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語文互動教學的價值和原則論文

淺談中學語文互動教學的價值和原則論文

  中學語文互動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互相配合,師生、生生間充分對話、交流,和諧互動,提高教師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一)中學語文互動教學的價值

  中學語文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的有效實施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新的變化,對中學語文的改革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方面,由於互動機制的建立,學習者表現出較強的團體歸屬慾望,夥伴認同和主體角色扮演。教師從“教”的角色轉變為“導”的角色,學生由被動接納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師將問題提到小組,集體心理意識上升,心理感覺就不一樣了。有了問題,由小組討論支援,由於從眾心理的作用,心理壓力就減輕了。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小組做後盾,心理上得到了放鬆。小組活動的背景是組際互動,由於競爭意識的滲透,“被動角色”更容易促成轉換。主動學習與學習者的心理放鬆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益。另一方面,互動模型課也加強了德育。課堂上由於學生有了互動的學習行為,因而非智力因素評價也應運而生。它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一言堂”,唱獨角戲,霸佔整個講臺,學生洗耳恭聽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動機,情感,意志,性格,興趣都成為評價的要素。這就調整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吹旺了求知的火焰,而且還促進了品德因素的發展。在這兒“求知”與“求德”是一致的,它們透過“互動”求得促進。這在學習過程中也體現了教育的素質化。

  (二)中學語文互動教學的原則

  確立中學語文互動教學的原則是用以指導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教學如果符合這些原則,就會順利進行,如果違背這些原則,教學質量和效率就會受到影響。

  1、溝通性原則

  師生間的溝通是互動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而且溝通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教學的效果。教學中的溝通是透過教學交往與教學活動實現的,它既指學生對教師講解的思考,閱讀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考,也指師生交往,學生之間的`對話和理解。中學語文教師要更新自己的觀念,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注重師生間的合作,讓整個課堂教學滲透“互動”的氣息。為此,教師應給自己重新進行角色定位,改變以往武斷、專橫,把自己的觀點、思考以及意見強迫灌輸給學生的教學態度,要以“促進者”,“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學,變“權威——服從”的教學方式為“指導——參與”的方式。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調動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努力使他們樂意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生在相互平等和尊重他們人格的基礎上努力地與教師進行合作,成為教師合作的“志同道合”者,教師認真地對待學生並且真誠地與他們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溝通,形成以和諧為核心的新型師生互動關係。

  2、平等性原則

  中學語文互動教學的精神可以概括為三句話:平等互動,互動平等:即在平等條件下實現互動,透過互動教學實現平等。民主互動,互動民主:即在民主條件下實現互動,透過互動教學實現民主。民主性在整個語文課堂應該得到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應享有絕對民主權。個性互動,互動個性:即在個性自由展示的條件下實現互動,透過互動教學實現個性自由展示。教師應該瞭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因人施教,讓學生能夠最好地展示其個性特徵,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空間。平等,民主,尊重是互動教學的思想基礎。我們做教師的不能在青少年最有勇氣發表意見,最有可能培養自我表達能力的時候限制他們,教師要在充分理解學生的基礎上給予他們發揮才能和表達自己的機會,鼓勵他們發表個人的新見解和新觀點。

  3、尊重與信任原則

  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任何情況下都不要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因為這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內驅力和精神支柱,是他們自我意識的表現。教師只有在尊重了學生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更好地促進互動教學的實施。其次是要信任每一個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相信他們經過努力都會取得成功。教師必須看到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能,相信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

  4、理解與合作原則

  教師要善於理解學生,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學生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的基礎上理解他們,包括他們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思維方式,認知水平和行為習慣等。在此基礎上,同他們建立一種合作關係,讓他們時刻感覺到教師是在同他們一道學習,共同進步。在語文課堂上實行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體現師生間的合作性原則。互動模式具有集體活動,交往學習的特徵,因而它自始至終強調合作性原則。語文教學中的換位思考可分三個步驟進行:一是“自我物件化”。即教師在分析教材,設計教法和實施教學時嘗試把自己置身於教學物件——學生的位置,感受學生的學習情境,體會學生的學習情緒,揣摩學生的學習心理,估測學生的學習能力。二是“物件自我化”。即教師把教學物件置身於自己的位置上,設想:假如學生是我,他們會怎樣調節學生學習需要,激勵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學習潛能;具體到一篇課文,他們會如何確定教學目的,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他們會講授哪些問題。三是“主賓一體化”。即教師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明瞭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目的,結合自己的教學水平,選擇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內容,設計最易使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行為,從而將教學計劃付諸實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