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圖書館領域專案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論文

國內外圖書館領域專案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論文

  【摘 要】 文章回顧了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國內外圖書館界專案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除了圖書館應用專案管理的理由、流程、方法和領域外,部分理論研究涉及專案管理和業務管理在組織結構中的衝突。文章對國內外幾個典型的圖書館專案管理案例進行了點評和比較。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 專案管理 綜述。

  0 引言。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基於專案的管理模式悄然興起,逐漸覆蓋了所有的行業和部門。圖書館界在這股潮流影響下也開始嘗試專案管理,並在實踐過程中進行了反思和討論。為全面瞭解專案管理在圖書館的應用及發展,筆者以“圖書館(Library)”+“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為檢索詞,對2005~2015 年國內外圖書館專案管理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分析。國外文獻來源於Web of ScienceTM、EBSCO(LISTA)、Emerald、Elsevier ScienceDirect;國內文獻來源於 CNKI.國外文獻,從 Web of ScienceTM資料庫中獲得 9篇,從 EBSCO(LISTA)資料庫中獲得 304 篇,從Emerald 資料庫中獲得 25 篇,從 Elsevier Sci-enceDirect 資料庫中獲得 5 篇。檢索命中的國外文獻主要有四類:研究論文、研究報告、碩博士論文和圖書。去重後逐篇閱讀摘要,歸納和提煉相關主題,發現近十年國外圖書館專案管理研究涉及的內容十分繁雜,圖書館專案管理的高頻詞有圖書館專案管理、數字圖書館專案管理、帕累託分析法(Pareto Analysis)、決策矩陣(PughMatrix)、回溯編目、圖書館搬遷。檢索到國內相關文獻 249 篇,其中期刊論文 181 篇,學位論文 50 篇,報紙會議等 18 篇;年均發文不到 25篇,說明並非研究熱點。筆者透過追蹤參考文獻,對國內研究也進行了梳理。

  1 圖書館專案管理的理論研究。

  1.1 國外理論研究。

  在國外圖書館界,專案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已經運用了幾十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圖書館專案管理的理論和實踐方法、圖書館專案管理系統開發、館員能力培養,以及如何與政府等外部組織合作開展專案管理等方面。

  1.1.1 理由及可行性。

  1983 年,懷特(White,R. L.)認為圖書館經常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工作,可以將這些小組工作視為專案並進行管理[1],但他並沒有對圖書館具體用什麼方式、在什麼領域開展專案管理進行討論。H·弗蘭克·塞文(H.Frank Cervone)是美國圖書館界知名學者,也是專案管理的積極倡導者。2004 年,他指出,美國大多數圖書館員的學科背景是人文科學類,他們對專案管理並不熟悉,這導致他們習慣性地摒棄專案管理;他列出了圖書館員摒棄專案管理的九條理由,他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逐一進行駁斥,提倡圖書館採用專案管理[2];2007 年,他對專案管理的基本定義和標準進行了討論,並將專案管理運用到數字圖書館中;認為在整個專案過程中,整合管理使得專案管理者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對出現的問題予以積極解決[3].2006 年,南西·J·波里奇(Nancy J. Burich)發現美國許多圖書館面臨財政支援下降的風險,加上資源獲取成本和多元服務成本增加,實施專案管理的圖書館越來越多[4].

  1.1.2 管理方法的移植。

  1990 年,馬米恩·丹(Marmion Dan)提出圖書館專案管理的八條指南,指導圖書館該如何有步驟、有戰略地實施專案管理。他認為,圖書館採用專案管理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可以減少開銷,因而在有限的資源下能夠完成更多的工作[5].1996 年布萊克·柯爾斯頓(Black Kirsten)在題名為《圖書館及資訊機構的專案管理》 的專著中詳細介紹了圖書館實施專案管理的原理及簡單方法[6].1997 年,麥克拉克倫(MacLachlan)出版 《讓專案管理為你工作》 一書[7],推薦圖書館採用專案管理以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羅伯特·法維尼(Robert Favini)認為,圖書館的任何一個專案都應當包括工作內容、時間表、該專案的組織結構圖及預算[8].2009 年,弗蘭克·塞文(H.Frank Cervone)連續發表三篇論文介紹將帕累託分析法運用於圖書館專案管理。他認為,帕累託分析法應用於圖書館專案管理時,應當優先考慮和解決在數字圖書館中最關鍵的影響因素,這對於圖書館網頁設計團隊在最佳化改進工作方面是非常有益的[9].2010 年,他提出利用決策樹分析法處理數字圖書館專案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認為數字圖書館的管理者可以利用決策分析樹來處理工作中的很多問題。由於在專案過程中會有各種不同的環境變化,決策樹分析法使得專案團隊能夠應對出現的各種問題,可以對無法控制的情況出現的機率進行量化[10].布魯斯·馬西斯(Bruce E.Massis)認為,溝通是圖書館專案管理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專案管理被實踐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能夠使圖書館獲益,在有限的時間、資金及資源環境下,專案管理是圖書館工作獲得成功的基礎;圖書館專案管理的步驟包括專案規劃、風險評估、專案實施、專案控制、專案評價驗收、反饋及改進[11].

  1.1.3 適用範圍的討論。

  希拉·克里思(Sheila D. Creth)[12]和羅伯特·法維尼(Robert Favini)分別在 1993 年和 1997 年介紹了利用戰略規劃和專案管理辦法在高校圖書館和網路中心之間開展合作。2000 年,菲利帕·馬魯洛·安扎隆(Filippa Marullo Anzalone)指出專案管理是一種非常多樣化的管理手段,其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可以最大限度地簡化人力成本和資源。當圖書館購買新資源、開展新的服務專案或是提出一個新館建設方案時,圖書館管理者均可採用專案管理作為一種有效方法來應對組織中出現的新變化,任何專案從提出到完成一定會或多或少地出現變化[13],因而專案管理可以幫助圖書館控制變化造成的影響。

  1.1.4 組織結構變革。

  1999 年,侯賽因·安薩爾(Husain Ansari)介紹了科威特大學圖書館對傳統的圖書館層級制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從而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一些具體措施,及組織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14].2001 年,巴巴拉·莫蘭(Barbara B. Moran)介紹了北美高校圖書館在對組織結構進行扁平化調整過程中的一些做法,並對高校圖書館組織結構重組給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15].2003 年,斯坦利·諾頓(Stanley Norton)指出為保證圖書館順利地實施新專案,需要從一開始就對該專案進行有序、高效地管理,圖書館在專案管理過程中需要尋求一種方式使專案管理與圖書館傳統的科層制管理減少衝突[16].

  1.1.5 圖書館學教育支撐。

  比爾(Bell)於 1996 年刊登在 Library Asso-ciation Record 的文章指出,隨著圖書館界對專案管理產生愈發濃厚的興趣,在圖書館員中開展專案管理的課程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文中介紹了英國公共圖書館針對館員開展專案管理培訓的情況[17].2005 年,馬克·溫斯頓(Mark D. Win-ston)認為美國圖書館學的專業教育中普遍會教授一些管理方法,但一些特殊的管理方法(如專案管理)則幾乎沒有出現過。文中闡述了圖書館專案管理的定義及圖書館專案管理的原則和方法,併發布了一項調查結果,即在美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中不到 5%的學校開設了專案管理課程[18].2007 年,簡·金克斯(Jane Kinkus)在 《專案管理能力:對圖書館立場宣言的文獻回顧和內容分析》 (Project management skills:a literaturere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library positionannouncement )一文中提出,圖書館面臨經費壓力、技術進步的環境變化和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服務轉型,導致圖書館專案越來越多,對圖書館員專案管理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19].有圖書館員認為,自己雖然沒有專案經理的'頭銜,但在實際工作中運用了專案管理的方法。2012 年,加拿大圖書館員傑娜·安妮·霍爾特(Jenn Anne Hor-wath)關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圖書館專案管理現狀的調研印證了這一點:多數圖書館員沒有接受過專案管理的正規訓練,他們根據初級的專案管理知識開展非正式的專案管理,採用即時通訊等快捷方式溝通,很少進行正式的現狀通報,專案管理成熟度水平不高[20].

  1.1.6 效果評價。

  2014 年,羅賓·布瑟(Robin A. Buser)等人的《圖書館專案管理實踐》 (Project managementfor library:A practical approach )[21]出版,提出專案管理的邏輯、方法和對於責任、職能、時間、標杆以及報告的程式,為圖書館業務管理提供了路線圖;專案管理可以改變和提升圖書館服務,對於圖書館運作是促進而不是阻礙。羅賓將圖書館專案大致分為七類,分別是館舍建設和搬遷、系統遷移和升級、資源數字化、自行開發小軟體、活動或特殊事件、工作流程再造,以及共享協作類合作。總之,當圖書館遇到不熟悉的新業務或者跨部門的複雜工作時,經常會想到用專案管理的方法。

  1.2 國內理論研究。

  國內圖書館界關於專案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晚。1996 年,索傳軍在資訊諮詢服務中較早採用專案管理方式,分為預備、專案控制和報告三部分[22].2003 年,《中國圖書館學報》 相繼刊發三篇圖書館專案管理相關論文,即 《圖書館專案管理應用探析》[23]、《城市圖書館通借通還專案管理與體制創新研究》[24]和 《圖書館構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25],其中 《圖書館專案管理應用探析》介紹了專案管理的基本理論框架包括專案的程序管理和專案管理要素,認為圖書館的許多管理活動都可以分解成不同規模的專案管理,運用科學的方法,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好的效果。2006年,蔣知義和鄒凱探討了圖書館業務流程重組中的專案風險管理[26].此後,國內圖書館界對於專案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不斷髮展。例如,豐素貞認為,專案管理的核心是確定“問題”,把問題當作專案來運作,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圖書館實現專案管理的關鍵是對工作進行“切分”,針對存在的問題,運用專案管理的方法進行“設計”[27].大家共同的認識是:專案管理可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鍛鍊隊伍,調動員工積極性,順利完成跨部門的工作;共性問題是:圖書館自上而下缺乏專案管理的知識和經驗,多數專案是單專案管理方法在圖書館的應用;與國外相比,專案管理的研究缺乏圖書館學情報學教學單位和圖書館學會在學術研究和教學方面的支援,是自發模仿和摸索。

  1.3 理論探討。

  綜合分析發現,扁平化和矩陣式組織結構在中外文獻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傳統的圖書館組織結構通常呈金字塔型,處於塔尖的是由館領導組成的決策者群體,處於中間層的是由部室主任組成的管理者群體,處於基層的是由館員組成的執行者群體。隨著圖書館規模的不斷擴大,中間層越來越多,從決策層到執行層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傳統的圖書館組織結構,將圖書館分成採訪、編目、閱覽、流通等部分,這種傳統的組織結構曾經推動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在保證館長統一指揮的同時發揮了職能部門的作用。但隨著社會對圖書館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專業化、綜合化,傳統的職能化組織結構已不能適應圖書館的發展,開始有圖書館引入矩陣式組織結構。

  矩陣式組織結構是把按職能劃分的部門與按專案劃分的小組結合起來的一種組織形式,是為了改進直線職能制橫向聯絡差、缺乏彈性的缺點而形成的一種組織結構。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具有雙重命令系統,小組成員既要與原職能部門保持業務上的聯絡,又要參與專案小組的工作。儘管圖書館矩陣式組織結構有鮮明的優點,但它在國內外圖書館中的使用卻並不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是它違背了統一指揮的傳統組織原則。正如喬安妮·尤斯特(Joanne R.Euster)所說,由於矩陣式組織結構與傳統的組織文化完全不同因而它很難實施,它非常複雜且模稜兩可,需要持續的監督管理以保證矩陣式組織的正常運轉。大多數人生活在層級制的組織結構中,我們甚至都很難想象矩陣式組織,更別提適應它了[28].目前國內外很少有圖書館在管理中完全採用矩陣式組織結構,國外有圖書館採取在部門內嵌入專案組的方式,但這種嵌入制並不能有效解決跨部門出現的問題。理想的矩陣式組織結構應當兼具穩定與彈性的特點,過於穩定無彈性會影響組織效能的發揮;過於彈性缺乏穩定會陷組織於混亂中,故保持平衡是圖書館組織結構研究的重要課題。

  2 圖書館專案管理實踐研究。

  2.1 國外實踐。

  專案管理被廣泛應用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和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1983 年,切尼·哈爾(Cheney Hal)介紹了印第安納州立大學採用專案管理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進行管理的經驗[29].1995 年,安斯利·劉易斯(Ainsley C. Lewis)詳細介紹了威爾士班戈大學圖書館採用 PRINCE2(Project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受控環境中的專案)方式選擇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中的經驗[30].1996 年,愛德華多·桑切斯(EduardoSanchez)討論了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利用專案管理方法開展圖書館自動化專案[31].甚至有學者定義,圖書館專案管理即圖書館在自動化專案及技術專案中採用的管理方法[32].

  其實,專案管理在圖書館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1983 年,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圖書館採用專案管理方法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閱讀活動[33].1997~1998 年,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圖書館員接受了正式的關於專案管理的培訓後在全館範圍內開展了專案管理,當時被定義為“專案”的工作非常多,從更換流通服務檯到期刊評議均採用專案管理的方法[34].1996 年,比爾介紹了愛丁堡大學的蘇格蘭高等教育資金委員會向圖書館贊助的一些專案,這些專案包括回溯建庫及縮微膠片等[35].1997 年,唐納德·辛普森(Donald B. Simpson)提出採用專案管理辦法在圖書館各部門之間開展合作以促進電子館藏的收集[36],類似的採用專案管理的實踐還包括報紙資料庫專案的建設[37]、資訊素養資料庫的建設[38]以及多個圖書館共同合作的線上實時參考諮詢專案[39].

  英美圖書館界除了上述零散的專案管理經驗。介紹之外,也有較大規模且成效突出的圖書館專案管理實踐。

  案例 1: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羅賓遜圖書館。

  該專案的發起人是英國圖書館研究與改革中心主任雪莉·錢伯斯(Shirley Chambers)和紐卡斯爾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戴維·佩羅(David Perrow)。他們發起這項專案的意圖是調查專案管理方法和專案管理軟體在英國高校圖書館的使用情況,試圖透過調查和分析,在英國高校圖書館全面開展專案管理。該調查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為基礎,從 1997 年 5 月持續到 1998 年 4 月。這項調查在英國全國高校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中發放調查表,瞭解各館專案管理的開展情況,調查表中的內容包括是否有采用過專案管理方法的經歷、是否接受過專案管理方法的培訓及是否使用專案管理軟體。調查結果顯示,圖書館管理者幾乎沒有採用過專案管理方法,只有 3%的管理者表示他們僅僅在主要工作中採用過專案管理。然而,卻有 69%的管理者認為圖書館能從專案管理中受益。儘管沒有采用過正式的專案管理方法,27%的圖書館表示他們採用過專案管理的個別方法,例如定期計劃會議、制定計劃、時間表、甘特圖表及網路圖。作者在調查結論中指出:採用專案管理方法和軟體對於圖書館管理及圖書館專案團隊成員都是十分有益的,但是這種方法的優勢需要隨著專案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在多年後才能顯示出來。這項關於高校圖書館專案管理情況的調查隨後在英國圖書館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英國圖書館專案管理的大發展[40].

  案例 2:美國中央密西根大學圖書館。

  2000 年,美國中央密西根大學圖書館為了提高資訊檢索課的水平,在學生中開展的一項研究能力自我評估(Research Readiness Self-Assessment,RRSA)的測試中採用專案管理方法。這是一項線上的水平測試,透過學生線上回答 ALA 《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 中的相關問題,以及他們個人對於科研的理解來判斷他們的資訊搜尋及資訊評價能力。對於學生資訊搜尋能力和資訊需求的衡量,能夠幫助圖書館員在制定資訊檢索課程的內容時更好地滿足學生需求,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他們對於網路資源的依賴並不能更好地滿足學術研究專案的需要。透過專案視覺化、定義及計劃、實施、完成這樣一套完備的專案管理環節,這項測試取得了成果,學生們發現他們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善於進行科研,他們開始積極地在圖書館尋找資源;同時,圖書館員也有了更強的動力不斷學習並幫助學生在檢索課程中提高技能[41].

  案例 3:美國堪薩斯大學圖書館。

  2003 年,堪薩斯大學圖書館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參考諮詢服務,最初每週進行 16 個小時的參考諮詢,這項服務一開始就在師生中獲得了極大的反響。2004 年初,每週提供 32 個小時的參考諮詢,但這仍舊不能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此時圖書館提供這項服務的人員已經是滿負荷工作,且這項工作從一開始就是無報酬的志願服務。為了解決出現的問題,堪薩斯大學圖書館採取了兩項措施:第一,與堪薩斯州的其他大學圖書館合作建立聯合參考諮詢;第二,讓圖書館勤工助學的熟悉圖書館工作的學生參與到參考諮詢的服務之中。

  2004 年,堪薩斯大學與堪薩斯州立大學建立了聯合參考諮詢。隨著參與者的增加和參考諮詢服務數量的不斷增加,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不斷增加的需求和出現的問題,這項活動的發起人---堪薩斯大學,決定利用專案管理的方法來管理這項工作,專案管理方法及相關服務軟體的應用,使這項參考諮詢服務在堪薩斯州取得了成功。2005 年初,恩波利州立大學與衛奇塔州立大學也參與其中,共同向讀者開展更高層次的參考諮詢服務[42].

  2.2 國內實踐。

  國內圖書館界專案管理實踐跟隨國外的步伐,專案管理在國內圖書館界主要運用在數字圖書館建設、回溯建庫、圖書館搬遷、資訊諮詢、讀者活動等工作中。

  在數字圖書館建設方面,鄭惠伶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運用專案管理方法加強和完善了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43].鄭林峰介紹了專案管理方法在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中的應用[44].郭璇在分析專案管理問題的實質與作用之後,結合高校數字圖書館專案管理的例項,透過列舉運用帕累託分析確定專案管理方法與步驟,指出進行帕累託分析時應注意的要點[45].

  在回溯建庫方面,畢靜以曲阜師範大學過刊資料庫回溯建庫工作為例,認為專案管理應用於圖書館能保證質量,節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推動圖書館管理體制的改革[46].張春梅介紹了復旦大學圖書館利用回溯外包的手段及採用專案管理的方式對全館的民國期刊進行回溯整理的經驗[47].

  在讀者活動方面,張宛豔介紹了南陽師院圖書館在基於中原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閱讀推廣活動中,探索和研究專案管理的運作模式[48].曾志文介紹了專案管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講壇”中的運用[49].譚春錦認為公共圖書館在讀者活動中引入專案管理使得活動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拖延[50].

  在圖書館搬遷方面,丁一紅介紹了專案管理方法在南通職業大學圖書館舉館搬遷中的運用,她認為由於成功採用了專案管理的方法對專案的進度、費用及搬遷效果進行控制,達到了很好的效益[51].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文獻從較為宏觀的層面探討了圖書館運用專案管理的可行性和優點。吳翠紅認為,在圖書館中應用專案管理,能夠讓館員清晰工作目標、明確工作範圍、責任分明,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相互扯皮推諉[52].任貴華以鎮江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為例,分析了專案管理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出現的問題及對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影響[53].

  從以上的案例中不難發現,專案管理對於圖書館管理及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專案管理能夠幫助圖書館應對突發事件、避免拖延和浪費時間與資源,因而專案管理在一定意義上為圖書館工作帶來了安全感。文獻調研發現,同處於珠三角地區的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東莞圖書館和佛山市圖書館在組織層面都開展了專案管理,觸及到圖書館專案管理過程、評估和“職能-專案”複合管理等深層次問題。但三者之間又有明顯的區別,下文將從具體的實踐過程對這三個圖書館所開展的專案管理作一介紹和區分。

  案例 4: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在專案管理的實踐中,提出了圖書館“職能-專案”複合管理模式的構想,並嘗試實施。該館 2009 年引入專案管理理念,先後成立了三個跨部門的專案小組:特藏建設小組、專業館員服務小組和社會服務小組。2011~2013 年,又相繼成立了閱讀推廣小組、讀者培訓小組、期刊資料整理小組及讀書月活動小組等。這些小組與該館四個職能部門(採編部、流通部、參考諮詢部及技術部)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了“全面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階段性發展目標。該館成立的若干專案小組與四個職能部門形成了矩陣組織架構。張彥靜在 《圖書館“職能-專案”複合管理模式構建》 一文中介紹了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實施“職能-專案”複合管理模式取得了成效[54].

  案例 5:東莞圖書館。

  東莞圖書館專案管理工作自 2006 年起步,面向全體員工,透過個人申報、館內立項的形式開展業務建設和業務研究。東莞圖書館專案管理工作涵蓋了與該館工作有關的各級專案,包括國家專案、部級專案、省級專案和館級專案及合作專案、相關專案。

  2006 年,該館專案管理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2007 年,伴隨“管理年”的主題活動,專案管理的理念逐漸得到強化;2008 年結合該館“規範年”主題活動,規範專案申報、立項、過程管理與結項等環節,修改和完善了 《東莞圖書館專案管理辦法》;2009 年結合該館“研究年”的主題活動和東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的戰略方針,在全市啟動了面向總分館體系的“圖書館之城”研究專案;2010 年,專案開始邀請業內專家進行專案評審和“傳幫帶”的輔導;2011 年,為滿足全市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求,“圖書館之城”建設研究專案更名為東莞市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專案;2012 年,專案管理工作主要圍繞中國圖書館年會等重點工作開展;2013年,是該館專案管理工作總結思考和嘗試變化創新發展的一年,專案申報和結項時間稍作調整,利用 QQ 平臺等加強了專案中期過程管理。廖小梅在 《東莞圖書館專案管理實踐與績效》 一文中,詳細介紹了東莞圖書館專案管理取得的成績[55].

  案例 6:佛山市圖書館。

  2011 年佛山市圖書館正式提出了“專案立館”的辦館理念,在內部管理中引入專案管理的模式,分三個階段進行“專案立館”的探索和推進。2011 年是探索實施階段,透過一個典型專案工作實驗性地引入專案管理模式,在此基礎上試探性地小範圍推進;2012 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全館範圍內有限推廣;2013 年,全面推進“專案立館”.

  2011 年 1 月,佛山市圖書館組建由業務骨幹組成的“專案立館”課題小組,從理論上探討圖書館開展基於專案的管理“(專案立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圖書館專案的特點和種類、圖書館專案團隊組織結構及責權利益、圖書館專案實施步驟與辦法、管理層對專案的支援、圖書館專案成果的推廣應用等一系列課題,撰寫了 《專案立館---圖書館發展新思路》。先後推出了 《佛山市圖書館專案實施步驟》《佛山市圖書館專案文件模板》《佛山市圖書館專案實施答疑》《佛山市圖書館專案等級說明》《佛山市圖書館專案申報辦法》等一系列專案管理實施檔案。佛山市圖書館專案管理實踐的學術研究成果也比較豐富,曲曉瑋[56]、洪文梅[57]、劉沫[58]、劉淑萍[59]、屈義華[60]等人先後發表的文章在國內圖書館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這些理論和實踐成為“專案立館”順利實施的保障。

  同為公共圖書館的佛山市圖書館和東莞圖書館,在圖書館經營戰略、組織機構、專案管理過程和實踐效果上各具特色。比較佛山市圖書館和東莞圖書館實施專案管理的共性,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都是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自覺採用專案管理的方式,自覺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第二,都採用敏捷專案管理方法,這是由公共圖書館的特點來決定的。傳統專案管理過程正規,要求的文件數量多,而對於小型專案來講成本過高,因此敏捷專案管理應運而生。但佛山市圖書館、東莞圖書館和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開展的專案管理,也有著明顯的區別:第一,佛山市圖書館的專案管理是全面推行,是“專案管理”戰略指導下的制度化推行。佛山市圖書館將“專案立館”作為圖書館戰略,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為專案化管理服務的規章制度、建立佛山市圖書館專案管理系統作為專案管理的資訊化平臺[61],將專案管理作為佛山市圖書館的常態化管理手段。從 2011 年佛山市圖書館“專案立館”試水初期到現如今“專案立館”在佛山市圖書館落地生根,佛山市圖書館就把專案管理作為本館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手段,把專案運作作為本館管理的核心,深入到業務發展的方方面面。第二,佛山市圖書館把專案管理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綜合考核有效激勵。佛山市圖書館的專案與運作不是分別考核,而是融為一體,專案總分是員工年終考核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佛山市圖書館的專案管理來源於企業專案管理,但絕不是企業專案管理方法的簡單複製。佛山市圖書館實施“專案立館”,從組織結構、管理方式入手大膽創新,從應對變化走向了挑戰變化、引領變化,是對企業專案管理方式的移植和改進。綜上來看,三家館在圖書館經營戰略、組織機構、專案管理過程和實踐效果上各具特色,但佛山市圖書館走得更遠。

  3 結語。

  較之國外圖書館專案管理而言,國內圖書館界專案管理和戰略規劃起步較晚,在形式上對圖書館願景、使命和價值觀的陳述不明確,這是國內戰略管理萌芽期的普遍現狀。缺乏管理科學等理論環境的支撐,國內圖書館學會也沒有像 ALA一樣持續提供專案管理方法指南和實踐指導,因而國內圖書館實施專案管理走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新之路。國內圖書館界對於專案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在不斷地成熟和發展,學習和應用專案管理理論來推動和促進圖書館管理體制的改革、推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一項具有實際意義的行動。儘管圖書館專案管理的一些理論和方法還存在不足,但是這些不足卻絲毫不能掩蓋它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White,R. L. Project management:An effective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J]. Advances in Library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1983 (2):259-270.

  [2] Cervone,H. Frank. Managing digital libraries:the viewfrom30,000 feet:How nottorunadigital library project[J].OCLC Systems&Services,2006 (1):162-166.

  [3] Cervone,H. Frank. Stantard methodology in digital li-brary project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digital libraryperspective,1993 (1):30-34.

  [4] Burich N J,Casey A M,Devlin F A,et al.Projectmana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in libraries[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08 (1):17-36.

  [5] Marmion,D. How do you manage those projects?[J].ComputersinLibraries,1990 (2):29-31.

  [6] Black,K. Project management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professionals [M]. London: Aslib, 1996:98-109.

  [7] MacLachlan. Making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for you[M]. 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Publishing, 1996:79-95.

  [8] Favini,R. The library and academic computing center:Cultural perspectiv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dinteraction [EB/OL]. [2016-02-28]. http://www.ala.org/acrl/conferences/confsandpreconfs/national/97ti-tleindex.

  [9] Cervone,H. F. Applied digital library project manage-ment:using Pareto analysis to determine task importancerankings [J]. 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09 (4):228-32.

  [10] Cervone,H. F. Applied digital library project manage-ment [J]. Inter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erspectives,2010(1):14-17.

  [11] Massis B E.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library [J]. NewLibrary World,2010 (1):526-529.

  [12] Creth,S. D. Creating a virtual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braries and com-puting centers [J].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1993 (4):111-132.

  [13] Filippa Marullo Anzalone. Project Management: ATechnique for Coping with Change [J]. Law library jour-nal,2000,92 (1):53-70.

  [14] Husain A. Al Ansari.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or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a case analysis ofKuwait University libraries[J]. Library Review,1999,48 (3):131-139.

  [15] Barbara B. Moran. Restructuring the university library:a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1,57 (1):100-114.

  [16] Stanley,T,Norton,F,Dickson,B. Library projectmanagement in a collaborative web-based working en-vironment [J]. 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3 (9):70-83.

  [17][35]Bell,S. Keeping the plates spinning [J]. The LibraryAssociationRecord,1996 (8):412-413.

  [18] Winston,M. D,Hoffman,T. Project management inlibraries [J].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005(1):51-61.

  [19] Kinkus J. Project management skills:a literature reviewand content analysis of library position announcement [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7,68 (4):362-363.

  [20] Horwath J. How Do We Manage?Project Managementin Libraries: An Investigation [J/OL]Partnership,2012, 7 ( 1)。 [2016-02-06]. https: //journal.lib.uoguelph.ca/index.php/perj/article/view/1802.

  [21] BuserR.,MassisB.,PollackM.Projectmanagementforlibrary:A practical approach[M]. North Carolina:Mc-Farland,2014.

  [22] 索傳軍。 資訊諮詢服務的專案管理---預備、專案控制和報告[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6 (6):4-7.

  [23][56]曲曉瑋。 圖書館專案管理應用探析[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 (5):89-91.

  [24] 張曉源。 城市圖書館通借通還專案管理與體制創新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 (6):21-24,101.

  [25] 曹志梅,孫杰。 圖書館構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 (6):29-33.

  [26] 蔣知義,鄒凱。 圖書館 BPR 專案風險管理[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 (6):45-48,78.

  [27] 豐素貞。 試論圖書館專案管理中的“切分”和“設計”[J].濰坊學院學報,2013 (6):103-104,115.

  [28] Joanne R.Euster,Peter D. Haikalis. A Matrix Model ofOrganization for a University Public Services Division[M]//Academic Libraried:Myths and Realities.Chica-go:American LibraryAssociation,1984:359-360.

  [29] Cheney,H.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libraryautomation systems project [J]. Library Software Review,1993 (2):6-21.

  [30] Lewis,A. C. The use of PRINCE project managementmethodology in choosing a new library system at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Bangor [J]. Program, 1995 (3):231-240.

  [31] Sanchez, 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change from the advent to the aftermath of automation:Library and cataloguing department perspectives [M].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96:96-109.

  [32][41][42]Burich N J,Casey A M,Devlin F A,et al.Project mana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inlibraries[J]. 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06,24(1):17-36.

  [33] Anderson, D. R. Method without madness: shelf-reading method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J]. College &Undergraduate Libraries,1998 (1):1-13.

  [34] Chambers,S.,Perrow,D. Introducing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iques to the Robinson Library,Universityof Newcastle [J].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Science,1998 (4):249-258.

  [36] Simpson, D. B. Solving the challenges presented byelectronic resources:Creating opportunities through in-ter-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J].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1997 (4):49-60.

  [37] Hayman,L. M. Database design for preservation projectmanagement[J].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1997 (3):236-249.

  [38] Hope,C. B.,Peterson,C. A. The sum is greater thanthe parts:Cross-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academic libraries [J]. Journal of LibraryAdministration,2002 (1):21-38.

  [39] Anonymous. Project management done here [J]. LibraryJournal,2004 (5):44.

  [40] Chamber,S.,Perrow,D. Project management toolsand techniques in UK university Libraries[J]. British Li-brary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report,1998 (4):249-258,119.

  [43] 鄭惠伶。 專案管理制:新型的高校數字圖書館管理模式[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 (2):89-90.

  [44] 鄭林峰。 專案管理在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中的應用[J].圖書情報論壇,2006 (4):48-52.

  [45] 郭璇。 用帕累託分析確定數字圖書館專案管理問題[J].新世紀圖書館,2011 (10):78-80,35.

  [46] 畢靜。 圖書館的專案管理怎麼做?[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5 (1):35-36.

  [47] 張春梅,陳永英,崔英傑,等。 復旦大學圖書館期刊回溯專案管理[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 (1):71-74.

  [48] 張宛豔。 基於專案管理的大學生閱讀推廣模式研究---以南陽師範學院圖書館為例[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 (10):42-45.

  [49] 曾志文。 以專案管理方式組織圖書館讀者活動的思考---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八桂講壇”為例[J].圖書館界,2013 (4):79-81.

  [50] 譚春錦。 專案管理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讀者活動實施策略[J].公共圖書館,2014 (1):55-57.

  [51] 丁一紅。 專案管理在圖書館搬遷工程中的應用[J]. 圖書館論壇,2008 (4):150-153

  [52] 吳翠紅。專案管理在圖書館的應用探索[J].圖書館論壇,2009 (3):104-107.

  [53] 任貴華。 專案管理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J]. 南昌高專學報,2011 (1):164-165,171.

  [54] 張彥靜。圖書館“職能-專案”複合管理模式構建[J].圖書館建設,2013 (8):73-77.

  [55] 廖小梅。 東莞圖書館專案管理實踐與績效[J]. 山東圖書館學刊,2014 (6):46-49.

  [57] 洪文梅,蔡畯,劉沫“.專案立館”的實踐與思考[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 (4):22-26.

  [58] 劉沫,洪文梅,蔡畯“.專案立館”與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 (4):17-21.

  [59] 劉淑萍。圖書館專案管理應用研究[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2 (1):35-38.

  [60] 屈義華。談“專案立館”[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4):12-16.

  [61] 盧藝生,陳豔。圖書館專案管理資訊化平臺的研究與實現[Z]. 赤峰:全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聯合會 2015 年研討會,201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