不言之教”為指導,強化道德素質,不斷提高管理者的領導能力與水平。 1.重心下移,健全分層管理架構

  老子的管理倫理思想啟示我們:在處理各種型別的管理矛盾與關係時,要緊緊扣住“治”這個目標,做到在處理各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時,最重要的是“官得守其分匕各級組織、各個部門責權分明、各司其職,各行其是,領導機關”無為而治竅—充分發揮和調動基層的積極勝,以最小的領導行為取得最大的管理成效。

  總結歸納國內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功實踐,聯絡老子的管理倫理思想作為指導,我們認為處理上述關係的關鍵在於充分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專業設定自主權、教學管理自主權、文憑發放自主權、機構設定自主權界桂開自主權、幹部人事自主權、職稱評聘自主權、財務自主權和國際合作與交流自主權。政府應立足轉變職能,主要運用立法、規劃、撥款和法律規定內的行政手段來調控管理的目標、發展的規模與速度、教育的質量與效益,而不是人為地隨機制定一些臨時性措施。實踐證明,國易爾寸高等教育的間接調控手段越有效,大學就越有更加寬鬆的辦學環境和辦學自主權。同時強化社會、市場的監督、調節力量,形成社會、政府、學校三者的良好關係,用以制約和檢驗政府的調控與學校自主力、學的水平和質量。

  2.以人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陳鼓應先生說:“老子自然無為的觀念,運用到政治上,是要讓人民有更大的自主性,允許特殊性、差異性的發展。也就是該吮許個人人格和個人願望的充分發展”(《老莊新論》第九頁)。所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因其性則天下從”,說的就是領導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群眾,而是要激發群眾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在此基礎上集中群眾智慧,使決策符合於絕大多數群眾的意願,這樣看起來似乎是‘無為’,其實,由於萬眾一心,完全能夠達到“無不為”。這種人本主義的管理倫理思想和民主管理的原則在現代高等教育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把調動人的積極性放在首位,建立以激勵為核心,以滿足師生不同層次的需求為目標,使師生在“無為”和“不覺”中產生積極的心理活動和精神力量,主動自覺地發揮自己的倉J造才能。其次,建立良性激勵機制,首先應該表現出對教師的尊重,並且這種尊重是誠摯的、深切的、發自內心的,能讓教師感到自身的價值,進而發現自己新的價值。表揚與批評則是激勵人們情感的兩大工具。領導的肯定會使教師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獲得承認與讚賞是教師普遍強烈的需要。最後,.實行民主管理,為道家管理倫理思想所特別強調。其‘我無為,而民自化”的思想,說的就是要尊重民眾的個險和創造性,使之行使主人翁的權利。高校實施民主管理,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主建設程序中的重要一環。

  3.強化素質,提高領導管理水平

  老子自行不言之教”的管理倫理思想在高教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所批評的管理者“自視、自是、自伐、自矜”,倡導的“去甚、去奢、去泰,和“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也是我們進行高教管理幹部隊伍建設的良方。它啟示我}i7}加強管理者的思想品德修養,重視管理人員整體素質的培養,在學校管理中充分發揮非權力性影響的作用。

  首先,建設一支品德高尚的管理幹部隊伍。品德修養,是高校管理幹部隊伍建設首先要著重強調的。老子說‘行不言之教”,其中一洲尺重要的意思就是指管理者的“身教”。教人易,自行難,高尚的道德和優秀的心理品質是高校管理人員最重要的人格力量。借鑑老子的‘氏為而治,,管理倫理思想,結合高校實際,我們認為高校管理人員首先應該加強自知、無私、寬容、誠信等方面的品德修養。管理者還應該具備誠信的品德。老子說“信不足,有不信”。意即管理者不講誠信,老百姓也不會相信他。高等學校與其它單位和部門相比,特別崇尚倫理,這是因為它做的是人的工作,而且是面向人的未來的,所以對倫理的思考比較多,對管理者“誠信”品格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管理者要從思想上樹立‘鹼信”的意識,認識到誠信是管理者的無形資產,也是學校的信譽;要秉著“若烹小鮮”的態度,慎重決策,減少決策的隨意性;要加強制度建設,依法制校,在學校樹立誠信之風。

  其次,發揮非權力性影響的重要作用。高校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與其它管理人員的要求相比有其顯著的特點。一是學術上的要求。應接受過正規的大學學歷教育,理解學術的價值與意義,尊重教師、尊重知識,站在服務的角度,把學術活動作為實現高等教育目標的中心來抓;二是能力上的要求。高校是社會平均文化水平最高的地方,而其勞動方式主要為心智的活動,理智與情感起著重大的作用,得不到理解的行政性管理是很難行得通的。因此這就要求管理者在運用權力性影響的同時,更要善於運用非權力性影響。怎樣發揮高校管理者的非權力性影響呢?管理者除了要有高尚的道德與優秀的心理品質以外,還要能夠提出明確、系統、鮮明、為師生所認同的教育觀,融先進性、整體險、可達性於一體的清晰奮鬥目標,以及有效而高超的管理策略。

  管理的策略是觀念和目標落實的關鍵,也是一個管理者管理藝術和水平的表現。一個優秀的高校管理者總是能夠巧妙地把組織的觀念和目標轉化為師生自覺的行動,正如老子所說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總是能遵循“大制不割”、“始制有名、亦將知止”、“慎終如始等管理原則和方法,抓住可能出現的機遇,實現預定的目標。只有一支品德高尚、兼具以上能力的管理隊伍,才能保證學校的高效有序執行,才能促進學校的整體改革與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