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課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論文

在語文課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論文

  摘 要:語文學科的綜合性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在實施環保教育上有其得天獨厚之處。另外,環保教育也是語文課人文教育的一個方面和內容,只要我們能夠真正將環保問題重視起來,就有可能成功地向學生滲透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環保行為,並且可以做到形式靈活、方法多樣。

  關鍵詞:語文課 文以載道 環境保護 滲透

  當今世界環境保護成為倍受關注的重大主題之一,“愛護家園”、“低碳生活”、“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已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標語口號,保護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儘管如此,現實生活中還是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有著不和諧的聲音,環境保護,仍然任重道遠。筆者認為:加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僅是傳媒的義務,教育部門更是責無旁貸,環保教育應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內容,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利用好教育這塊陣地為環保吶喊。在此談談語文課上環保意識的滲透與培養。

  語文學科的綜合性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在實施環保教育上有其得天獨厚之處,另外,環保教育也是語文課人文教育的一個方面和內容,所以只要我們能夠真正將環保問題重視起來,就有可能成功地在語文課堂上向學生滲透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環保行為,並且做到形式靈活、方法多樣。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範文內容豐富、知識廣泛,每一知識內容都和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教師利用閱讀教學滲透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無疑是明智之舉。課本中有不少是寫景狀物的文章,教師可利用這類文章向學生灌輸“景物雖美,更待保護”的思想。也有寫動物的文章,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有關動物的知識,使學生了解動物存在的合理性、動物和人類自身發展的密切關係、動物生存現狀及瀕臨滅絕的種群等。

  《天山景物記》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是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範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描述了天山美景和豐饒物產,展示了一幅生機勃勃、絢爛多彩、富於西北邊疆風情的圖畫。透過分析講解,學生尚沉醉在文章優美的意境之中時,教師可做這樣的交代和引導:

  文章所描寫的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天山,時隔半個世紀了,不知今天的天山是否仍然還是那樣美,藍天、白雪、清澈的溪水、牧人和自然能否還構成一幅和諧而美侖美奐的圖畫?因為,近年來聽到的令我們痛心疾首的訊息太多了——河流斷流乾涸,溼地縮小、草場退化,沙漠侵吞良田,大氣層出現臭氧空洞……而造成這些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缺少環境保護的意識、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開發和掠奪……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保護環境,應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透過這樣的講解,不僅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同時也增強了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師不失時機趁熱打鐵,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文以載道”,“文以明道”,這是說文章是宣傳、滲透思想的載體。而學生的作文課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語言能力,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情感表達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培養學生認知事物的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教師可利用這個載體在作文課上向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不管是命題作文還是自擬題作文,也不管是話題作文還是漫畫材料作文,都可以設定一個和環保內容相關的主題,讓學生在思索中增強認識,在認識中規範行為。比如記敘文可以以《一個熟悉的身影》為題,寫一名環衛工人;以《一頭白髮滿山青蔥》為題,寫一名植樹造林的人。說明文可以以《地球怎麼了》、《生命之源——水》為題,寫地球所面臨的汙染和災難;寫關於水和生命的關係、水和人類發展的關係。議論文可以以《從一次性筷子說起》、《低碳生活之我見》等為題,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從而感受人類和動植物的關係,進而培養良好的環保的行為習慣。甚至在應用文的教學中都能滲透這種意識,例如學習了《計劃》和《總結》的應用文之後,可以讓學生寫寫關於植樹造林的計劃和總結。

  儘管語文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宣講環保的有利條件,我們卻不能因此而遠離語文課的主旨,所以在語文課上進行環保教育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忌過多、過濫、喧賓奪主。語文課上教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是主,這個中心的地位是不能變的,環保教育在不以環保教育為主旨的課文的閱讀中永遠是從屬,是客。教師對環保知識的滲透不宜過度,不能喧賓奪主。

  二應結合教材、課型、課文內容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主體意識,注意思想性和趣味性,不要牽強附會。

  三忌生硬套搬。教師在課堂上做引發聯想時,應自然恰切、水到渠成、收放自如,不應有生硬的感覺,讓學生摸不著頭腦。

  四忌“五分鐘的熱血”。環保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所以語文課上環境意識的滲透也應是長期的,只要有可能,且時機適當,教師就要堅持,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偏廢取捨。

  五應掌握一定的環保知識。教師應學習必要的環境知識,懂得環保的科學,只有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在施教的時候才能運用自如、曉然流暢。

  有效的教育是滲透式的,語文教師應立足教材,讓在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魅力,掌握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體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使學生真正成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生力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