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主體性原則與自我教育法論文

道德教育的主體性原則與自我教育法論文

  摘要:為適應道德教育客觀規律的要求,培養受教育者對遭德規範的認同感,推進道德教育的改革創新,道德教育必須堅持主體性原則。道德教育貫徹主體性原則的主要逾徑是實行自我教育法為此.必須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大膽適當地加以引導,調動受教育者的道德上進心,並把個體自我教育與群體自我教育結合起來。

  關鍵詞:道德教育 主體性原則 自我教育法

  一、道德教育必須堅持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是指主體在與客體相互關係中生成並表現出來的主動、主導、積極能動的性質。道德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就是在道德教育過程中,作為施教主體的教育者,將教育物件視為實現教育目標的主體,充分尊重其主體地位,透過調動教育物件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實現道德教育目標的原則。道德教育必須堅持主體性原則。

  1.堅持主體性原則是為了適應道德教育客觀規律的要求

  道德教育的任務是把客觀外在的社會道籀要求轉化為受教育者個人的認識、情感、信念、意志、行為和習慣。因此,道德教育過程不僅是教育者遵照一定的教育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行教育的過程,更是受教育者主動地將教育內容(社會要求)內化”為自身道德情感和信念、“外化”為道德行為和習慣的過程。根據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學說和外因要透過內目起作用的原理,這種“內化”與“外化”的根本動力.在於受教育者內在的思想心理矛盾。沒有受教育者積極有效的參與和配合,教育者的道德說教就如對牛彈琴,不會產生任何實際效果。在同樣的教育者作用下,在同一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之間之所以會表現出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徑庭的接受狀況,主要就是由於受教育者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及其發揮程度不同造成的。因此,堅持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實現教育目標的眾多教育物件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是搞好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關鍵因素。

  2.堅持主體性原則是為了培養受教育者對道德規範的認同感

  只有內心認同的原則和規範,人們才會自覺自願地遵從。所以,道德注重的是覺悟,強調的是自律。道德的維持主要是依靠人們內心的信念,傳統習慣、社會輿論等只能起輔助作用實踐已經充分證明,缺乏主體內心信念支撐而主要依靠空洞說教和外在壓力等非理性手段推行的道德必然要扭曲變形,無法真正落實。因此,道德教育必須著力培養和強化受教育者對教育內容的內在認同感,使道德觀念、原則和規範在他們身上內化入心,堅實持久。但如果學生遊離於教育教學過程的邊緣,做一個無關緊要的看客,他就可能認為這種教育教學只不過是一種於己無關的外在表演而已,就很難產生對其內容和要求的深切的親近感和認同感。只有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調動和吸引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和投入教育教學過程.使他們真正成為教育教學過程的主人,才能引發和促使他們對道德問題進行認真深入的獨立思考,認識和體驗道德的意義和價值,從而確立和強化對道德要求的認同感和親近感。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們就會真正懂得“為仁由己”(孔子語)、“積善成德”(苟子語)的深刻道理,就會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經常性的道德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從而將惡惡善善、完善自我的自發願望轉化為對優良道德和理想人格的自覺追求和塑造。

  3.堅持主體性原則是為了稚進道德教育的改革創新

  道德教育內容和方法改革創新的問題,是當前道德教育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但由於教育教學活動的雙邊性,單靠教育者本身的探索和努力,顯然難以在這方面取得真正有價值的成果。道德教育改革刨新的推進及其效果的檢驗,都要緊緊依靠學生的參與和配合。由於主體性原則強調調動和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教育教學過程的主人,因而也就使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成為師生共同關注和參與的事情。學生有了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權利和機會,就會激發出他們創新的熱情和活力。他們就會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提出種種意見和建議,促使和幫助教師創新教育教學內容,改進教育教學方法,調整教育教學進度。同時,由於這種學生主體主動參與的教育教學過程會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與相互瞭解,因而也會使師生間彼此的評價更為全面公正。這對於推動道德教育評價機制的改革,促進教學相長,都具有重要意義。

  道德教育要根據受教育者不同的特點,區別對待,因材旌教,增強針對性。這就必須深入研究和把握教育物件的道德實際,以便確立相應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但在實際的道德教育過程中,這一點總是難以真正做好。原因在於受教育者的層次性、變動性和個體差異性是非常複雜的,教育者很難深入具體、逐一及時地加以掌握。而受教育者對自己的現實阿題、發展要求和思想狀況,則總是最為了解和有強烈的切身體驗的。所以,實行主體性原則,強化受教育者自身的主動參與,讓他們給自己提出既適應社會化要求又具有個性化特點的道德發展要求,就能使道德教育更符臺受教育者的具體實際,從而切實改變道德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單一呆板的狀況,並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將困材施教原則落到實處。

  二、自我道德教育法

  道德教育貫徹主體性原則,主要是透過自我教育法來實現的。自我道德教育法,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導和啟發下,受教育者根據道德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積極進取之心。主動接受正確的道德觀念、原則和規範,透過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節和自我修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自我教育法充分體現了道德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其作用主要有兩點:第一,自我教育是實現道德教育目標的關鍵,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發揮的中介,能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作用,使受教育者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自我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是自我教育的基本特點。第二,自我教育法有利於增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不教育”(葉聖陶語),文化科技教育是如此,道德教育更是如此。道德教育目標的實現,歸根到底要取決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自我教育的過程,就是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的過程。受教育者只有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始終堅持正確的道德原則,更好地實現教育目的。

  運用自我道德教育法,應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首先,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相信受教育者具有自我道薔教育的能力對善的追求和與此相應的道德教育不僅僅是對現行社會道德規範的熟識和遵從,而且要為文明發展和道德進步造就出善於識別、突破、超越腐朽落後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的一代新人。這就要求我們摒棄傳統教育中常見的依附權威、盲從權威、個人主體意識弱化的不平等觀念,而更強調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的獨立性、自主性受教育者可能是幼稚和不成熟的',但他們更是有自己的願望和需要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應該受到尊重,並在這樣的前提下發展自己。但是,我們現行的道德教育,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主體性缺位”問題: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對他們在道德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一種機械灌輸與被動接受的教與學的關係,由此造成了學生獨立人格塑造上的困難。事實證明,只有尊重受教育者自主學習的權利,相信並發展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有效地轉化為受教育者的主體效應,才有利於受教育者樹立信心和責任感,才有利於受教育者的獨立思考,也才能使他們在未來真正成為適應和促進社會發展變革的臺格的道德主體。

  其次,教育者要大膽、適當地加以引導,使教育與自我教育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自我教育並非放任自流,也非降低標準,而是在教育者的啟發引導下開始,沿著教育目的指示的方向進行的,因而是一種新型的有控影響換言之,教育者主體性的發揮是實行道德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和自我教育法的題中應有之義。教育與自我教育,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經過教育,才能培養和發展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只有培養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檢驗和提高教育的效果,實現教育的目的。所以,作為施教主體的教育者還是要發揮主導作用,注重引導、激勵和點撥的藝術,使受教育者明確自我教育的特點和要求。道德是實踐性很強的學問,道德教育必須立足於理性的實踐並以此為目的所以,不僅要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認識水平,更要引導其認真踏實地踐履道德規範,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強化自己已有的正確思想行為,修正不正確的思想行為。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根據自身道德品質發展狀況和社會環境變化的要求,在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道德信念、磨鍊道德意志、訓練道德行為方式等方面相互平衡,協調發展,達到和保持知行統一。教育者在引導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好自身作為道德主體的人格示範作用,做以德治學、以德治教的楷模。

  再次,要讓受教育者充分認識道德內蘊的無窮價值,激發和調動他們的道德上進心。學生道德上進心不足的問題,是多年來困擾我們的道禧教育的一大難題,當然也是實行自我道德教育法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為此,必須讓學生充分認識道德內蘊的無窮價值,深入批駁“道德無用論”。道德的巨大價值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問題只在於我們是否重視和如何開發利用這種價值。就拿市場經濟來講,它是契約經濟、法治經濟,因而也是信用經濟、道德經濟。所以,不僅市場是經濟活動中一隻看不見的手,道德也是經濟領域中一隻看不見的手誠信、熱情、愛心、禮義等優良道德因素,是能夠變為巨大的物質財富的。缺德也能讓某些人發一時不義之財,但最終會使其身敗名裂,沒了市場。在現代社會,道德不僅沒有也不會貶值,而且它對每一個人的價值是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了。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等問題和危機,這些問題和危機背後的思想根源,是人文道德的危機。所以,道德滑坡問題正引起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極大的關注和憂慮。以往我們的道蔣教育往往只關注道德對協調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轉變社會風氣、促進實際工作所起的作用,即它的社會價值,而對我國傳統文化和教育始終非常強調的道德因素在個人健康成長和自我完善中的重大意義即道德的個體價值則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在我們這個日益趨向“務實”的年代,這種偏頗是導致許多公民和學生對道德教育不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實質上,道德無論對於社會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人類理想的社會是倫理的社會21世紀將是人類道德文明重建的世紀。學生真正理解了道德所具有的廣泛、深刻、巨大的價值,就會高度重視道德修養,積極投入道德自我教育,不斷提高自身道德水準,清醒自覺地抵制社會環境中不良道德因素的刺激和腐蝕。

  最後,要把個體自我教育與群體自我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種巨大而持久的道藩教育力量。自我教育可分為個體自我教育和群體自我教育兩種形式。個體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個人透過自我反省、自我總結、自我批評等方式提高自我修養的方法。群體自我教育是指某一集體內部的互幫互教活動這兩種自我教育形式都有很多具體的活動運作方式。當然,集體由個體組成,個體不能脫離集體而孤立存在,集體與個體之間總是緊密聯絡,相互作用的。所以,要注意把兩種形式的自我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相互促進。既要發揮集體幫教對它的每個個體的巨大作用,又要發揮個體自我教育對所屬集體的積極影響。只有形成集體與個體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才能既完善個體,又提高集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