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貝克模型談地方高校雙語教學的困境與對策論文

基於貝克模型談地方高校雙語教學的困境與對策論文

  【摘要】地方高校由於受到師資力量、學生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地方高校在開展雙語教學時面對更多的困難。根據貝克模式,地方高校應改善可控變數,提高雙語教學效果。首先,地方高校應該制定鼓勵雙語教學的制度、雙語教師培訓和考核制度,調整學生的學習動機等,以提高輸入變數。其次,地方高校應作內部調整,改善環境變數。再次,地方高校應該透過建立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和指導制度來提高課堂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問題。

  【關鍵詞】貝克模式 雙語教學 高等教育

  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的要求。地方高校作為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力量,亦應對公共課和專業課開展雙語教學。然而,地方高校開展雙語教學存在許多困難。因此,本文以貝克雙語教學模型為基礎,探討地方高校雙語教學存在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為地方高校順利開展雙語教學,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參考。

  1 貝克的雙語教學模式理論

  貝克(Baker)的“輸入—輸出—情景—過程”模式(見圖1)認為:影響輸出變數的因素包括輸入變數、過程變數和情景變數。輸入變數和情境變數分別影響過程變數。輸入變數包括教師特徵和學生特徵。教師特徵主要包括其語言能力、語言學知識、文化知識和教師能力和態度。學生特徵方面主要包括語言能力、語言性向、態度和動機、語言和文化背景。情景變數中包括社會性質、學校性質和目的、課堂性質和課程性質等變數。過程變數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程材料應用等變數。

  2 地方高校開展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地方高校存在的困難在上述模式中的三大變數方面均有體現。

  2.1 輸入變數方面的問題

  輸入變數方面,地方高校教生特徵存在問題。地方高校教師幾乎都是“原產”於我國,不能適應雙語教學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重科研,教師缺乏足夠支援,難以順利開展雙語教學。地方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不如重點高校,導致用英語來教授專業性強的內容十分困難,雙語教學難以開展。

  2.2 情景變數方面的問題

  在學校的性質和目的方面,地方高校經費欠缺,只能把有限的資源用在能提高該校在教育系統中的地位的科研上,能投入到教學研究的經費十分有限。

  在課堂性質和課程性質等變數方面,地方高校學生更為功利,往往重視專業課。對於這些課程的雙語教學工作,學生會投入較多時間,教學效果應該比較顯著。但是當前地方高校並未明確規定必須實行雙語教學的課程。是否進行雙語教學有一定的`隨意性。

  2.3 過程變數方面的問題

  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方面,由於師生語言能力問題,導致課堂資訊量減少,互動不暢順等問題。但地方高校作為管理者,缺少對雙語教學課堂效果的有效監控機制,也缺乏有效的雙語教學指導制度,全靠教師摸著石頭過河。

  3 地方高校的對策

  為了克服以上困難,使地方高校雙語教學能順利進行,地方高校應採取措施改善三大變數。

  3.1 改善輸入變數的對策

  在辦學經費一時難以提高的前提下,地方高校只能透過長期的改革來提高。

  一方面,地方高校應透過多種方法提高師資水平。加強對雙語教師的培訓工作,派教師出國學習等提高教師的水平;在實質上支援教師開展雙語教學,例如適當增加教師的薪酬,教研立項應優先考慮、資助雙語教師出國學習等。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不能改變目前招生制度的情況下,可透過調整學生的學習動機來激勵學生。例如在獎學金評獎制度中加入額外的雙語教學課程的成績分數線,以鼓勵學生多投入時間學習雙語教學課程。

  3.2 改善情景變數的對策

  地方高校在無法改變其“地方性”的前提下,應該實行內部改革。第一,提高教學研究的重要性,提高對教學研究的支援力度。在辦學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地方高校可以選擇重要的、有特色的課程增加支援力度。第二,改革學生培養方案,明確必須雙語教學的課程。第三,加強英語學習環境的建設,增加英語廣播節目,提供各種英語學習資源,雙語路標,搞活英語角等。

  從長遠看,我們應該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特別是中學的雙語教學,加強中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為高等教育提供優質生源。對此,我們可以借鑑香港、新加坡、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提高高等教育的生源水平。

  3.3 改善過程變數的對策

  任課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因此,教師應主要承擔過程變數的改善工作。教師應從課前、課中和課後三個教學環節入手,克服雙語教學中的種種問題。地方高校也應該建立一套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除了聽課這種傳統的手段外,還應該採取學生談話、教師談話等多種方式進行質量監控,並把結果通知教師,並對其進行必要的輔導。

  總而言之,只有各方面全力投入,才能達到提高雙語教學效果的目的,有利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沈木珠,喬生.國際貿易法的新發展及其教學變革新思路[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3,(3):96-101.

  [2] 曾憲義,張文星.中國法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M].文學教育出版社,2003.113.

  [3] 李俊偉.高等院校專業課程開展雙語教學的若干問題分析.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4,(3):14-15.

  [4] 吳偉.論案例教學與雙語教學在《國際商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11):102-104.

  [5] 黃崇嶺.雙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38-50.

  [6] 沈木珠.國際貿易法雙語教學初探[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3):391-39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