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模式理性思考與合理構建論文

鋼琴教學模式理性思考與合理構建論文

  摘要:鋼琴教學模式需要建立在教學、學習理論以及教育思想的基礎之上。這個模式的本質就是實現教學大綱的目標,透過相應的主題來構建相應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並讓具體的教學活動變得靈活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的重點就是對鋼琴教學模式進行了理論研究,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構建合理的鋼琴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鋼琴;教學模式;合理構建

  1建立鋼琴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1藝術思維的引導效應

  在音樂教學中,鋼琴教育模式能夠對其他音樂形式的教育產生顯著的影響,學生在彈奏鋼琴過程中,那些跳動的音符會深刻的感染學生,並促進他們音樂修養的提升,由此可見,創新鋼琴教學模式極為重要。而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關鍵在於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水平。音樂能夠給聽眾帶來意境之感,在演奏時,必須要對音樂的內涵和情感有著深刻的理解,才能夠讓自己的演奏被良好的駕馭,而且也能夠將自身的情感充分地發揮出來。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引領學生注重這些領域進而培養他們的思維模式,這樣才能夠展現出鋼琴教學模式的創新價值。

  1.2教學發展的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透過教學模式的創新,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且也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作為老師可以對音樂中的旋律密度、和聲色彩、佈局等環節加以引導教學,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對這些知識進行認真分析,進而促使他們能夠基於音樂產生相應的意境,從而讓他們在演奏過程中將情感和思維植入其中,再加上持續的訓練,就能夠利用嫻熟的技巧來將自己的情感彈奏出來。

  1.3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需要

  鋼琴教學本身具有抽象性,學生在反覆練習時,必須要時刻重視指法的訓練,同時還需要加強旋律訓練,另外還需要對樂曲的內涵加以揣摩並得到充分理解。比如在《小星星》這個初級鋼琴練習教學時,學生首先要對該樂曲的意義進行了解,然後對其旋律和彈奏指法進行熟悉,接著將自己的感悟透過相應的演奏流淌出來,而不是呆板的演奏。鋼琴教學離不開感情思維,因此極具抽象性,作為演奏者,必須要對樂曲有著深刻的感悟才能夠讓自己的彈奏打動別人。為此作為老師,就需要透過創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感悟和情感充分的帶入到演奏中,從而提升讓他們的學習能力。

  2大學鋼琴教育教學模式的理性反思

  2.1在教學時沒有注重學生個體的差異

  在大學期間,很多學生的鋼琴水平都有顯著的差異,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老師並不注重學生技能個體的差異,認為學生之所以選擇鋼琴作為自己的專業,那麼他們的基礎技能基本上得到良好掌握。於是就按照這個基礎來進行教學,此時一些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就難以適應。雖然藝術類學生在考學之前都需要經過技能評測,可是統一的測試很難掌握學生的綜合情況。如果老師不能夠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採用差異化的教學,就很容易讓一些學生的自信心出現負面影響,並讓他們逐漸失去學習鋼琴的興趣和熱情。

  2.2教學內容單一乏味

  當前,在鋼琴課堂教學中,不少鋼琴老師的教學理念及其方法都相對落後,他們都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再加上老師的教學手段相對單一,這讓很多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於是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就難以提升。另外,老師在選擇教學曲目時,更多注重名人作品,這必然會對學生的練習範圍帶來負面壓制,於是學生只能夠一味地模仿名家名作,很難實現自我創作,學生的鋼琴藝術能力就很難得到提升。

  3大學鋼琴教育教學模式的合理構建

  3.1明確教學目標

  大學的鋼琴教學改革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構成,老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和它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良好的鋼琴教育也能夠促進社會音樂水平的提升。高校的鋼琴教育首先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而這個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綜合素質高的中小學音樂老師和高水平的演奏者。目前一些高校已經注重自己教學理念的革新,積極的培養藝術類的通才,可以掌握多種藝術知識的高素質人才。比如在鋼琴教學中還加入美術、舞蹈等方面的知識教學。這是因為大學鋼琴是一種基礎性的學科,主要是為樂理等的後續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內容的實用性,儘量運用集體授課模式,鋼琴技法要求可被適當調低,注重和聲、演奏、識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3.2實現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在新的教育改革環境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被有效擴大,學生逐漸在教學中轉變成主體。這種教學理念同樣適用於大學鋼琴教育。傳統的鋼琴教學主要採用的是老師示範,學生模仿,老師糾正,再到正確演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可是學生的創造力卻被扼殺,在長期的被動學習下,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也變得十分嚴重,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就變得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獨特理解。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下,老師更多是起到引導作用,讓學生主動地學習中外音樂知識,鼓勵他們對樂譜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認知,並讓他們能夠科學的把握音樂的構思和風格,在學生和老師面前,能夠將自己的感悟和對樂譜的理解進行展現。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的和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和鼓勵對傳統作品進行二次創新。另外,積極地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音樂文獻和工具,並幫助他們主動的總結經驗,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其他領域的音樂課程中,進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並豐富自己的音樂系統知識。

  3.3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創造性思維有多種表現形式,直覺和即興思維無疑都屬於創造性思維。隨著學生知識的豐富,在靈感迸發之際,就能夠將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的鼓勵學生即興演奏和創作,並提供給他們一定的即興表演空間,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匯入可被學生掌控的一首樂曲,然後讓他們進行即興表演和演奏,而且給定的時間較短,讓他們利用自身的直覺,將自己的情感灌入其中進行彈奏。另外,老師可以結合樂曲中的情感,並透過多種方式進行伴奏,然後讓學生感受這些不同方式對樂曲情感的演繹。並激發他們也採用多種方式來對該樂曲開展即興演奏。另外在班級上,還可以組織一些即興演奏的比賽,比如為某些歌曲進行配彈,並引導學生給出自己的創意。

  3.4課堂知識和實踐的融合

  激勵學生開辦個人演奏會,此時學生是這個演奏會的核心領導,他需要完成曲目選擇、舞臺交流和策劃等一系列工作。作為老師可以擔當學生的引導者,或者是這場演奏會的參與者,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的輔導,並對相關的節目進行審定,這樣就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自主創新。學生在演奏過程中,可以將多媒體影片等資料引入其中,從而引導觀眾進入到音樂構成的意境中,進而實現和聽眾心靈的交流。讓學生主導這些活動,可以有效鍛鍊他們的音樂創造力,同時還能夠增強他們的溝通和組織能力,拓展他們的事業,並在相互交流中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林俊.關於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與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7).

  [2]李碩,肖灑.大學鋼琴教學模式的理性反思及合理構建芻議[J].音樂時空,2013(04).

  [3]周曉凡.探析大學鋼琴教育教學模式的理性反思與合理構建[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