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雲計算的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建設研究的論文

基於雲計算的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建設研究的論文

  在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對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的產權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公佈催生了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的建設,以往房、地登記分離,職權分工分散,登記程式、標準各異等問題將有望實現統一化、標準化。在平臺建設的過程中,雲計算技術作為“國土雲”的重要技術支撐,將在資料管理、資源配置、標準統一、實時共享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的不動產登記工作分佈在多個獨立管理部門。由於機構管理範圍、登記程式、管理平臺等存在差異,始終沒有形成統一規範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和體系。2014年12月,《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公佈,標誌著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正式建立。而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為一,提供“一站式”服務,這對於保護不動產權利人合法財產權,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便利公眾,都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雲計算技術將成為整個平臺建設的關鍵。只有基於“國土雲”搭建平臺管理體系,才能科學有效地實現對各級各類資訊的分散式構建和統一管理。

  2 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的特點

  2.1 縱向樹狀結構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明確了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框架是一個涉及國家、省、市、縣四級的自上而下的樹狀結構。在國土資源部的統一指導和監督下,由相關部門協同建立省、市、縣三級分散式節點。平臺建立在以往多種資訊分散登記的基礎上,形成對多種產權資訊的整合與彙總;各節點的構建相對獨立並保持資料完整性,透過層級的連線實現最終的統一彙總。平臺建立後,將形成全國統一的不動產市場,並構建明晰的產權基礎。

  2.2 橫向跨部門協同管理

  在實現縱向層級管理的同時,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也需要實現橫向上的跨部門協同管理,即“國土資源、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的資訊互通和共享。

  2.3 對現有資訊化基礎設施的整合整合

  不動產登記資訊平臺的建設按照統分結合的原則整合整合。鑑於我國已經實施建設的“金土工程”及“智慧國土”等專案,充分利用現有國土資源資訊化的成果,以土地資料為基礎,以宗地統一編碼為索引,整合擴充套件其他型別的不動產登記方式,從而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資料,建成覆蓋全國的不動產登記資料庫,最終建成標準統一、內容全面、全國一體、互聯互通的`資訊管理基礎平臺。

  2.4 實時共享,動態監管

  透過最佳化頂層設計以及資料交換介面等方式,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將實現各級、各部門、各類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資訊的實時互通與共享,以消除“資訊孤島”。縱向上,各級登記資訊將納入統一的平臺,確保國家、省、市、縣四級資訊的實時共享;橫向上,不動產登記相關資訊與住建、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審批資訊、交易資訊等實時互通共享。與此同時,平臺將圍繞業務服務和公眾服務,對已有資訊資源進行實時查詢與分析,實現對不動產資訊的動態監管。

  2.5 標準統一化,平臺多元化

  不動產登記資訊平臺建設依照開放性的原則,採用統一的資料標準和規範,統一統計口徑。與此同時,平臺構建並不強調資料處理手段和GIS平臺的統一,只強調充分的相容性。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特點,選擇適合的手段、方法、平臺進行系統搭建,對已有系統充分利用整合,減少重複建設。

  2.6 G2C服務

  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的建立將實現面向公眾的G2C服務平臺。公眾可以便捷地進行資訊查詢、網上辦事等互動式交流。基於雲計算的平臺將會大幅提高公眾服務的訪問速度,同時更好地達成資訊保安保密與資訊公開之間的平衡,為公眾提供最有效、最安全的服務。

  3 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的功能實現和關鍵操作

  3.1 資料採集與建庫

  從資料採集的範圍來看,此次登記的不動產涵蓋了全國的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眾多國土資源型別,而不僅僅是狹義上的房地產資訊登記,且資訊分散在多部門。而具體到資料採集的內容又涉及不動產的坐落、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用途等自然屬性,以及不動產權利的主體、型別、內容、來源、期限、權利變化等社會經濟屬性。

  在開展土地利用現狀、土地權屬、土地條件及其他專項調查的基礎上,建立各級不動產權籍資料庫,並實現日常的更新、管理、維護、監測等操作,以及支援社會公共查詢服務。

  3.2 空間特徵的自動提取和空間資料的自動採集

  為保證資料更新與共享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資料採集通常是利用遙感資料,基於多特徵(光譜特徵、形狀特徵、干擾特徵、區域地學特徵等)自動提取空間資訊,同時輔以GPS測量等實地測量手段,確保空間位置的準確性。

  3.3 二維資料向三維資料的過渡

  近年來,地理資訊視覺化表達和管理逐漸從二維模型過渡到三維模型。由於涉及諸多權利問題、建設用地使用權分層設立和土地立體利用的需要,傳統的二維資料已不能滿足。“作為三維繫統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①能夠對各種空間物件進行有效空間操作;②實現複雜地學物件管理和處理;③能夠對由各種空間物件表達形式表示的地學複雜物件進行有效的空間存取”。

  3.4 時空一體化“一張圖”的資料分析與視覺化表達

  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可利用全國、各省、各地市資料透過拼接整合實現空間上的“一張圖”顯示,同時可以對不同時間的歷史資料進行查詢、統計、分析、視覺化表達等操作。

  3.5 雲端資料和資源的管理與整合

  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的核心是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資訊平臺的“四統一”。雲端管理將實現對資料與資源的採集、處理、交換、共享和使用,具體功能則包括業務的分析與最佳化、資料流分析、各類功能模型和資料模型等,最終建立完整的支援不動產相關資訊的圖形管理、登記、交易、查詢、分析、統計、預警預報及資訊釋出系統。

  4 雲計算在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在圍繞地理資訊科技構建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的過程中,必須依託大資料、雲計算、高速網路等技術的支援,採用雲架構設計,最終與“國土資源雲”融合。

  4.1 以雲計算為基礎,提供最最佳化的頂層設計

  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的建設涉及多層級、多部門。而云計算在此間可以充分發揮其虛擬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擴充套件性等優勢,透過整合整合和改進完善,充分利用已有資源避免重複浪費,提升基礎設施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資訊共享。

  4.2 提供基礎的軟硬體服務和計算資源

  隨著不動產資料量的增長和訪問量的增多,傳統的資料中心模式已然不適應需求的發展。而基於雲計算平臺,使用者可透過網路媒介獲取相關的軟體服務、硬體和計算資源,進而降低使用者購置相關硬體、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的成本投入。與此同時,透過虛擬化技術構建雲計算中心,實現軟硬體資源的統一管理、分配、部署、監控和備份,從而提升業務的響應速度、操作的便捷程度和可靠性、資料的安全性和服務的質量,同時有效降低系統建設成本和運維壓力。

  4.3 為不動產資訊的社會化服務與管理提供平臺支援

  不動產資訊登記業務流程面向的物件是不特定的社會大眾,因此,這是一項由政府相關部門為公眾提供的社會化服務。而由此衍生出的稅收、戶籍、貸款、住房保障、城市規劃、城鎮建設等社會化管理,都將以不動產登記資訊作為基礎依據。平臺的構建將有效地實現不動產登記流程中面向公眾的資訊釋出、申請操作、資訊查詢等功能,即平臺不僅針對部門與業務本身,更向社會及公眾提供了一個資訊服務的有效渠道。

  5 結論

  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平臺是一個以土地為核心,涉及國家、省、市、縣四級,覆蓋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五大不動產領域,最終實現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海島等審批、交易和登記資訊實時互通共享的平臺體系。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看,如此規模的體系構架,依託雲計算技術進行構建與實施是其必然選擇。首先,雲計算的虛擬性和通用性,對實現已有系統和資料的統一與整合具有先天的優勢,避免了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其次,雲計算超強的計算能力、分散式管理、按需服務及動態調整的特點,有利於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有效地平衡了規模與成本之間的矛盾。再次,“國土雲”的建設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好地實現了各級各部門平臺的實時共享。最後,基於雲服務提供的介面,可以最有效地實現政府與公眾間的資訊釋出與查詢訪問,充分體現資訊化在提升業務質量與效率方面的優越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