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慧理論視野下高校教學模式的改革論文

多元智慧理論視野下高校教學模式的改革論文

  [摘要]當前高校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侷限,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必須進行改革與創新。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為高校教學與評價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視角。高校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設定強調實踐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的教學目標,採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以及建立促進學習者發展的多元教學評價。

  [關鍵詞]多元智慧理論 高校 教學模式

  教學是高校的核心任務,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途徑。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必須進行改革與創新。當前高校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侷限,比如“客觀主義傾向的教學理念、低階能力的培養目標、重知輕行的價值取向、‘權威一依存’的師生關係、方法滯後的資訊科技應用、單一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程式化的教學設計、機械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標準化的培養方式和背離學習者發展的教學評價”等。這些落後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因材施教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筆者嘗試以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為指導,以全新的視角挖掘其對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啟示。

  一、多元智慧理論的基本內涵

  多元智慧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加德納透過對智慧的多年研究和探索,於1983年提出了自己對“智慧”的理解,後來又加以補充和完善。他認為人類具有九種智慧:即言語一語言智慧、數理一邏輯智慧、視覺一空間關係智慧、音樂一節奏智慧、身體運動智慧、人際交往智慧、自我反省智慧、自然觀察智慧和存在智慧,每個個體都擁有一個獨特的智慧組合,不同的人優勢與弱勢的智慧領域不一樣,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加德納打破了一般傳統智慧理論所依據的兩個基本假設:

  (1)人類的認知是一元化的;

  (2)單一、可量化的智力適用於每個人。他主張教師在傳授基礎知識時,諸如語文、藝術、數學和歷史等,採用多種方式呈現教學內容,為學生取得成功提供多種選擇。如歷史課可由語言、邏輯、空間或個人理解的模式來教學,甚至數學課也可用空間、邏輯、語言或數字等方面的能力來教學。在評估學生的學業成績時,教師要採用與多元教學相匹配的多樣化的評估方式,以使學生有多種形式來展示自己的才能。根據多元智慧理論,各種智慧是以潛能的形態存於每個個體之中,只要給予適當的鼓勵、機會、環境和教育,幾乎每個人的所有多元智慧均能發展到相當的高度,甚至可以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期。因此,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必須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發掘每一位學生的智慧潛力,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二、多元智慧理論對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啟示

  根據多元智慧理論,學生是可以使用不同的智慧方式來學習、理解和應用知識的,那麼我們就不能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來進行教育教學、評價學生的發展。既然智慧是多元的,那麼教學也應該是多元的資訊傳遞和多元的評價。高校教學應透過多種渠道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採用多種評價手段和方法來衡量學生的發展。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發揮教學和評價的功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學生,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一)設定強調實踐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的教學目標

  加德納認為,傳統的智慧理論,過分強調個體的語言和數理智慧,而忽視了個體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傳統的智慧理論不能說明現實生活情境中智慧的多元性和創造性。在他看來,“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可見,個體智力的核心是解決問題或製造產品的能力,是在真實的社會文化環境中表現出來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設定為學生“能做”什麼,而不是他們“知曉”什麼。用人單位挑選員工,不是靜態地在紙上考查學生掌握了什麼知識,而是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各項知識的實踐能力。現實生活更是時時刻刻考察著人類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知識不僅有陳述性或事實性的特徵,更具有實踐性的本質,人才的顯著特性就是能夠成功解決複雜的問題。而高校平時在教學與評價時,教授與考查學生的只是那些被肢解的知識片斷,難以考查出學生的'真正實力,難以評價學生的創造力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應以發展學生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採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多元智慧理論所倡導的教學觀是一種尊重個體差異,強調個體差異,針對個體差異來進行教育的因材施教觀。加德納認為,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九種智慧,但每個人的智慧組合方式、優勢與弱勢領域是不一樣的,這些差異導致了個體智慧的獨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重視學生智慧的差異,“為多元智慧而教與學”“以多元智慧來進行教與學”,強調教學要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智慧特點,採用與之相匹配的教學策略。當前,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缺乏個性,忽略差異的。教師在課堂上,用同樣的方法向不同的學生教授相同的內容,學校就像一個大工廠,生產出一批又一批同規格同型號的產品。這樣的教學模式完全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潛能,不利於學生的發展。根據多元智力理論,同一門課程,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智慧結構特徵,採用學生擅長的智慧方式來教學。人類是智慧多元的,才能也應該被賦予更廣泛的含義,成功的定義與路徑也是多元的,教育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基礎之上,必須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鑑於學生智慧的多元性和複雜性,不可能存在一種適合所有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去探尋更加多樣化與適合每個個體發展的獨特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與個性發展。因此,高校教學必須克服單一的以講授為主的班級教學形式,拓展更適合學生髮展的多樣化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比如,採用小組學習、個別學習、班級學習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講中學”“做中學”“例中學”“評中學”等多種型別教學方法。為此,必須建立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如“為多元智慧而教”。當然,對高校來說,建立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僅是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問題,而是整個教育系統方面的大變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如實行完全學分制、完善的選課制度、豐富的課程資源、師資力量以及考試模式的改革等。

  (三)建立促進學習者發展的多元教學評價

  加德納認為,傳統的教學評價無論在理念上還是方法上都難以滿足促進學生有效發展的需求。傳統的以測驗為本的教學評價,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情境脫節,靜態地評價學生的發展,將學生的智力片面化,難以反映學生的獨特性,從而產生出大量的失敗者和少量的成功者。既然智力是多元的,成功的定義是多樣的,那麼與之相應的教學評價也應該是多維度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我們必須摒棄傳統的用單一的標準衡量所有的學生的教學評價模式,為不同學生建立不同的評價方式,使每個人優勢領域和特別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和認可。加德納十分看重的是情境化的評價方法,他認為,脫離生活實際的靜態的評價,對學生的發展沒有意義,真正有效的教學評價應以現實生活中真實的社會角色為參照,在真實而具體的情境中評價學生。這樣的評價既能促使學生的發展,也有利於培養現實生活需要的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為我們教學評價提供了重要啟示,我們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候需要注重以下四方面:

  (1)注重評價的情境性,在真實的情境中評價學生的發展;

  (2)注重評價的動態性,關注學生的整個發展過程,把促進學生髮展作為評價的首要目的,儘量避免橫向比較;

  (3)注重評價的多元性,評價是多維度、多元化地評價學生的發展;

  (4)注重評價的獨特性,對學生髮展的評價要尊重個體差異性,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的評價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評價,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和個性發展。

  綜上所述,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為高校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引領著我們進一步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高校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探索。我們可以從設定強調實踐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的教學目標,採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建立促進學習者發展的多元教學評價等角度人手,不斷改革與探索,從而構建出多樣化的、促進學生全面與個性化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