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導向教學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意義的初探論文

行為導向教學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意義的初探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行為導向教學 自主學習

  論文摘要:文章闡述了行為導向教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基本特徵和其包含的具體教學方法,並對這種教學方法在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的意義提出了見解。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知識技術更新快,此外,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變化,需要具有複合型智慧結構的應用型、工藝型的人才,以便在就業時有更大的適應性和發展性,這就決定了當代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是以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為導向,建立在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四個支柱基礎上,培養每個學習者可持續學習的能力,並將知識、技能、共同生活和生存知識的學習,同未來生活準備和適應未來需求結合起來。隨著職業教育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這種變化,職業教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隨之發生變革,因為傳統的以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為目標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承擔起實現新的教學目標的任務。在這種背景下,行為導向教學應運而生,行為導向教學注重行為能力培養的核心理念,對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行為導向教學”是德國職業教育界歸納出來的先進教學經驗,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行為能力為目標,在教師行為的引導下,透過多種不定型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和興趣,使學生主動地使用腦、心、手進行學習的教學法。行為導向關注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綜合能力與全面素質,自20世紀80年代產生以來,逐漸成為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改革的主流,並日益為世界各國職業教育與培訓界人士接受和推崇。

  一、行為導向教學中常用的具體教學方法

  1.模擬教學法在一種人造的情景或環境裡學習某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技術類職業通常在模擬工廠中進行,經濟類職業通常在模擬辦公室或模擬公司中進行。模擬訓練通常給人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提供許多重複的機會和隨時進行過程評價的可能性,且成本較低。

  2.案例教學法透過案例分析和研究,達到為今後職業做準備的目的。在分析過程中,學習者提出問題,並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手段,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3.專案教學法將一個相對獨立的專案,交由學生自己處理,資訊的收集、方案的設計、專案的實施及最終的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隨著該專案的進行,瞭解並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4.角色扮演法學生透過不同角色的扮演,體驗自身角色的內涵活動,又體驗對方角色的心理,從而充分展現出現實社會中各種角色的“為”和“位”,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社會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目的。

  二、在中等職業教育中採用行為導向教學的意義

  1.生源質量決定了中職教育應採取行為導向教學。

  當前中職學生大都文化基礎薄弱,自控能力差,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不足,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但普遍喜歡動手實踐。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滿堂灌,要講授一個新知識內容,往往採用“概念一定義分析、舉例說明(或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的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全面傳授資訊,學生圍繞教師轉,處於被動接受狀態。而採用行為導向教學,教學流程可概括為“提供資訊制訂計劃、作出決定動手執行檢查情況評判結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著導師、管理者和諮詢者的作用,而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有更大的貴任,由被動狀態轉為主動,能獨立計劃和獨立完成課程,並能獨立檢驗、應用所學到的知識。這種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參與,強調在做中學,減少了抽象難懂的純理論分析,適合當代中等職業學生的實際,學生覺得有趣並樂於接受,教學效果自然會更好。

  2.行為導向教學能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其學習興趣。

  當前中職生的學習動機都不強,學習處於被動狀態,教師教得吃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其學習興趣是中職教師一直思考和探索的一個首要問題。實踐證明,要使學生學習某門課程從被動變為主動,就需要提高學生對自身滿足的成就感和達到此成就感的動機。美國馬里蘭大學管理學兼心理學教授洛克認為,目標本身就具有激勵作用。目標能把人的需要轉變為動機,使人的行為朝著一定的方向努力,並將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既定的目標相對照,及時進行調整與修正,從而實現目標。在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通常是把目標精心設計成一個個任務,透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主動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透過觀察、思考發現問題,繼而產生想要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慾望。學生透過自己動手操作完成了任務,取得了成果,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獲得了自信,從而喚醒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這種成功後的喜悅將激勵他們去探究下一項任務。所以說,行為導向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3行為導向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行為導向教學法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符合認知心理學的原理。有關學習理論家的研究證明,通常一個人的學習途徑包括聽覺、視覺、視和聽與及自己動手實踐等,學習效率分別為:聽覺20%、視覺30%視和聽50%、自己動手90%。研究表明,手腦並用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而行為導向教學正是強調手腦並用,它可以更多地給學生做的機會,能更好地讓學生消化理解。

  4.行為導向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

  行為導向教學能更多地給學生自己學與做、手與腦並用的空間與機會,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便於學生更好地思考、消化理解。這種教學法注重學生自己獨立完成任務,通常一個任務總是綜合的,涉及多種多樣的知識。透過一項工作任務的完成,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最終獲得一個相對完整的綜合知識與能力,體驗到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等;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相互協作、相互評價,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如何跟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決矛盾,如何接受和處理新資訊以及快速和靈活地適應新環境等。因此,採用行為導向教學,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全面素質也得到了培養。

  5.行為導向教學有利於教師自身成長。

  目前,職業學校的教師絕大多數理論知識還不錯,但缺少企業工作經驗。而行為導向教學的學習內容大都來源於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這就要求教師瞭解企業的生產實際、熟悉工作過程。因此促使教師從學校走向生產實際,透過各種方式跟蹤技術和工藝的發展水平,這有利於“雙師型”教師素質的形成。同時,行為導向教學也為教師綜合運用知識、拓展自己的專業能力提供了途徑,因為行為導向教學使教師面對的是綜合的教學任務,實質上是對教師知識的豐富性、價值性的一次檢驗,教師在這樣的檢驗中將反省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而不斷地學習,充實、更新乃至重構自己的知識結構。

  總之,行為導向教學已透過實踐證明是一種傳遞現代教學內容的新手段,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對於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它瞄準的方向就是培養符合未來勞動市場所要求的勞動者。因此,這種教學方法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值得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推廣應用。但在應用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科性質與特點、教學目標、學生髮展水平、教師本人的素質與學校的教學條件的不同來選擇是否可以採用行為導向教學以及應該何時採用行為導向教學,從而充分發揮行為導向教學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