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應用論文

高職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應用論文

  一、語文教學應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高職學校對專業課的重視遠高於對基礎課的重視程度,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把專業課看作必修課,而把諸如語文等基礎課程看作是選修課,沒有太大的興趣,沒有興趣就更談不上學習,這是語文教學面臨的窘境。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學生興趣的培養,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激發學生的“知趣”。學生大多都是有很強烈的求知慾的,教師應在完成主要的教學任務的同時,給學生“加餐”,也就是加大知識資訊量,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拓寬知識視野,不死報書本,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二是調動學生的“情趣”。青年學生內心充滿著豐富的情感,他們渴望心靈的碰撞和激情的火花,教師應該利用教材中大量的情景交融、情理兼備的好文章去調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三是教師運用“語趣”。語文課,老師飽滿的積極的精神狀態能造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如果老師又能運用趣味性的語言授課,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作用就更大,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課上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堅定意志的培養

  堅強的意志品質,對一個人的成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當前大學生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要實現個人抱負,需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不甘人後的競爭品質。無論是誰,他也不可能在生活上、事業上面對所有的困難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是不行的。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培養學生具有正視困難的勇氣,有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的頑強意志。這不僅是一個人健全人格的基本素質,也是社會對人的一種基本要求。國家對高職學生設定的有一個“國家勵志獎學金”,目的就是鼓勵經濟上有困難,但生活和學習上不放棄且有進取精神的學生。老師也要利用身邊勵志典型,利用語文教學中活生生的勵志事例,對學生進行直接正面的教育,還可以利用課內外活動對學生進行薰陶。點點滴滴,潛移默化中都能逐漸使學生的意志變得堅強起來。另外,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艱辛的勞動,需要克服重重的困難,堅強的意志有助於學生克服不良的習慣和消極的情緒,排除自身與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保證學習活動得以持之以恆,從而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

  由於語文學科的特點,從某種角度看,培養學生審美、塑美能力更是責無旁貸。語文學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淨化心靈、陶冶情操,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審美鑑賞力,培養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因此,美育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作品的語言美、形象美和思想美是每個語文老師都在做事情,在作品與學生思維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讓學生感知美、熱愛美,從而激發其審美情趣。但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往往是眾多語文老師所忽略的,那就是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真、善、美的鑑別與欣賞,注重人的行為美、語言美、心靈美和環境美的教育。比如,我們的學生常常報怨當今社會文明風氣每況日下,認為社會缺失社會公德,缺乏司法公正,缺乏公共安全感等,實際上這是對社會的偏見,這些現象確實存在,是社會的陰影,但他們不能抹殺社會文明與進步。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並不乏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發向上人和事,只是我們在看問題時習慣把問題擴大化,而認為美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是審美觀的偏頗,需要老師去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正視美,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去塑造美、踐行美,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四、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對學生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的任務與責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有無堅定的自信心,對他們今後發展至關重要。老師應該引導高職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價值,開發自身潛力,精心設計自己的形象,讓自信伴隨自身的成長,使自己成為社會正真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透過讀說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透過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透過陶冶情操,來強化學生的自信心。面對大學生縷縷就業碰壁,創業失利的打擊,沒有自信與勇氣跌倒後是不容易重新站起來的。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要善於表現自己,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開展的各項文體活動和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的創業嘗試,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多給予肯定與讚許,學生的自信心會不斷增長,承受失敗與挫折打擊的能力會不斷提升,學生實現夢想與自身價值的可能性就會加大。

  總之,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是人素質的兩大系統,是有機統一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兩者不可偏廢。當今,我們倡導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更應注重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我們語文教師,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應用與教育,使學生熱愛語文,樂於學習語文,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