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效應論文

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效應論文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情感的狀態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的學習情感與學習需要的滿足與否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生觀,注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教學關係。同時依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做到教情、學情、文情的統一,進行情感的有效傳遞。進而抓住“激情點”,深入挖掘課文所蘊含的情感因素,啟用學生的內在情感,讓學生在情感和求知活動中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情感 語文教學 師生關係 效率

  課堂教學是一種溝通心靈的藝術。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情感,是與學習中需要的滿足與否密切相關的。當學習獲得成功,得到師生的好評,學到新知識,滿足求知慾,產生興趣等,感染學習物件的功能。此外,還具有調節、強化認識活動,增強學習效率,形成學生個性行為品質的巨大功能。所以,情感教育應該貫穿於語文教育的始終,只有包含情感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

  一、增強“學生觀”,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

  情感因素滲透於生活的方方面,常說的“做教師的絕不能夠沒有表情,不善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師”。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不但促進相互瞭解,增進友誼,而且能使教與學較大限度地結合起來。因為師生間的心理相容,關係和諧,可清除學生的畏懼甚至逆反心理。引起學生對教師的`肯定反應,並在課堂教學中配合默契,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那麼,怎樣建立師生間良好的關係?由於在師生間的人際關係中,教師是較為主動的一方。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學生觀。特別是教師是否能對全體學生都表現出熱情與愛,是否能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是影響師生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一般地說,學生對某個教師產生了恐懼感,那麼對他所教的學科是不會感興趣的,甚至會因人費事,討厭這門課。反之,學生所喜歡的老師一走進課堂,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會油然而生。因此,熱愛學生,關心學生,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師生間息息相通,建立和培養師生間真摯、諒解、體諒和相互尊敬的友誼關係,是當好一名語文教師最基本的標準。

  教師本人的行為與人格對學生的吸引也是影響師生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巴蘭諾夫說;“教師的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於發展的陽光,教育中的人格式教育事業的一切”。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教師把學生造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該當是這種人”。教師的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才能成為學生的表率和楷模,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於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的形成。

  二、突出學科特點,做到“三情”統一

  從語文教育的目的看,語文是一門具有較強的思想情感的基礎課,我國古代教育早已提倡“知”、“情”、“意”、“行”,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教育目標,而現在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愛黨愛國人民的思想感情,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作為教育目標之一,已成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並寫進了語文課程標準。

  三、重視情感投資,創設情感氛圍

  課堂教學是情感教學的主陣地,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

  1、藝術地設計導語,引發學生學習課堂的濃厚興趣

  由於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學生的特定情緒狀態不定,授課前乃至更長時間的各種資訊的干擾,這些干擾資訊往往會跟隨學生進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習活動的開展。因此,在學習課文之前,要讓學生預先蓄積與作品相協調的情感氛圍,從現實急劇進入作品意境當中去的目的,增強對作品人物、生活形象、意境感受和理解的效果。教師要設法幫助學生向課文相應的情感方面轉換,進入角色,誘發“預備情感”和“接受心境”。

  導語設計是一門藝術,它已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獨闢蹊徑,新穎別緻的導語設計豐富多彩,精彩紛呈,更令人耳目一新。

  2、抓住“激情點”,深入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

  在學習分析課文前,教師要深入挖掘課文中所蘊含情感因素。根據課文特點,確定激情點,啟用學生的內在情感,使學生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相碰撞而產生共鳴。“入境視覺親”,讓學生“觸景生情”體驗回味種種情感,在情感和認識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

  情感教育不是一種教育方法,它滲透於教育、教學中,在教學中要重視情感的效能。情感教學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情感教學不是嬌縱溺愛。而是教師透過培養、引導,使之對知識持有追求的體驗。總之,我們要透過情感教育,充分了用情感的效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最終達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達到教育目的的效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