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中的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高職教育中的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伴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市場對高職人才的需求量大增。然而,高校所培養的大量人才卻不能滿足社會實際需要,造成現實中高職人才短缺、崗位空閒與大量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待業在家現象並存。原因在於很多高職畢業生難以勝任具體工作崗位,其實踐技能難以達到實際工作要求。要培養出適應社會、達到崗位需求的高職人才,關鍵環節之一是對傳統教法的創新。本文擬透過對當前高職教育教學方法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改進與創新的思路。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方法專門人才實踐性

  與其他層次的學歷教育相區別,高職教育更強調“實踐”以及“素質”和“技能”的重要性。忽視其實踐性,高職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必要。而教學方法改革無疑是實現實踐性教學的重要途徑。只有根據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求,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並加以合理選擇和靈活運用,才能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

  一、高職教育中教學方法探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職教育所培養的專門人才,應該是國家經濟發展、綜合國力提升所必需的人力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市場對高職層次各領域專門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然而,目前,高職教育現狀與就業崗位需求之間還不能完全實現無縫對接。高校所培養的大量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高職畢業生上崗後往往適應期長,優勢不明顯,甚至不能勝任,從而導致了現實中高職人才短缺、崗位空閒與大量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待業在家並存的現象。

  目前,已有一些省份為提升高職畢業生的崗位競爭力,透過“召回培訓制度”、“雙證書”制度等途徑提高畢業生職業技能,使其適應現實崗位要求。但筆者認為,從長遠考慮,應在提高高職人才培養的“一次合格率”上做更大努力,從根本上解決人才供需間的矛盾,解決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這就對高職教育的教學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課堂教學為主的教育形式中真正體現素質培養,達到實踐性要求,從而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並緩解人才供求關係矛盾,筆者認為,關鍵環節之一是對傳統教法的創新。只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秉承科學的發展觀,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習規律,辯證地揚棄和不斷創新,才能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更多實踐能力強的棟樑。

  二、當前高職教育教學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分析

  受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以及考試形式等多方面的影響和束縛,高職教育不能完全從舊有觀念中解放出來,不能擺脫純理論講授方式的禁錮,教學方法仍然很大程度上因循舊有套路,考試形式也不能真正起到檢驗實際能力的作用,使得高職教育與其他層次學歷教育相混淆甚至沒有區別,不能突出現實對高職教學專門人才的實踐性要求。具體說來,傳統教學過程中,知識傳授就是靠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又由於教師依賴教材教參,過分偏重理論講授,學期末考核時也更多側重理論考核。這樣的教學方法,經常會出現知識陳舊、教與學脫節、重理論講授而輕視甚至忽略實踐教學的現象,致使學生興趣不高、積極性差,不善於獨立思考、與人交流,不主動發現問題和深入分析,沒有深層次地消化、吸收為自身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那些淺層的記憶也因日久而不斷模糊,使本來就有限的學習效果又打折扣。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實質是“教師中心論”和“教材中心論”在作祟,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尤其是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背離了高職教育的初衷。要解決上述問題,就要切實改變以往教師中心的灌輸式教育,探索靈活多樣、適用性強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的.思考和行為中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從而徹底改觀高職教育教學效果,解決人才供需矛盾,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輸送高質量的人力資源。

  三、高職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嘗試

  要體現高職教育的實踐性,應理論聯絡實際,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實踐性,將已有的好方法做細、做精並不斷創新,例如:研討式教學和競賽式教學等的熟練運用乃至有機結合,全面訓練實踐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研討式教學是高職教育教學中值得深挖效能並推而廣之的教法之一,在實踐中已初步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先由教師提出問題或主題,學生經過查詢資料、獨立思考、撰寫講稿、組內發言、交流啟發以及班內小組發言、集體討論研究等環節之後,回答教師的提問或形成結論,最後由教師理論聯絡實際,總結提高。每個學生都要認真聽取他人發言,也都有機會表達見解。

  另一種探索是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開展競賽式教學。競賽式教學帶有比賽性質,其形式所承載和推動的是理論知識向實踐技能的轉化。可供選擇的具體競賽形式有演講、辯論、情景模擬、技能操作、團隊訓練、實地調查等。其執行過程,首先,圍繞要鞏固和轉化的知識設計競賽主題和具體形式;其次,確定比賽規則;再次,安排各組參賽人員及順序;第四,進行比賽;第五,總結點評,向獲勝方祝賀並頒獎激勵。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可參與裁判、參謀或點評。

  以上探索和嘗試,將學生置於相對自由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各異性,以其自主學習為中心,極大調動了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富於吸引力和挑戰性的活動中,學生興趣濃厚,理解、記憶潛力被激發,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精神得到加強,應變和適應能力得到鍛鍊。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相比,可大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運用,提高自學和動手能力,促進理論向實踐轉化,教學效果顯著。

  需要指出的是,採取偏重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需要其他環節的銜接與配合。例如:各種教法往往需遵循適當標準(例如參照個體氣質型別)事先建立相對穩定的分組,使每組都成為具有整體效能的團隊,成員間優勢互補;再如,應配以相應的操作化、實用性強的考核方式,使學生在教與學中自覺提高職業能力,並保證整個教學過程順利開展。這就需要在高職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乃至全過程積極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思路並不斷嘗試,最終打破僵局,實現高職教育的新突破。在實踐和認識的交替上升中尋求精良的教學方法,探索教育教學的真諦。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於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2004。

  [2]陳烈強:《對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若干思考》,《高教探索》,2000.1。

  [3]郭俊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中的能力培養問題》,《陝西教育》(教學),2005.10。

  [4]韓慶樣、張軍:《能力改變命運》,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

  [5]萬碧波等:《高職教育教學方法改革與學習方式轉變探析》,《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09。

最近訪問