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發展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若干策略論文

試析發展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若干策略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師 教學能力 若干策略

  論文摘要:教育教學新理念的提出,對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立足於中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現狀,順應教育科學研究新趨勢,提出發展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若千策略:與學生共同經歷問題解決過程,發展將科研與教學融合的能力;經歷基於網路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發展指導網絡合作學習的能力;建立教學檔案袋,發展反思性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是指教師順利完成教學活動所必需的,並直接影響教學活動質量和效率的普遍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教師透過教學實踐表現的一種職業素質。教師的教學能力影響著教學效率,也制約著受教育者的能力結構。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推進,教育教學新理念的提出,對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為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對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結構的研究,不同學者提出不同見解。從教學過程出發,教學能力主要包括課前鑽研與設計能力、課堂表演與調控能力和課後總結與評估能力。有學者認為,教學研究能力、教學創新能力、將科研成果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能力是大學教師頗具特色的教學能力。從建構主義視覺出發,有學者認為,教師能力由掌握現代教育基本理論的能力、資訊能力(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實踐活動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構成IZJ。一方面,自主學習、科學精神與實踐能力是創新型人才必需的能力基礎,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具有相應的創新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在知識更新速度飛快的資訊時代,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倡學習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協作學習和學習環境的設計,教師是學習者意義建構知識的指導者、幫助者。從以上觀點出發,學術科研能力、指導合作學習能力、反思性教學能力、教學研究能力成為當今高校教師重點發展的能力。

  下面立足於中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結構的特點,順應教育科學研究新趨勢,提出發展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若干策略:

  一、發展將科研與教學融合的能力:與學生共同經歷問題解決過程

  教學和科研作為高校兩個基本職能是協調發展的,教師應該具備將科研與教學融合的能力。教師與學生共同經歷問題解決的討程是科研與教學統一的討程_從教學方面看,師生同心協力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營造了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文化氛圍。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思維特點,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自我意識等,從而促進教學向更多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轉變。從科研方面看,教師的科成果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得到傳播和驗證,並且將科學知識系統化,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

  教師與學生共同經歷問題解決活動的步驟如下:

  第一,教師選擇活動題目,並將問題細分為各個子題。題目可以是自己所授學科範圍內的探索性問題,基於一定科研專案的研究性學習題目,競賽題目等。依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選擇一定數量學生組成學習小組。第二,向學生講解問題解決的架構、需要查閱的相關資料、解決問題的關鍵和難點。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知識結構分配任務,教師承擔問題解決的艱難部分。第三,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進行分析設計、資料收集與解釋。第四,學習小組討論對問題的理解和採取的策略,每個成員還要寫出解題依據,哪部分操作失敗及其原因,哪部分內容留下印象最深,透過問題解決過程深化了哪些知識等。最終學生將自己承擔問題的結論形成書面報告,作為學習評價資料。第五,教師根據收集的資料將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以報告形式展示給學生。將問題解決過程和討論交流中的所想、所感、所得進行整理、串聯、昇華為個性化的數學理念和數學教學思想,作為把握今後科研和教學的指導與提示。

  二、發展指導網絡合作學習的能力:經歷基於網路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

  美國教育家阿姆斯特朗根據人的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提高人際交往技能的主要方式是透過與他人交流思想,加強與他人聯絡與合作。網路環境下的合作學習利用計算機網路建立協作學習的環境,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討論、協作與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透過技術支援來增強同伴之間的交流和小組活動,促進學習成員間共享、傳播知識並獲取專家(教師)意見。

  教師指導網絡合作學習的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首先,隨著網路技術、多媒體和教育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合作學習已成資訊社會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網路環境下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資訊搜尋能力、學習能力和社會交往技能,有助於學生適應課堂教學以外的學習與遠端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因而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瞭解網絡合作學習的理念,掌握相應的合作學習的指導能力。其次,網路教學不同於一般課堂教學,它的教學資源多樣化;學生學習自主化;學習環境個性化,可以進行非同步的交流與學習;教學模式豐富化,使課堂學習、小組討論和協作學習等教學方式得到互動實施;教學手段現代化。因而,教師要掌握更多適用於網路教學的技巧和能力,提高網路教學效率。 教師在實施基於網路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時要完成四項工作:

  第一,設計學習題目。教師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的爭論性,能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相關的網路資源較為豐富。可以是實踐活動、規律探索或疑惑研討等題目。選好題目後,教師要做必要的準備:掌握合作學習題目的型別、選擇依據、達到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案、文獻或所用資料的書目摘要;對題目進行任務分解,弄清題目的難度與關鍵所在和學生可能出現的思考障礙;合作學習前對學生進行指導說明。第二,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心理現象、知識基礎、思維習慣,將他們有機組合,確定合作學習小組分組、組員分工情況,將同步劃一的教學活動細化為小組中學生的個性化活動。第三,策劃不同活動階段的學習情境和指導方法。網路協作的學習環境是指利用計算機和網路通訊技術構建的,能夠提供各種學習條件以支援個性化學習、促進學習者交流與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虛擬學習空間。學習活動處於以個人認知為主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郵件或者面對面交流的指導方法;學習活動處於認知衝突的關鍵階段可以透過網上論壇發出討論,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討論,適時的給予學生指導和點撥。第四,對小組及其成員的知識、技能和情感進行評價。合作學習評價的指向是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助合作,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包括二部分評價:學習情境中的評價,指對活動的參與程度、知識理解的深度、資訊搜尋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評價。討論問題中的評價,指對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的評價。學習成果的評價,對學生展示的學習成果(可以是報告、論文、反思日記)的評價

  三、發展反思性教學能力:建立教學檔案袋

  反思性教學能力,是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活動進行回顧、思考、總結、評價、調節,從而把握自身實力、改進教育行為的能力。“教學實踐離不開教師個人認識和思想的參與,只有浸透教師個人思想或理論的教學,才能真正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洲因此,教師應該被看做是學者、研究者,有能力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加以反思、研究與改進,由教師來研究改進自己的專業工作是最直接的方式。

  教學檔案袋是在一定時期內,教師透過自我反思或與他人合作構建並不斷豐富起來的有關師生工作資訊的系統收集。教學檔案袋是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發展的最佳途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教學檔案袋建立的過程中以教師的自我評價為主,改變了教師原來消極被動的被評價地位,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有助於增強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師相信自己有能力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的一種知覺和信念f51。其次,教學檔案袋的內容包括教師對教學事件的描述,對教育教學活動合理性的審視,提出教學改進的策略方法等。從而,使得教師在反思中形成先進的教育理念,發展個體的教學風格。

  建立教學檔案袋提高教師反思性教學能力的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教學描述。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發生的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能啟發自己進行教學反思的事件寫成“教育記敘文”。敘事即講故事,時間、地點、人物、背景不可缺少,但不受格式約束161。重點描述遇到什麼樣的教學問題,用怎樣的辦法解決的,解決過程中發生了什麼另外的教育事件,結果怎樣。第二,教學反思。激發教師探索、整頓、梳理個人的教學主張、看法。因此,教師需要收集相關的資料,以教學註釋的形式表達出個人的教學解釋、理論依據、成功或失敗的教學行為、理解了的或感到困惑的教育問題。第三,敘事討論。敘述教育故事的教師即事件當事人需將“教育記敘文“提前展示給參與討論的教師或專家.讓他們對事件有足夠的瞭解,為問題討論做充分準備。由於只有親身經歷過故事的當事人教師才清楚教育故事發生的來龍去脈及其焦點問題,因此,他是討論的主導性主體。而討論的主要目的是使當事人教師回味、體驗經歷的教育故事,並借鑑其他教師的批判性意見,使得個體知識得以驗證、發展,因此,當事人教師又是討論中的發展性主體。第四,職業自我設計。教師在教育敘事研究中探究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思想,發展個體知識,使其教學思想更加理論化、系統化,解決尚存疑惑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自我職業生涯進行規劃與管理,包括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恰當的定位,根據個人教學能力的優勢與不足確立職業發展的目標及實現發展目標的方法途徑。第五,將教學描述、教學反思、敘事討論、職業自我設計的內容整理成文,構成教師的教學檔案袋,作為教師成長的記錄和教學評價的依據,為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